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四川省旺苍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随着农村老年人口的急速增长,深度贫困和深度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四化叠加","未富先老"增加了脱贫奔康的难度。近年来,该县坚持扶贫助老"双轮驱动",因地制宜、医养融合、靶向施策、协同攻坚,全力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养老服务精准全覆盖,成功破解贫困偏远山区农村养老难题,实现了老有颐养、病有良医的美好愿望,增强了农村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养生养老"产业",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其原因是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借鉴国际养生养老"产业"发展的经验,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以便更好地解决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3.
正从1980年开始,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了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很多独生子女已经结婚生子,独生子女的父母也已迈入老年。"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如何养老",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已经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遇到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当你老了,如何养老?",整个社会也面临如何破解"独子养老"时代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独生子女步入而立之年,父母养老问题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4.
地方传真     
正江苏省苏州市举办社区养老服务综合培训班日前,江苏省苏州市民政局、市老龄协会联合举办"养老服务综合培训班",旨在提升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理念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培训班上专家们用实际案例分析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要着眼刚需、激发消费、做精做细,认真推进  相似文献   

5.
于晨 《创造》2016,(1):56-57
正在我国养老问题中,人多、钱紧、资源少是当前呈现出的"三大特点"。"有一个事实我们不能忘记,就是我们在变老,世界也在变老,中国更是在变老",这是中国营养学会博士生导师杨月欣发出的警示。当前社会养老问题不容乐观,老龄化被称为中国新一轮贫困的祸首。养老是自人类史以来一道永恒的课题。人到了老年以后,自身没有生产能力,只有消费了。如何让老有善终、老有所养、老有颐养,这是我们每个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下旬开始,深圳市老龄办、市老年协会和盐田区民政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在沙头角社区开展“以老助老,互助互爱”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此次试点的重点是探索社区老年人协会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发挥社区老年人协会在居家养老中的协调、桥梁、助手和监督等作用。社区老年人协会依据自愿的原则,选拔出一批低龄、健康的老人,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4,(1)
<正>目前,连云港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69.46万,占人口总数的13.8%,而养老设施不足,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6.63张,政府主办的福利中心等养老院更是一床难求。在社会渐入老龄化、银发浪潮汹涌的形势下,如何破解家庭养老困难多、公办养老院数量少难题?连云港新浦区新南街道创新思路,在玉龙社区规划建设"养老特色街",逐渐走出一条民办社会化养老的新路子。因势利导:城郊"商业街"变身"养老特色街"玉龙路家庭养老特色街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通灌南路,500多米长的街道两边集中了"芳芳养老院"、"万顺养老院"、"爱心养老院"、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面临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叠加、地区间老龄化差距大、非户籍常住老年人口多等严峻挑战。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部署,将发展养老服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民生实事和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着力打造新时代"苏适养老"服务体系。聚焦养老需求多样化,着力深化服务模式融合发展。一是围绕"原居享老",重点推进居家上门服务、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2021年,全省接受过居家上门服务的老年人达到290万人,占比达15.6%.  相似文献   

9.
老有所养是最现实的"中国梦"。中国要大力加强老年福利事业的投资,中国的方向是发展政府主导型、财政补贴型、福利普惠型的养老机构,突出社区安养机构和专业老年护理院在社会化养老中的地位和作用,走福利补贴、福祉共享的道路。政府应该牢牢把握住"养老福利化高于养老产业化"的战略取向,追求养老的社会效益,提高养老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辽宁省将养老工作作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逐步探索出以保障低收入和"三无"老人为重点,在发挥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养老中介为纽带,国有养老福利机构为示范,兴办民办养老机构为向导,农村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为延伸的"六位一体,城乡统筹",符合辽宁实际,具有辽宁特色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老年福利制度从传统的补缺型向低成本、高效率的普惠型转变,既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也弥补了政府财力和服务能力的不足.本期向读者介绍大连、沈阳、抚顺、辽阳四市独具特色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经验,以期对各地老龄工作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方嘉珂,南开区人大代表,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他下过海,办过教育。1994年创办鹤童老年福利协会,历经17年艰辛,使鹤童老人院由1所变为7所,并创办了鹤童老年福利协会,使其成为拥有护理公司、餐饮公司、清洁管家公司、延安医院、护理职业培训学校、老年用品研究所和长期照护全国联盟网站等门类齐全的社会化、福利性的综合老年服务组织和服务机构,为我国民办非营利性的社会养老行业和老年产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人口发展呈现"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的特征。尤其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开始步入老年,"421"家庭日趋增多,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社会养老服务压力持续加重。城市老年人口的迅猛增长与养老服务需求相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6,(27)
正养老服务业既是关系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是一场"革命",这将会大大降低我国养老服务业进入门槛,促进其快速发展今年10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审定通过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会议指出,养老服务业既是关系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要紧紧围绕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降低准入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7,(21)
<正>致力于成为"政府养老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的安康通正在积极寻找"老年网红",打造老年人的精神标杆,其实,已为老年人提供服务逾2亿次的安康通本身就是"网红",随着检察题材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这家"网红"服务商闯入了公众的视野。随着检察题材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一家专注养老服务的大型企业——安康通闯入公众的视野。在其中一集,达康书记向沙瑞金书记汇报  相似文献   

15.
<正>老有所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改善民生"七有"中的重要内容。北京市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全市户籍老年人口达25.7%。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北京市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优服务、提质量,加快构建超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在满足需求方面,一是围绕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构建"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全市已建成养老机构550家、养老照  相似文献   

16.
邓伟胜 《岭南学刊》2015,(2):115-119
养老问题是当今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内地老龄化社会呈现速度快、程度高、规模大的发展趋势,具有"未富先老"、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亟需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香港养老服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香港经验"、"香港模式",对内地养老事业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一直是江苏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全省所有设区市均编制了养老服务设施布点规划,根据老年人口分布、服务设施布局等因素,精准规划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点。江苏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起步较早,早在1996年赣榆县青口镇大盘村利用村级闲置土地建了第一个村老年集中居住点,打造了农村老人"离家不离村、村中享天伦"的养老模式。2003年南京市鼓楼区开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运作的方  相似文献   

18.
美国和加拿大养老服务业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借鉴美国、加拿大养老服务业经验做法,更好地推动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按照省主要领导要求,我们组成考察组,于2009年12月11日至18日,对美国、加拿大两国的养老服务业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考察组认真考察了两国的5个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机构和中美金龄协会、中侨互助会2个涉老服务社会团体,与美加的老年问题研究专家、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政府有关工作人员和老年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收集、研究了相关资料。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6,(11)
正"2016中国居住小康指数"调查显示,71.5%的受访者对"以房养老"拥有认知",以房养老"这一新概念牵动了很多老年人及其家人的心,但能否真的打动他们,依旧是一个疑问"一个月有近两万元的养老金,房子还能一直住下去,这比租出去还划算。"今年70岁的北京老人李明珠在自己居住的小区楼下参与老年活动时,和自己的邻居们说道。李明珠是新华通讯社的退休老干部,在这一片新华社员工的家属区,她是老人群体里对理财、保险、金融类产品消息最灵通的一位。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市每年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关任务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民心工程",着力构建与超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注重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基本养老服务顶层设计。经过多年努力,上海形成了"1+X"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1",即1部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目前,《上海市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2020版)》围绕"老有所养"已明确9个服务项目,并拟适时调整完善。"X",即一系列保障落地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