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宗炎 《桂海论丛》2004,20(1):89-91
1915年爆发的护国战争 ,是一场中国资产阶级旨在捍卫共和、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具有进步意义的革命的战争。陆荣廷为首的桂系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宣布广西独立 ,参加反袁护国战争 ,并在战争中起到了积极的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作出了极其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一六年间的反袁护国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而护国战争的善后处理,则是这段历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试图通过对护国战争的结束,蔡锷、唐继尧对处理善后问题的态度,以及善后问题的处理经过,来进一步说明护国战争的性质及其存在的问题。一、护国战争的结束与蔡锷的病逝一九一六年六月六日,袁世凯死去,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捍卫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为目标的护国战争,虽然没有人宣布结束,  相似文献   

3.
当年当月     
《传承》1996,(2)
当年当月1916年3月15日,广西宣在独立1915年12月12fi,窃国大盗袁世凯悍然宣布恢复帝制,自任“洪宪皇帝”。25日,唐继尧、蔡律等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讨袁。翌年1月。12日,贵州宣布独立。袁世凯即委广东都督龙济光之兄龙觐光为云...  相似文献   

4.
《春秋》1995,(6)
袁世凯血腥镇压「二次革命」后,公然废除《临时约法》,接受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接着复辟帝制,于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十二日粉墨登基,自称「皇帝」,年号「洪宪」。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各地迅速掀起反袁救国的浪潮。孙中山在日本发表《讨袁宣言》,呼吁一切「爱国之豪杰共图之」。早在一九一五年夏秋之交,孙中山指令陈其美、居正、胡汉民、于右任分别筹组中华革命军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军,同时,还派朱执信等分赴各省,主持讨袁军事。这时,云南广大官兵在中华革命党人吕志伊等的策动下,坚决要求起兵反袁,革命党人李烈钧等也到云南从事  相似文献   

5.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唐继尧、蔡锷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反对"洪宪"帝制,从而爆发了著名的"护国战争"。当时在刘存厚部任营长的邓锡侯也率部参加了反袁护国战争。1916年2月,邓部占领泸州兰田坝,并奉命驻守棉花坡南翼马鞍山阵地,北翼由朱德支队守卫。邓锡侯与朱德协同作战,相互支援,打退了衰军的多次进攻。这次共同战斗使他们结下了难忘的情谊。  相似文献   

6.
本期导读     
《春秋》2011,(2):1-1
1912,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其“反共和”、“反民主”倒行逆施愈加猖獗。英勇不屈的山东军民,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认清袁世凯的反动本质,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袁斗争。山东讨袁护国战争的胜利进行,成为当时全国护国运动中最有生气最具影响力的重大事件,直接形成了对袁世凯反动统治的严重威胁,加速了袁世凯的灭亡。  相似文献   

7.
赵又新(1881—1920年),原名复祥,字凤喈,别号又新,云南顺宁(今凤庆)人。早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同盟会,后转入国民党。他在短暂的一生中,领导过辛亥云南临安起义,参加过“二次革命”、护国起义及护法战争,是辛亥革命的英勇战士,维护共和、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著名将领,是值得我们纪念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英烈。研究他的一生,对于我们研究云南地方史、中国近代军事史和中华民国史,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8.
吴平 《八桂侨刊》2011,(3):15-18
辛亥革命时期,广大加拿大华侨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为起义捐资助饷,从经济上大力支持辛亥革命。加拿大华侨为巩固辛亥革命成果,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中又立新功。加拿大华侨为推翻封建帝制的民主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3,(6):20
韦拔群,1894年2月6日出生在广西东兰县武篆区勉峨村东里屯一个比较富裕的壮族家庭里。韦拔群12岁离开家乡,先后到东兰县高等小学、宜山庆远中学和桂林法政学堂读书。1915年12月,全国各地掀起护国讨袁运动。韦拔群赶回家乡,变卖了自己的部分家产,在家乡邀集了1000多名有志青年,购买枪支,树起护国讨袁的大旗。他带领这支队伍,投入黔军,参加讨袁战争。  相似文献   

10.
祖远 《传承》2009,(13):24-24
1916年1月,朱德任"护国军"第一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队长,率所部随大军入川投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朱德在川南纳溪城南棉花坡、朱坪山、朝阳观等地对北军的战斗中,常出奇兵,以少胜多,战功卓著,成为川滇军界赫赫有名的战将。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3,(4):20-20
韦拔群,1894年2月6日出生在广西东兰县武篆区勉峨村东里屯一个比较富裕的壮族家庭里。韦拔群12岁离开家乡,先后到东兰县高等小学、宜山庆远中学和桂林法政学堂读书。1915年12月,全国各地掀起护国讨袁运动。韦拔群赶回家乡,变卖了自己的部分家产,在家乡邀集了1000多名有志青年,购买枪支,树起护国讨袁的大旗。他带领这支队伍,投入黔军,参加讨袁战争。  相似文献   

12.
敬爱的朱德委员长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一生,是坚持继续革命的一生。他忠于党,忠于人民,为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争取我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英勇斗争,无私地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朱委员长逝世整整一年了。今天,英明领袖华主席领导全党全国人民,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抓纲治国,全国出现了一派大好形势,我们更加深切地怀念敬爱的朱德委员长。云南,是朱委员长早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早在一九一五年,他就在云南参加领导反对袁世凯称帝复辟的起义斗争,推动了云南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一九三  相似文献   

13.
最近,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谢本书同志著的《蔡锷传》,全面介绍、评价了我国近代杰出的军事家和爱国主义者——蔡锷。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本研究蔡锷的专书,初读之后,颇受教益,深为蔡锷为祖国强盛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该书收集了解放前后的各种资料,特别是今天还健在的一些革命老人的日记、笔记和回忆。同时,作者还对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原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时的遗址、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对大量资料和现存各种遗迹的研究,作者在书中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蔡锷爱国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七十年前蔡锷抹马厉兵,战斗在推翻封建帝制和反对帝制复辟斗争前线的英雄形象。全书共分十三章,约十一万字,附有历史照片十四幅和蔡锷生平简表等资料,它为我们了解蔡锷生平,学习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研究我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提供了较好的帮助。蔡锷短暂的一生,曾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在辛亥革命中成功地领导了云南武装起  相似文献   

14.
正1916年5月4日,无疑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那个炮火连天的下午,战争硝烟在城市上空弥漫,半天时间,中华革命党人鲜艳的旗帜遍布大街小巷,袁世凯封建势力烟消云散。历史上默默无闻的周村城,一夜之间,成为全国、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吴大洲、薄子明发动的山东护国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反袁护国革命运动最主要的武装斗争之一,也是推翻袁世凯反动统治势力的关键所在。他们谱写了辛亥革命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当年父亲从东兰县高等小学堂毕业后,因家境困难无法继续升学,便在家乡当私塾教师。他曾跟韦拔群一起到贵州投军,参加讨袁护国战争,又参与了韦拔群组织的“改造东兰同志会”、农军,和韦拔群等率领农军、红军跟国民党反动派、地主武装进行了多次艰苦卓绝的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与实践》2009,(1):F0002-F0002,F0003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学术大师。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一生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梁启超1915年定居天津,在这里策划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梁启超生命的最后十余年中,在其故居和“饮冰室”书斋潜心学术研究、治学、读书,著述颇丰,为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亲杨赓笙曾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长和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江西省主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父亲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奔走于民主革命,曾参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护法、东征、北伐诸役,特别是在湖口起义讨袁(即二次革命)和云南护国讨袁中起了重要作用,蔡锷将军对此作过“功劳很大”的高度评价,冯玉祥将军也曾写诗称赞他:“文章惊海内,讨袁树先声。”时值云南护国讨袁八十周年之际,我把我所知道的我父亲在南洋为云南护国军筹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陈予欢 《黄埔》2014,(3):74-77
朱培德是在黄埔军校建校初期有过重要影响和作用的高级将领,从第七期至十三期连任十年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务委员,参与军校建设许多事务,多有擘划深谋远虑。他早年对于云南辛亥革命“重九起义”、讨袁护法护国战争、襄助孙中山回师广东重建政权、中国国民党改组、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等一系列重要历史关头皆有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金振中  方军 《当代广西》2014,(14):59-59
正1915年8月14日,袁世凯授意筹安会六君子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胡瑛、李燮和著文鼓吹帝制。梁启超立即意识到这是帝制复辟的序幕。梁的学生、时任袁世凯参政院参政、将军府将军、全国经界局督办蔡锷秘密到津,会晤梁启超,共同商议发难,他们选择云南为首先发难之地。梁启超于8月22日,怀着不忍坐视袁世凯及六君子"鬼蜮出没,除非天夺吾  相似文献   

20.
正韦拔群,1894年生,广西东兰人。早年就读于广西法政学堂。1916年初在贵州加入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参加了护国战争。后进入贵州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在黔军张毅部任参谋。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1920年,韦拔群离开黔军,在广州参加"改造广西同志会",并担任该会政治组副组长,积极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