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手机的越来越普及,手机已经正式成为了第五媒体。借助手机这个载体,在当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者的必然选择。充分的利用手机载体,发挥其自媒体性、实时性、收发多样性、移动性等传播特性,规避手机运用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弊端,占领手机载体这个传播平台,使其能够更好地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而且是网络媒体的延伸。人们通过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上网阅读新闻、收发邮件、游戏娱乐、订购商品与服务,等等。可以说,手机已经成为迷你型电脑。手机媒体除了具有网络传播的各种优势外,还具有携带方便的特点,是能随时随地使用的新媒体。  相似文献   

3.
手机媒体,是队手机为中介,传播文本、视听、娱乐等多媒体信息的互动性传播工具。它包括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小说、手机博客等,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作为现代新兴传媒的一个重要载体,手机媒体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青睐,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一道新的风景线。现代公民教育是一个经常陛的全民教育,运用手机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公民教育,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探索尝试,也是深化全民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广东在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中,  相似文献   

4.
微博客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探析——基于Twitter.com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博客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产生了巨大冲击,具体体现在:微博客使信息发布门槛降低,极大地扩张了信息传播者的数量;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在微博客出现之后实现高度融合;信息内容关联性性大、连续性强,形式多样化;传播速度比起专业传媒机构、博客以及其他一些新媒体更为迅速;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互相反馈时间大大缩短,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逐渐被模糊。因此,微博客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新闻来源。尤其是其极具竞争力的传播速度,使得微博客在传播突发新闻方面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可以预见,微博客正在成为新闻传播中的又一新的媒介。这种新的媒介势必对新闻事业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占岭 《求知》2013,(11):21-22
当前,网络媒体逐渐在日趋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获得了自身的地位,其影响已全面而深刻地渗入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日益成为信息传播活动须臾不可离开的手段和方式,更成为当今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据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达到4.20亿人,手机网民数量超过了电脑互联网用户。微博用户数达到3.09亿人,较上年底增长了六个百分点、5873万人,而且还呈爆发增长态势。可以说,不管你需要不需要、愿意不愿意、接受不接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世界正在进入科技大发展、知识经济大崛起、国际人才竞争的全球化时代,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处理、传播与应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高校作为一种能够很好地整合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的社会机构,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  相似文献   

7.
曹彦 《学理论》2009,(15):137-137
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极大地改变着出版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方式,也改变着整个出版业的发展态势,社会已经进入数字阅读时期,数字出版物成为增收新亮点。  相似文献   

8.
胡献忠 《党政论坛》2012,(19):33-35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很快,一个虚拟社会在悄然生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中国总体网民规模达到s.38亿,比2008年6月翻了一倍多。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成为中国网民最大的上网终端。同时,使用微博的用户在不断增加,徽博逐渐向大众化普及。在微博推动下,单向的“传播时代”正在向双向的“交流时代”迈进。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万增长到1.95亿,  相似文献   

9.
手机犯罪是以手机为主要手段、工具的犯罪,其实质是利用手机的信息接收、储存、传输等功能进行的信息犯罪。手机犯罪的主要方式有手机诈骗,手机制作、传播、贩卖淫秽信息,手机敲诈勒索和手机传言四种。  相似文献   

10.
刘帅 《学理论》2012,(7):187-188
3G时代实现了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有机融合,催生出以手机媒体为主的新媒体正在日益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然而3G手机在校园迅速风靡,学校要正视3G手机在学生思想工作中的影响,充分认识3G手机的网络特性,加强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并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为学生更好地服务。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手机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绩、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分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韩玉 《学理论》2012,(21):170-171
通过对手机媒体的介绍,分析了其时代特征,从四个方面指出了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并指出高校对该行为的舆论引导策略:加强信息传播监管,监控手机媒体信息传播;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应急预警工作;建立手机媒体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积极正面引导舆论;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规范合理使用手机媒体。  相似文献   

12.
公安部等国家14个部委向网络色情宣战,目前已有近700家国内淫秽色情网站被发现,部分已经立案。初战告捷后,网络扫黄还应继续深入。 一是打击范围可以拓宽。如成人手机里的“荤段子”、学生书包中的“口袋本”等,都不同程度地成为色情内容口耳相传的渠道。有关部门确立网络为扫黄的主战场,重拳击出,成效斐然,但也不能对其它传播渠道掉以轻  相似文献   

13.
2010年6月份出版的《人民论坛》围绕“‘段子’狂欢拇指哲学承载的世情百态”组织了一组专题文章,有文章提到,“黄段子”、“红段子”、“灰段子”成为了社会文化大餐中的一大特色拼盘,五颜六色地“拼”出了当下形形色色的文化景观。手机段子的传播属于人际传播范畴,但其影响和所产生的效果却不亚于以往任何大众传播的形式,正因其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影响之大,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段子文化的出现,体现了当今的社会心理,反映着当今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4.
彭幼华 《党政论坛》2014,(13):60-62
网络这一新媒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网络走入了千家万户,大大激发了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它也日益成为一个信息传播平台、民意表达平台和新型舆论平台,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现实社会,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虚拟社会秩序也极为重要.让网络更多释放“正能量”,无疑是一道需要求解的社会管理课题.  相似文献   

15.
方硕瑾 《学理论》2013,(9):310-311,314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的普及应用逐步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在这种新媒体传播形式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长期战斗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抢先占领手机媒体传播平台,开拓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4G网络加速了手机由"通信工具"转向为"个人终端",一个属于手机的时代到来,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的特质使得手机与其紧密结合,不可或缺。通过文献梳理和问卷调查研究4G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象,发现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逐渐加深并且相继引发了一些问题,例如孤独感、疲惫感、焦虑感、思维反应能力下降等。并相应地针对问题给出了四大解决措施,从预防开始,加强自我管理等,希望大学生能尽快摆脱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发展而来的网络、移动手机、数字报刊等新媒体的出现,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建构多元、立体、有效的传播体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话题.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建构红色文化体系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推动国家级主流媒体与地方媒体的互动合作;创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传播;加强多种符号要素的立体运用.它们在建构红色文化话语体系的过程中,逐渐实施数字化传播策略,表达红色文化的多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仲达 《学理论》2009,(28):141-142
一个流传广泛的地震谣言所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一次中等强度的地震。现今地震谣传通过手机、网络等通讯工具传播,传播变得更加迅速,传播范围也更加大。对应新传播手段形式的地震谣传,总结了几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手机媒体作为一种信息交流、文化传播的新载体,实现文字、音频、视频等的传播服务,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平台和新手段。  相似文献   

20.
《民主》2017,(2)
<正>随着手机的普及,它已逐渐渗入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更涌现出一批机不离手的"发烧友"、"低头族",走路或开车都拿着手机低头摆弄,这甚至成为许多城市的一道风景,但由此导致的事故也屡见不鲜。尤其司机开车打(用)手机等行为都属于妨碍安全驾驶的危险行为,其危害一点也不亚于酒驾,亦成为公害,严重地威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