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在北京签署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这标志着中国加入WTO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中国1986年7月11日正式提出“复关”申请开始,中国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进行了长达13年的谈判,用中国总理朱镕基的话说:“黑头发都谈成白头发,该结束谈判啦。”  相似文献   

2.
中美两国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谈判交涉,在1946年11月4日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本文试图对《中美商约》的酝酿和谈判过程作一客观评述。一、《中美商约》的酝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两国之间政治和军事上的全面合作,为美国贯彻推行其传统对华政策——门户开放提供了有利之机。从1942年起,美国驻华使馆就开始注意中国战时经济政策和战后经济计划的发展。美国大使高斯等人担心中国正在走向国有化和政府垄断的经济发展道路。1943年初美国在华“治外法权”的废除,使美国在华工商利益能否得到很好的保护也成为一个未知数。因而,中美废除治外法权条约中所提出的战后订立一项广泛的商约,遂成为中美两国、特别是美国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视野     
《党的建设》2009,(2):62-63
2009年中国大事瞭望2009年是我国应对国际国内环境重大挑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大事不断、任重道远。中美建交30周年 1978年7月,中关双方在北京开始建交谈判。经过近半年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协议,从  相似文献   

4.
弹指之间,中国加入WTO已届三年。三年间,中国GDP增长了25%,进出口总额则奇迹般地翻了一番。在我们欢庆加入WTO所带来的胜利喜悦之时,我们不会忘记谈判的艰难和曲折。特别是在中美谈判一度陷入僵局,甚至行将破裂的时候,朱基总理以其高超的外交艺术使谈判峰回路转、起死回生的一幕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历了长达13年的漫漫征程,用朱基总理的一句话叫作:中国复关谈判,黑头发都谈成白头发了!在旷日持久的谈判中,中美谈判是最艰难的一环。1998年时,中美就农业问题即将达成共识,但克林顿在这关键环节仍不同意签订协议。“美国不签会后悔一…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政府经过6年的接触和谈判,终于在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从1979年1月1日起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作为一代伟人的邓小平,对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起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在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史上写下了举世瞩目的篇章。  相似文献   

6.
认知分歧、战略试探与外交博弈贯穿于中美建交第一阶段的谈判过程之中。谈判前,双方在建交问题上的分歧使整个谈判历时五个多月之久。在此期间,中美两国努力开辟沟通渠道、认真确立谈判方略并进行了六次正式会谈。为避免谈判破裂,前四次会谈主要以商讨正常化后的美台关系来试探对方的"谈判底线",尚未涉及谈判的实质问题。谈判停滞期内,双方适时做出了加速建交谈判的决定。美国在对台军售问题上主动"摊牌",促使第五、六次谈判得以围绕实质性的军售问题展开交锋。应当说,建交第一阶段的谈判,为邓小平在谈判最后阶段以"搁置争议,先行建交"的伟大决策推动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在70年代,中国和美国经多年谈判,于1978年12月16日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文关系的联合公报》。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1979年1月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公报对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翌年1月29日,根据中美建交谈判时达成的协议,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正式访问美国的第一位高级领导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喜庆气氛中抵达华盛顿。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访问,也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8.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揭开了向全国胜利进军的序幕。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统治中心南京。随后不久,中美双方在此开始了不同寻常的谈判。——作者  相似文献   

9.
卡特总统时期,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中美建交的障碍得以排除。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发表了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中美建交谈判的过程中,卡特总统就向邓小平发出了正式访问美国的邀请。1月28日至2月5日,邓小平正式访美。1月28日是中国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11月 ,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达成双边协议。长达 13年的关于中国“入世”( 1995年前称“复关”)问题的中美双边谈判终于落下帷幕。目前 ,中国与欧盟已开始谈判 ,中国朝WTO大门迈出了一大步。加入WTO ,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宁波 ,其工业经济的发展势必受到影响。一、对宁波工业经济主要行业和产品影响的分析1、纺织服装业。纺织服装业是宁波市的传统优势行业 ,宁波是我国重要的服装生产基地 ,目前有服装企业 12 75家 ,占全国服装企业的 4.13% ,服装产量达 8亿多件 ,占全国的 11%…  相似文献   

11.
审时度势,卡特终于批准 布热津斯基访华 自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后,中美曾就两国之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问题举行过多次谈判,但始终没有达成协议。到了1978年春,曾经冷却了一段时间的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又重新提上日程。这首先是由于美苏关系出现了波折。苏联利用“缓和”,稳定了西线,开始向非洲渗透。继安哥拉事件之后,1977年苏联又通过古巴策划建立“红海邦联”  相似文献   

12.
1971年7月,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正式谈判未开始前,基辛格向周恩来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多次说过,我是热心于中美关系的。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到90年代初,邓小平为中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曾代表中国政府先后与美国多位总统、国务卿等领导人谈判、会谈。本文记述的是邓小平在1974至1975年间,在中美建交谈判过程中与基辛格的多次外交交锋,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邓小平在刚刚经历巨大政治磨难后重新走上国际舞台时所展示出来的折冲樽俎的外交风采和独具特色的个人魅力。给基辛格留下深刻印象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后,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逐渐实质性地介入并随即承担起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的重任。1974年4月,联合…  相似文献   

14.
中美建交是1978年7—12月间中美双方近半年会谈的结果。在建交谈判的最后阶段,邓小平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邓小平与伍德科克在12月13—15日间的多次会谈,美方同意在《中美建交公报》中增加一条反对霸权主义的条款,双方还就《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废除问题达成了一致。与此同时,邓小平果断决策暂时搁置中美双方在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上的争议,排除了公报如期发表的最后障碍,促使中美关系最终实现正常化。  相似文献   

15.
(一) 1958年8月20日黄昏,站在古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北戴河岸边,毛泽东深沉地凝视着大海,在拍岸而来的阵阵海浪声中,思绪翻腾起伏…… 从1955年8月1日开始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历经三载,仍无重大进展,现在已陷入僵局。在马拉松式的谈判中,中方要求美国从台湾撤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美方要求中国承诺在台湾地区放弃使用武力。在双方立场截然对立和美国对华政策不可能有根本改变的前提下,中国曾经设想先就一些次要问题达成协议,以便为解决中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美就中国加入WTO双边协议的签署和中国与其他有关国家谈判进程的加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伴随这一进程而来的是,我们既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大好  相似文献   

17.
今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这标志着中美之间关于中国加入全球最大贸易组织的双边谈判正式结束,中国“入世”的最大障碍已被扫清。中国“入世”在即,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世贸组织和中国“入世”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刊特编发一组资料,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共产国际的“两个一切”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施巨流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月,中共代表团在莫斯科同国民党邓文仪开始进行谈判,接着周恩来等同国民党进行多次谈判,前后经过一年多时间,统一战线才宣告建立。统一战线的建立,同共产国际的“两...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美就中国加入WTO双边协议的签署和中国与其他有关国冢谈判进程的加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伴随这一进程而来的是,我们既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大好机遇,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机遇即将来临,挑战已经开始。因此,认真研究加入WTO对我省的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迎接新的挑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共同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也称《上海公报》。《上海公报》的发表开创了中外联合公报的先例,成为当时轰动国际的政治新闻。为达成这一堪称中国外交史上独一无二的公报个案,周恩来总理与美国多名政要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最终,周恩来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谈判艺术,赢得以基辛格为首的美方谈判代表接受中方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