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境内,处在京杭大运河济州运河之上。济州运河虽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但却是元朝开凿的,长约75公里。济州运河开通以后,南来的粮船可以直接涉江入淮,大大缩短了航程。梁山码头也成为当时京杭大运河在江北的最大码头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该塔亦称光教禅寺塔,俗称西塔。位于高邮城内西门湾,西南运河中心的岛上。1956年,京杭大运河拓宽,为"让道保塔",将运河堤向东移动52米,在运河中留有一块近40亩的河心小岛,镇国寺塔耸立其间。镇国寺塔留存唐代古塔的建筑风格,与西安大雁塔建筑风格类似,故镇国寺塔又被人们誉为"南方的大雁塔",是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春秋》2021,(1)
正台儿庄最迟在汉代就已形成村落,在元代有所发展,建有土圩子。明代万历年间,京杭大运河改道由夏镇向东经台儿庄南下,台儿庄迎来了发展机遇,借助运河漕运黄金水道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商贸重镇。《峄县志》载:"台庄濒运河,商贾辐辏,圜匮栉比,亦徐兖间一都会也。"开通泇河,台儿庄成为大运河漕运咽喉京杭大运河原先不流经台儿庄,是从济宁沿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南四湖之西侧,经徐州与黄河交汇,然后借不老河转入邳县(今江苏省邳州市),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8,(22)
正江苏是大运河的发祥地,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大运河流淌着的不仅是奔流不息的河水,更重要的是绵延不绝的文脉。大运河江苏段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省委书记娄勤俭深刻指出,要把江苏段建设成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精彩的一段,让人们一提到运河想到的是江苏,欣赏运河之美首选到江苏,研究运河文化必须到江苏,展示运河形象全国向  相似文献   

5.
正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在25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为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淮安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节点,历史上漕运总督部院长期驻节于此,是名副其实的漕运之都,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是展现大运河文化最为集中、运河遗存保留最完整的区域。2020年12月30日,淮安大运河文化带经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复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相似文献   

6.
正京杭运河苏北段,又称苏北运河,位于江苏境内,北起徐州蔺家坝,南至长江,全长404公里,是鲁、苏、浙三省的南北水运大动脉,贯通江、淮、沂、泗水系,是一条集航运、灌溉、泄洪于一体的综合使用的人工河流,担负着沿线地区大宗物资中转集散及北煤南运的战略任务,在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十分突出,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也是江苏"两纵四横"干线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苏北运河分叉处,右侧流向台儿庄方向的韩庄运河,左侧流向徐州。  相似文献   

7.
沧桑大运河     
鲁先圣 《传承》2009,(19):50-51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800多公里。大运河最早被称为"漕河",意思是运输粮食的人工渠道,到了北宋有运河的称谓,到了明代才有称京杭大运河者。大运河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87  相似文献   

8.
正美丽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作用,是大运河沿线地区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大运河苏北段是国家"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承担了江苏北部地区绝大部分经济发展所需原材料的运输,南来北往的船队构成一幅靓丽的图画。  相似文献   

9.
今日大运河     
石永民  王戈  周颖 《今日浙江》2006,(20):42-43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1000多年历史的现实见证,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为实现还河于民,近年来,杭州市对运河(杭州段)进行了综合整治。今天的大运河,水清、岸绿、景美。沿河两岸绿色的公园成为市民健康生活的好去处;宜人的滨河环境,成为中外游客观光的黄金宝地;有着厚重历史的文物遗迹,正成为青少年沉淀心灵、追忆历史的好“课堂”……□万人手拉手进近大运河沿运河城市的各领导在长卷上签名,呼吁加强运河保护和申遗运河博物馆半景厅动画《漕运故事》江桥渔火43今日大运河@石永民 @王戈 @周颖  相似文献   

10.
李海流 《春秋》2014,(2):45-46
正台儿庄地处鲁苏交界,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两面毗邻微山湖,便利的交通促进了当地商贸业的发展,也使得当地邮路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忙。从古至今,台儿庄邮政业的发展是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繁荣而兴盛,明万历三十四年,在运河开凿过程中,总河侍郎曹时聘置邮设兵,揭开了台儿庄邮政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时过境迁,随着运河交通的改善,特别是台儿庄被命名为大陆第一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以来,这个昔日的破旧渔村焕发出了新的风采。台儿庄南闸村位于山东枣庄伊家河与京杭运河交汇之处,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南闸村过去素有"第二个台湾岛"之称。村南的伊家河与北面的京杭大运河将南闸村紧紧夹在了中间,曾经的南闸村出入只能依靠两个渡口、一叶扁舟,交通十分不便。时过境迁,随着运河交通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9,(24)
<正>大运河江苏段纵贯南北790公里,沟通长江、淮河和古黄河,串联诸多湖泊,在中国大运河全域中区域地位举足轻重。作为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江苏的运河文化遗产品位价值最高,运河文化传承利用的基础最好;大运河江苏段跨越中运河、淮扬运河、江南运河三个重要的文化区段,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大运河江苏段哺育了大批历史名人,展示出紧密的人河关系;大运河江苏段是京杭大运河通航条件最好的区段,发挥着千年运河的核心功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达互融的大运河开放包容的基因造就了运河城市今天的富足。江苏要在发挥这些优势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正此桥位于京杭大运河徐州段,坐落在江苏省徐州市大吴镇。被誉为"黄金水道"的京杭大运河横穿徐州,在徐州境内长181.16公里,北接微山湖,南连骆马湖。为充分发挥京杭运河水运主通道作用,徐州先后实施了京杭运河徐州段"三改二"、湖西航道八一大桥改建、城区段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实现了京杭运河徐州段二级航道的全线贯通。  相似文献   

14.
<正>在京杭运河南端终点标志的拱宸桥之畔,矗立着一座风格别致而又大气的博物馆,它的名字叫做"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收藏、保护和研究运河文化历史资料的权威机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在整个运河文化的构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京杭大运河举世闻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与长城一起被视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工程奇迹。但这条大运河一直被挡在世界遗产的门外。今年“两会”期间,58位政协委员联合签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对大运河申遗保护”的提案。这一举动拉开了大运河申遗的序幕。5月22日至24日,20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文物、水利、古建筑、历史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和京杭大运河沿线18个城市的官员聚首杭州,达成《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专家认为,此举标志着固人对于京杭大运河申请加入联合固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的梦想迈出实质性进展的一步。而在之前,全国政协召集了水利、历史地理、文物保护、艺术等诸多方面的委员和专家,对大运河进行了一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行程最长、也最全面的考察。考察的目的就是对大运河的现状进行摸底,也为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做准备。经历沧桑巨变的大运河等待着命运的又一次转机。  相似文献   

16.
运河情韵     
刘丹 《人民公安》2010,(10):64-64
<正>小城的北面,横卧着一段古老的运河。这段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条支脉,绵延横亘在小城边上,祖祖辈辈生活于此的人给了它一个新名字——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9,(24)
<正>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长并且仍然在发挥作用的人工运河。南水北调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战略性调水工程。两者都是中国人民凝聚智慧和心血创造出的世界奇迹。进入新时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与京杭大运河牵手前行,既践行水资源配置的伟业,又推动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提升,使大运河焕发新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中旬,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来江苏考察,我有幸参与其中,与大运河有了亲密接触的机会;之后,又参加了在杭州召开的"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使自己对大运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今,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大运河的伟大和博大精深深深影响着我、打动着我,如何保护好利用好大运河,成为时刻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的一个话题。长江、黄河是大自然造就的母亲河,大运河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母亲河。保护大运河、保护母亲河,为后人留下传世瑰宝,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崇高责任。大运河:一项可与长城相提并论的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市,经河北、天津、山  相似文献   

19.
正没有几个中国人,不知道台儿庄。清楚地记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我还是一名懵懂的小学生,就看过一部举国瞩目的电影《血战台儿庄》。从此,在我的心目中,台儿庄便是抗战;抗战,也构成了台儿庄古城全部的含义。30年后,当我踏上鲁南的旅途,走进大运河畔的古城,才发现这座乾隆御赐的"天下第一庄",在抗战烽火的背后,也有着运河时代的辉煌。但运河文明的荣光,已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黄金时代的  相似文献   

20.
寒亭 《春秋》2013,(5):38-41
洳运河是指微山县夏镇李家港至郅州直河口的一段人工运河,开凿于明万历年间,它是明清时期连接京杭运河的重要通道。四百年来,洳运河除韩庄至夏镇李家港在解放前陆续废弃外,其余河段则正常通航。特别是邳州直河口(经台儿庄)至韩庄段的洳运河从未断流,故被称为“黄金水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