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宋安娜 《天津人大》2011,(11):44-45
柳宗元不仅是有唐一代重要的文学家,也是有唐一代重要的思想家。作为士子的柳宗元,遵从孔子教诲,从不语怪力乱神;作为思想家的柳宗元,他的《天对》、《天说》等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观点,推进了中国古代思想理论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梅学兵 《求索》2011,(11):103-105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望月清司在其代表性著作《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中提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早期不成熟思想之学术著作,其历史理论是科学主义的“分工展开史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依赖关系史论”则是其成熟的人本主义理论。连接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桥梁是在《雇佣劳动与资本》、《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中频繁使用的“社会联系”这一范畴。望月清司对马克思历史理论实质及其早晚期判断的失误决定了其对“社会联系”范畴的解析具有明显的目的论色彩。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学界,有的论者一谈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时就论及《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马克思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经过理论研究制定出来的。这个过程,就是理论驿站。这个理论驿站和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继承有重要的关系。这里,主要研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是怎样产生的。理论驿站是要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的内在关系上研究其发展。这需要对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手稿》、1843年《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内在关系作深入的剖析。不研究这三部经典著作,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以后的发展就没有了根基。理论驿站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是我在一本新的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发展史论纲》(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年版)中提出来的。在这部著作中,理论驿站是针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说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平面结构,是由一种理论运用、推广出来的。理论驿站不同,是一个历史的、逻辑的方法。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方法论。在这部著作中主要是对“三个组成部分”展开的,对马克思早期思想演进缺乏深入研究。现在研究这个问题,刚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矛盾:版本的问题。以上说的这三部经...  相似文献   

4.
我在写《中国美学史大纲》(1985)的时候,忽略了一个人:唐代的柳宗元。实际上,柳宗元在美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柳宗元提出了三个美学命题,极为深刻,代表了唐代在美学理论方面所达到的新的水平。第一个命题;“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是一个涉及审美活动的本质的极其重要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陈雄章 《当代广西》2012,(12):57-57
我区知名党史专家何成学研究员和党史党建学者朱新玲撰写的《从中国特色革命理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以下简称《两大特色理论研究》)一书,最近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总论、历史回溯、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四编十六章,四十万字。综观这部中共党史史论新著,立意高远、视角新颖,内容丰赡、史料翔实,结构严谨、分析透彻、文本扎实,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突出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从文化视角来看,《两大特色理论研究》一书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翻译史研究是主体对客观翻译史的系统认识,覆盖了翻译史实践、翻译史学实践(翻译史论)和翻译史学理论三个研究层次。译史实践是对翻译活动与翻译思想的历史描述;史学实践指以理论为指导对翻译史资料的系统分析,以及由此形成的历史认识;史学理论则以前二者为对象,对翻译史论和翻译史研究自身问题进行理论探索。这三个研究层次循序发展,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反思与提升。文章详析了翻译史各研究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负责的具体内容,并指出中西方的翻译史研究在这三个层次上都呈现不均衡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研究既成显学以来,一些同志担心,再有新的突破恐非易事,这种担心也多少流露出对“炒冷饭”文章的不满,自然不无它的道理,但是从总体上说,目前我们的研究还处于亟待深入的阶段。《文心雕龙》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它潜在的科学价值,为研究者提供了发挥创造才能的广阔天地,需要我们大胆探索或重新认识的课题甚多。面对一个庞大而深邃的理论体系,有时候,如果我们开阔视野,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开掘,只要运用的方法得当,往往就孕育着突破成功的可能。所以,近年来相继出现的《文心雕龙》专题研究的新成果,格外引人注目。继詹锳先生的《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之后,张文勋同志的《刘勰的文学史论》 (以下简称《史论》)最近也出现在  相似文献   

8.
当代“利玛窦”者,是中国产业界同行对新加坡华人史学者、著名企业家柯木林先生的尊称。 年逾五十的柯木林先生,早年毕业于南洋大学历史系,在华侨、华人史研究领域硕果颇丰,已经出版了《新加坡华族史论集》、《新华历史与人物研究》、《读史随笔》等数部学术专著;除此,他还是《新华历史人物列传》总编纂,并出任反映新加坡华族奋斗史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一书是司法思想史这一"叙述"方式的首次写作实践,有着学科体系及方法论上的启示,提供了解读传统司法思想并加诸于现代法治实践的诉求。《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以仁道、中道及和谐三观来概括中国传统司法思想的意蕴,并以此统领"史论"全书。"清华简"等史料(新材料)、"非人物为中心的多线并行写作"(新方法)、"中国传统司法思想"(新问题)三者结合是本书最大特色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思想战线》2013,(3):2
<正>张文勋先生是全国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文艺理论家、中国古代美学专家、文学史家、民族文化学家、诗人,在全国文学研究界和高校中文学科中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诗词审美》、《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刘勰的文学史论》、《张文勋文集》等。张文勋先生于1948年入云南大学文史系读书,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与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铁夫 《求索》2005,(11):199-201
柳宗元一生好佛,原因非常复杂。其中既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又有个人方面的原因,还有佛教方面的原因。具体地说,既有学术上的社会根源和思想基础;又有自己政治上受挫之后,精神受到打击,在佛教中寻求慰藉和解脱,从而皈依佛教的虔诚信仰;还有对佛教基本理论,尤其是对天台宗中道观的思想认同;更重要的是对佛教辅佐教化、阴翊王度、俾民逍遥等社会作用的赞赏。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些问题。一社会根源思想基础柳宗元的学术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百家学说。在儒家与佛教的关系上,他与当时尊儒反佛的韩愈截然不同,提出了“统合儒释”(《柳宗元集》…  相似文献   

12.
黄霞  李杉婵 《前沿》2015,(1):133-135
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了大量作品,而《毛颖传》引起的反响最大,时人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毛颖传》是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分析,当时颇具影响力的裴度和张籍期待视野与此文风格产生冲突,期待指向受挫;柳宗元与韩愈有相近的古文理论主张且能以变化的视野接受《毛颖传》,与韩愈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体会到《毛颖传》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陈静 《求索》2012,(9):199-200,196
《乐记》是我国古代儒家音乐理论专著,它是先秦儒家乐教思想的总结和集大成,基本内容包括:乐的起源与本质;乐对人心理的影响;乐对人们的政治教育与教化功能等。本文以马克思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对《乐记》进行解读,剖析先秦儒家乐教的思想精髓。阐述了乐教对民众的政治与道德教育思想,规范人们的社会人伦道德标准,以及人与宇宙自然的"天人和一"的和谐观,可以说《乐记》是谋划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巨著,许多内容都是为皇帝歌功颂德;《乐记》中的乐教思想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政治手段和政治谋略,也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证史论。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史学界关于史论关系的讨论,先后提出过“以论带史”和“论从史出”两个相对立的口号,几经反复争论,最后以史论结合的提法较为科学,得到了普遍的承认。应当说,作为全面的治史口号,史论结合是比较恰当的。至于史与论究竟如何结合,笔者感到还有值得探讨的必要。首先从宏观角度考察,在历史研究中,史论结合是不是包括“论从史出”和“以论带史”两个方面呢?谁都承认,史论结合是指科学理论和历史实际相结合,认为按照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历史认识也是循着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这样两个过程循环往复地进行的,并使认识不断地深化。在这个过程中,论出于史,史有赖于理论的指导,史论紧密相联。问题是有的论者在对史论关系作了很好的论述之后,却认为“论从史出”的口号,“只  相似文献   

15.
《思想战线》2013,(Z1):1
张文勋先生是全国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文艺理论家、中国古代美学专家、文学史家、民族文化学家、诗人,在全国文学研究界和高校中文学科中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诗词审美》、《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刘勰的文学史论》、《张文勋文集》等。张文勋先生于1948年入云南大学文史系读书,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任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学校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在云南大学从教60年来,先  相似文献   

16.
代俊兰 《前沿》2014,(7):49-50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历史生成与当代价值》一书认为,无论从理论主旨、理论体系、文本主题来看,还是从研究方法、研究视阈来看,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一个内容丰厚、思想深刻、影响深远的“艺术整体”。  相似文献   

17.
高茹 《理论月刊》2010,(3):46-49
虽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提出先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公开发表,卢卡奇本人在晚期时候也曾对《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思想作过反思和自我批评,其晚期社会存在本体论也正是在对前期思想批判的基础上才完善了理论自身和实现了理论的自我超越,但笔者认为还是有必要对卢卡奇早期物化理论作一个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从而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卢卡奇思想前后发生变化的轨迹和卢卡奇思想的全貌。  相似文献   

18.
叶坦 《思想战线》2000,26(5):139-140
李埏先生的《中国封建经济史论集》 ,在历史学界早已脍炙人口 ,蜚声遐迩。对于它的学术价值 ,李埏先生的高足邢铁教授已有《识小识大 ,自成一家》一文给予评介。我生也晚 ,今有幸在李埏先生指导下求学 ,亲聆教诲 ,对李埏先生的学术造诣、学术品格、学术精神有更深切的体会 ,再读他的《中国封建经济史论集》 ,除了在经济史学术成果的认识和学术方法上得到提高之外 ,更受到一种思想的震撼和深刻的学术精神启迪。学术著作是理性的 ,主要是在理智上给读者提高认知水平和学术养分 ;但是 ,一些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学术著作 ,则有异于一般的学术论著 ,…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世界史的研究在我国尚属初创阶段,难度大,风险多,成果不易发表。由吴继德同志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的《当代世界史》,是一部颇具时代特色的史学著作。它依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吸收了我国当代史研究的新成果,史论结合地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当代世界历史进行了整体的、多层次、多侧面的研究。本书坚持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揭示了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当代世  相似文献   

20.
《说文解字》的汉字史论与结构构成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红胜  刘守安 《求索》2007,(6):192-193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叙》对汉字起源、构造、字体、书体等作了详细地论述,揭示了汉字史论中的诸多问题。《说文解字》所建立的“六书”理论,是关于汉字构成的理论。它对汉字字体、书体不同结构方式的归纳、概括和对当时所应用的大量汉字结构构成的具体说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分析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