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国家及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勾画了走向未来的宏伟蓝图,并特别关注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纲要》准确地界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标准,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国家规划文件中首次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域的划分和区域互动机制的构建,明确了走向东中西各展所长、良性互动,地区间公共服务与人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收敛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的目标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合作步伐构建中华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除积极同其他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进行合作外,无论是从全球战略还是地区战略的角度,中国都需要建立以自身为核心的、完整的、健全的、综合的地区一体化战略。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的三个单独关税区,又是互为重要的贸易与投资伙伴。两岸四方建立自由贸易区即“中华自由贸易区”,是两岸四地经济繁荣与发展的需要,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举措,也是新世纪“一国两制”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中,以党的政治报告的形式指出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加强国土规划,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2010年6月1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7年开始编制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战略开始从概念变成实践。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  相似文献   

4.
李萍 《学理论》2008,(2):64-67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加强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区域经济合作,优化经济资源配置,密切产业分工与协作,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东北经济区”。通过建设沈大都市圈,形成蒙-哈-大经济带和发展沿海、沿边城市带等不同层面的“增长极”,来实现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求知》2006,(2):35-36,40
进入新世纪,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展现活力后.环渤海区域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增长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加快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需进一步统筹规划,明确思路,实现联合共赢。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区域经济管理活动。深入研究这些活动,特别是选择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科学制定区域政策以及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对于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影响的重大问题。它是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估量,考虑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尽中的各方面关系,对区域经济的指导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李燕 《求知》2001,(4):47-48
1.学习《概论》有助于掌握区域经济管理规律。区域经济管理是介于国家宏观管理与企业微观管理之间的中观层次的管理,是研究区域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投资、城市布局、劳动力等管理方面的科学,研究的中心是区域经济管理的客观规律。这一课程的开设为我们系统学习区域经济管理知识,探求区域经济管理的客观规律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统筹发展的双重约束、均衡与非均衡的冲突、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的失衡等诸多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当前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与现实困境,这些矛盾的解决与转化又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良好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9.
积极探索都市圈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既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区域整合实力,构筑我国经济再次腾飞所需的世界级都市圈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缓慢,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整体差距较大.通过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长三角地区在基础设施水平、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城市体系、产业布局等维度的比较分析,找出京津冀一体化的症结所在,进而提出京津冀一体化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以期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是党中央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部署,是贯彻落实省委区域跨越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酒泉市顺应酒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以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为切入点,发挥城乡党建要素辐射带动效应,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理配置,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1.
区域间政府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素霞  蒋同明 《学理论》2008,(12):41-44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继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本文立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互动性较差、差距扩大三大问题,借鉴区域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和区域阶段发展论,探讨了国外典型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变化和政策调整,提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谐、互补和循环四个新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我国表现为较大的东西部经济差距 ,这种状况已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因此西部大开发就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其中 ,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 ,政府应该转变职能 ,立足于市场 ,着力于完善市场机制 ,培育市场主体 ,改善西部投资环境 ,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缩小东西部差距 ,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相对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景云祥 《党政论坛》2011,(19):39-41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中,以党的政治报告的形式指出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加强国土规划,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2010年6月1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7年开始编制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战略开始从概念变成实践。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根据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在十二五期间着力构筑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坚 《理论探索》2004,3(6):70-7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也是我国区域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邓小平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区域经济实践有机结合 ,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区域优先发展为手段、全社会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的区域经济理论。认真研究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 ,对于正确看待和处理当今的区域经济差距问题 ,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以2004-2005年中国22个省区相关的经济增长和行政区划特征数据,实证分析了现行(地区、县)行政区划规模和结构(行政中心城市设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现行(地区、县)行政区划的数量(规模)与经济增长呈较弱的反向变化关系;中心城市的财政支出与整个区域的人均GDP呈倒U型曲线的变化趋势。结果支持目前的改革趋向,即减少地级层级的行政区划规模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绩效。  相似文献   

17.
谭晓玲 《学理论》2009,(30):84-8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针对中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问题,着力从经济发展入手,提出“特区经济”、“两个大局”、“西部大开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理论和战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行政区经济表现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行政区经济反映了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的冲突.这一冲突,实质上是当代中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冲突,由此,当代中国行政区经济表现可重新概括为:经济区边界与行政区边界的冲突、经济中心与行政中心的冲突、横向经济网络系统与纵向行政等级系统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和国内发展的重要战略和不可或缺的方式.晋陕蒙宁是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之一,构建四省区毗邻地区经济一体化是关系整个西部发展的战略性措施.建立跨省区的行政部门, 在区域内进行合理分工,打造垂直产业链;构建大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统筹环境治理,加强文化融合,实现科学发展,是构建晋陕蒙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体系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骨架,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物流业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其重中之重也在于发展现代物流业。着眼新发展格局形成的背景,在阐释物流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建设现代物流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