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实践,在反省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实现了观念革新与理论超越,开拓出全面、综合、平衡、协调、和谐、包容、负责任、可持续的中国发展道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旨在于:立足世情国情,倾听人民心声,直面风险挑战,通过改革创新和真抓实干破解发展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平章起  郭威 《理论学刊》2015,(1):94-101
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诸范式——"单主体说"、"双主体说"、"多主体说"、"主体际说"——的认识论基础分析其价值与困境,并在实践视角下对其进行如下校正:不能忽视主客体之外的要素;不存在同一时空场域下的"双主体";不能将"主体性"与"主体特性"、"人性"等概念混淆;主客体经常表现为不平等的关系且有其现实合理性。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起点、中点和终点的思路分析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实践论的本质特点是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3.
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性双重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有效地解决了人类历史上"科学"与"人文"关系的难题,因此是对中国传统语境中的"科学观"与西方传统语境中的"科学观"的双重超越.就前者而言,它克服了中国传统科学观中"以人文涵纳科学"或"以科学涵纳人文"的两大极端,将科学理解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互补并进的统一体.就后者而言,它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扬弃了以"役自然"为向度的"发展主义";在人与社会关系上,昭揭出西方的"科学意识形态"之不合理性;在人与自身关系上,其"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高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想,从而成为克服"单向度人"生活方式的精神利器.  相似文献   

4.
在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无论主客体如何演变,展现出什么样的教育新模式,但改变的只是形式与方式,基本性质依然没有改变,即教育者就是主体,受教育者就是客体。不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已经不是传统的主动与被动、矛盾与对立、教育与被教育、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一种"对立统一、动态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指导当时中国革命的最鲜明的、最具有战斗力的、最有感召力的革命旗帜,它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新民主主义是对新三民主义的捍卫、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条例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纲领.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指导当时中国革命的最鲜明的、最具有战斗力的、最有感召力的革命旗帜,它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新民主主义是对新三民主义的捍卫、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纲领。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规定所决定的。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和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问题,除了传统体制和发展模式累积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在实践中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所以,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4,(8)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绝不是就关系论关系的窠臼性、静止性关系,而是伴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断呈现出动态融合的特征,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是一个融动态性、和谐性于一体的统一体。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不仅要辩证看待微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对立统一,而且要从宏观维度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统一,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本真涵义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文化关系等,涉及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社会历史观的诸多问题。要促进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不能离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作指导。本文仅就学习科学发展观,谈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论争源起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属性的不同理解。在简要评述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主要观点、利弊、实质基础之上,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和目的性本质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既坚持主体的主导作用、主体地位,又尊重客体的主体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动态、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已经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不可回避的时代境遇,是建构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起点和"元题域"。它直接决定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是影响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核心因子。因此,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提高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有助于深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拓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向新媒体虚拟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和谐世界思想的基础;和谐世界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外交领域的体现与自然延伸,在本质和内涵上与科学发展观有高度的一致性。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施有利于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全面、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准确领会和谐世界的构想,自觉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陈耿希 《揭阳论丛》2009,(3):46-47,33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社会的主旋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者分析了影响医患关系的四个主要因素:患者、医院、媒体和政府,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理论是20世纪西方哲学对主客体关系认识的突破与创新,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一是要重视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二是要确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理念;三是要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互动;四是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定位。依据主体间性理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祥和、协调、稳定、昌盛的社会."五统筹"科学发展观是充满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科学发展观.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规定所决定的。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出现和存在的制约和影响和谐社会构建和发展的问题,除了传统体制和发展模式累积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在实践中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所以,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这一理论成果与邓小平理论相比 ,更加注重理论内容的科学性与价值取向的人民性的有机结合、更加注重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更加注重总结历史经验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  王家芬 《求实》2005,3(12):42-43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实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吉宏  杨太康 《求实》2006,(3):38-40
我国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已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阶段。经过几十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已积累了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但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解决。以传统的发展观来解决社会问题已无法推动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因此,要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并在实践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