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生活准则,社会公德缺失现状呼唤着社会公德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社会公德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离不开公民意识、公德意识、法治意识等途径。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生活准则。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呼唤着建设社会公德的良性运行机制,社会公德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离不开公民意识、公德意识、法治意识等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道德教育社会公德建设的着力点赵野田社会公德是用以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调节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尽管社会公德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公认的,大家都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社会公共生活准则,但是,社会公德不会一经提出就得到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地遵守,...  相似文献   

4.
关于社会公德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公德概念,需要以对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的精神重新再界定。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或特定公民群体在社会公共生活或共同生活及其交往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基本特征有:普适性、集群性、持续性、准法律性。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晓娜 《世纪桥》2016,(7):73-74
社会实践的发展、公共生活领域的拓宽使公德及其教育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然而,我国仍存在公德心缺失、人情泠漠等不良现象,社会公德教育陷入困境。在社会治理视阈下,社会公德教育深刻影响着社会治理主体主体性的发挥和社会治理环境的优化。要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迫切需要强化社会公德教育的主体意识和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6.
谢金林  陈冬梅 《求实》2004,20(5):75-78
社会公德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制度合乎正义的安排与伦理建构。社会公德是公共生活的道德要求 ,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解决了公平与效率问题 ,另一方面又培育出社会公德的忠实遵守者 ,为当代社会公德生成、培育创造了条件。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 ,当代中国社会公德问题才可以得到根本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对构建社会公德新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华林 《新视野》2003,(2):66-67
在社会公德的建设问题上,过去我们把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只局限于人类社会,把社会公德调整的对象只局限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事实上,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空间在不断扩大,它已经从人类社会发展到自然环境领域和虚拟网络社会。社会公德调整的对象在不断的扩展,它已经从主要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展到调整人与人自然界、人与网络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应由人际关系道德、自然环境道德、网络道德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德是为维护人类和社会公共生活得以顺利进行所必须的,为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最起码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的言行不仅仅反映出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思想素质,还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传统美德。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具备健康稳定的道德观念、公德意识,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问题,也是培养跨世纪的建设者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随着心理、生理走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德是指全民共遵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和正常生活的行为准则,是人人共识共认的伦理道德,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宽容豁达、诚实守信等;二是规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做到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不仅要遵守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法律、法规,还要遵守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安全所制定的有关规章、规则、公约等;三是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准则——保护环境,如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对已产生的环境污染及时做好综合治理,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等。  相似文献   

10.
尊重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伦理准则之一,和谐医疗人际关系,要从尊重做起。特别是当前医患关系的改善,更需要医者德艺双馨,其中主要包括对患者"尊重"意识的树立。长期被人们提倡和推崇的仁、礼、宽、诚、信等社会公德中,蕴涵着尊重元素。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遵循"待人以仁""待人以礼""待人以宽""待人以诚""待人以信"等最起码的准则,在品德修养中能练就尊重素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社会公德日益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高低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维系社会稳定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乐山市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调查分析,勾勒出乐山市大学生社会公德整体状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社会公德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德是人类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形成的为了维护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一种道德准则。它是人们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规范,是对我们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由于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变化的时代,经济体制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相应地,社会公德也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首先,社会公德的评价标准被重新确认。过去,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年代,“假”、“大”、“空”的政治宣传广泛渗透于道德,甚至代替道德。社会公德中非阶级性的内容,常常被贴上了阶级性的标签,把非阶级性的内容的社会公德硬当成是阶级性的思想政治觉悟.在这…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公德是一定社会的全体公民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共同遵守的最基本、最简单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既是整个社会公德的基石和支柱之一,也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风尚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现代公德观念,具有一定的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能在行为层面上有所表现。1997年4月,笔者在兵团党校成人电会一、二班作了两次问卷调查,其中发放问卷99份,收回76份。在问卷中有75%的同学认为在公共汽车上应该给老弱病残妇主动让座;有78%同学同意或较同意在食堂买饭菜时应遵守排队和先来后到的  相似文献   

14.
人是置身于现实“生活世界”的社会性存在,实践是“现实的人”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的意义与价值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予以彰显,共同价值在人的共同生活实践中孕育生成。然而,生活实践中的各种困境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价值的失落。在深入审视和反思生活实践中的物化、工具化、虚拟化等基础上,迫切需要重构更加包容真实的共同价值理念。筑牢价值之基、遵守价值准则、提升价值品质,用共同价值回应人类现实困境,规范人的生活方式,保障人类的生存基础,维持人类的发展秩序,彰显人类的生活意义,消解生活实践面临的异化境遇,引领人类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5.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约定俗成的道义准则。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道德滑坡、道德无序、道德沦丧、道德危机这类词句频频在报刊出现,不少公民都遇到甚至品尝了非道德的苦果。因此,加强道德建设非常重要。公共场所与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维护正常生活秩序所必须共同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公德盛者其群必盛,公德衰者其群必衰。”近年来,一些人的“缺德”行径在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公园里供游人小憩的石凳石桌,不仅被游客弄得脏兮兮的,常常还“缺胳膊少腿”;街头的公用电话亭等设施…  相似文献   

16.
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道德教育源于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是作为引导入们解决社会共同生活中出现的个体与群体、认知与行动、情感与意志、利己与利他等诸种矛盾的方式而存在的,离开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道德教育既没有产生的可能,也无存在的必要。同时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为了让人遵守某种务必如此的道德律令,而是为了使人过上一种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公德建设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治文明为社会公德提供成长土壤和有力保障,是形成良好社会公德的外部保障;良好的社会公德又必将促进政治文明的高度发展,二者协调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07,(8)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社会公德缺失的状况呼唤建立新型的社会公德规范。儒家伦理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虽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但儒家"约之以礼"、"乐群贵和"、"严己宽人"等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儒家重礼的精神,为今人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德又称公共道德,它是指社会公共生活中为全体居民所公认的,人人都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规范准则。一般地说,它包括:维护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的行为规范,如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维护人与社会之间正常关系秩序的行为规范,如遵纪守法、爱护公物、遵守交通规则等;维护人与自然之间正常关系的行为规范,如爱护花草树木、不捕杀动物、不砍伐森林等。  相似文献   

20.
浅谈社会公德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作为一个年龄群体,大约占到社会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群体,它与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连,与社会文化贴得最近,因此便成为传承社会公德的主体。看一个社会的风气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社会中的青少年的面貌是怎样的,因为今天的青少年已经越来越多地涉足过去时代成年人才可能进入的领域,如就业、婚恋、犯罪、劳务市场等等,所以研究社会公德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十分重要。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这一问题。1、青少年成长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儿童到成人,是每个个体必须经历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