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关于劳动权利、义务发生的纠纷。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为适应新的运行机制的需要,往往对企业原签订的劳动合同进行清理、规范、变更、解除或重新签订,由此而产生的劳动争议案件越来越多。因此,依法及时妥善处理好这些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劳动争议案件,对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改革转制,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办案实践,拟就企业改制中劳动争议处理的若干法律问题略作初步分析和探讨,以引起企业、法院及有关部门的关注。   一、企业改制的法律性质及对劳动法律关系的影…  相似文献   

2.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几个问题高珂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从广义上讲,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劳动问题引起的纠纷。从狭义上讲,劳动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在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过程中引起的纠纷。目前,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与过去相...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关系日益复杂,横向经济联系不断增强。与此相适应,市场监管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社会管理日益规范化和法治化,由同一或同类事实或法律问题引起的、涉及众多人利益的群体性(集团)纠纷日渐增多。由于这类纠纷涉及人数多,触及面广,关系复杂,处理不好很容易激化矛盾,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为正确处理此类纠纷,  相似文献   

4.
维权直达车     
严爱华 《检察风云》2011,(22):52-53
自《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颁布实施后,各地劳动争议案件急剧上升,呈井喷的态势。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群体陛、突发性、疑难复杂性的劳动争议纠纷,一旦处理不及时,就会导致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环境问题引起的环境纠纷越来越多,有的的环境纠纷甚至演变成社会冲突事件,影响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在我国历史文化中,人们之间的纠纷习惯用调解的方式解决。在解决新型环境纠纷时,民间调解同样具有及时、便捷的特点,体现出了其特有的优势。环境纠纷的复杂性,需要进一步完善民间调解环境纠纷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手段之一的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近年来,民间纠纷有了重大变化,更多的是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有关的纠纷。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征购提留、村务管理中的干群纠纷,企业改革、转制、职工下岗等引起的劳动争议。这些新的纠纷虽然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涉及方方面面、千家万户,如果不及时解决,就有可能使矛盾激化,转化成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稳定。 面对大量与各项改革伴生的社会矛盾,广西自治区柳州市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作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首要环节,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根据“…  相似文献   

7.
当前城建拆迁纠纷的特点、成因及法律对策罗彬当前城区建设迅猛发展,城市房屋拆迁纠纷也越来越多。这类案件影响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事关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因此,有必要对此类案件的特点和成因及应采取的法律措施进行研讨,以避免和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保...  相似文献   

8.
梅亚兵 《法制与社会》2010,(18):287-288
劳动争议整体收案数量的增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加剧,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还涉及群体共性的利益,此类案件中双方的利益对立较为凸显,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劳动争议案件的妥善解决,关系社会稳定,因此对该类案件大幅上升的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就劳动争议原因等问题加以深入分析、把握,以求能积极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并使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能够得到及时的,妥善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出现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也呈现上升趋势.各级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也逐年增多。由于劳动争议案件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劳动报酬、劳动保险、劳动合同、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福利待遇及开除、除名、辞退等诸多内容,而且该类案件有时容易产生职工与广方的严重对立情绪,容易引发集体罢工或上访.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已成为法院应当十分重视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通知,劳动争议案件一律由人民法…  相似文献   

10.
蔡欣 《法制与社会》2011,(14):207-208
当前社会,在社会大众法律知识普遍提高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人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这是一种上升的社会现象。随着这种意识的加强,我国企业因为裁员、辞退员工、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等而引发的劳动纠纷也越来越多。针对这一普遍的社会现状,虽然建立了有效的劳动保障机制,但是随着人们的深入了解,这套机制似乎也表现的漏洞百出,因而,不断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与我国企业应该如何防范和处理劳动纠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公义 《中国法律》2005,(4):14-16,69-73
人民调解制度是当代中国影响最广泛的民主法律制度,在有效解决社会纠纷,实现基层民主自治。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重视。中国现有人民调解组织90多万个,人民调解员800多万人,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每年调解民间纠纷600多万件,相当于同期全国人民法院一审民事案件受理数的2倍左右。人民调解已与司法审判和仲裁制度形成解决社会纠纷的三足鼎立,成为民众解决纠纷的主要选择和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劳动关系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的、稳定的行政化劳动关系逐渐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多样化、复杂化的劳动关系。与之相适应,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日益增加,案件类型越来越复杂,纠纷主体日益多元化、群体化。这些劳动争议案件往往蕴含着尖锐矛盾,极难调处,给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  相似文献   

13.
王明华 《山东审判》2007,23(1):97-100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劳动争议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诉讼请求类型也日趋多样化,劳动纠纷已经成为当前影响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北海市各级政法部门紧紧围绕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北海良好发展势头”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对政法工作的部署,紧紧把握维护北海稳定,服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以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防范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严惩严重刑事犯罪和公正廉洁执法为抓手,一大批社会矛盾纠纷得到了化解和妥善处理,北海市群体性事件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3%,  相似文献   

15.
李德永 《法制与社会》2012,(31):164+170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劳动纠纷快速递增,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通过发挥企业法律顾问职能作用,积极参与或主导企业劳动合同管理流程、起草审核劳动关系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法制宣传等措施,促进企业依法治企,防范治理劳动纠纷,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95年以来,河北省司法厅认真贯彻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下大力抓了司法行政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目前,全省已建立司法所 2117个,配备国家公务员身份的司法行政干部 4557人。六年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46万多件,防止民间矛盾激化 15000多件,劝止群众上访 21000多起,全省民间矛盾纠纷总数、民间纠纷激化引起的重大凶杀案件和群众集体上访总量都出现了逐年下降趋势。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强本固基,着力抓了基层组织的建立和建设工作   第一阶段,重点抓了司法所机构建设。 1995年…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个人合伙,无论在其内部,还是对外,发生纠纷的数量很多,种类也越来越多。如内部盈余分配纠纷,退股纠纷,开除合伙成员引起的纠纷,合伙成员在工作或劳动中伤残,死亡引起的纠纷,合伙对外债务纠纷,等等。民法通则的颁布与实施,对处理这种种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仅就处理个人合伙债务纠纷中的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涉企劳动争议纠纷的特点、原因以及问题分析 当前涉企劳动争议纠纷的特点主要有:1.纠纷数量大幅上升, 2008年度和2007竽度相比,全市涉企劳动争议案件总量增幅接近翻番;2.纠纷类型比较集中,主要在社会保险纠纷和劳动报酬纠纷方面;3.群体性纠纷呈增加趋势,处理难度升级。  相似文献   

19.
《人民调解》2012,(4):8
日前,辽宁省司法厅下发《辽宁省司法厅关于开展人民调解“促和谐保稳定、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全省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要按照调解优先的原则,调处解决一大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多年积累、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矛盾纠纷,使全省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率达到100%、矛盾纠纷隐患发现率达到90%、矛盾纠纷调解率达到10...  相似文献   

20.
处理好劳动争议纠纷,不仅是平衡与协调劳动关系的需要,也是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需要,更是维护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那么,如何有效化解劳动争议纠纷?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