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9年,林彪发布了“一号命令”,并假借中苏局势紧张为名,宣布在首都北京实行“战备疏散”,命令将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遣送到河南、江西等地。当时,邓家只剩下邓小平、卓琳及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3位老人。他们在接到命令后,稍事收拾,便于10月20日飞抵江西省新建县望城岗,被下放到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这时,邓朴方在清河救济院过着艰难而孤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温都尔汗沙掩落日,南昌市郊眼跳眺曙光/毛泽东黯然反思,陈毅追悼会春寒透暖/周恩来苦心力促,“打不倒的小个子”潮平帆悬 197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发生。邓小平在江西省南昌市郊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和工人们一起,听了传达的关于林彪叛党叛国、于蒙古温都尔汗坠机身亡的中央文件。这是邓小平自被打倒以后,第一次享受听传达中央文件的“政治待遇”。在两个半小时的过程中,他神情专注,一言不发,听了中央文件以后,工厂以车间为单位组织讨论,邓小平只是静静地听,没有  相似文献   

3.
小平同志遽逝的消息传到江西,传到他于“文革”落难时呆过3年多的江西新建拖拉机修配厂,工人们在悲痛之余,禁不住追忆伟人当年的一幕一幕。 坐落在今南昌陆军学校的小平旧居仍保存完好,楼前小院,栀子树郁郁葱葱已然成材。 离小平故居不远处就是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那时,为方便小平同志上班路近、不必从前大门绕道,当时的厂党委书记罗明与小平同志所在车间主任陶端瑨特意拆掉旁边的一段围墙装了一扇木门,平时上锁,钥匙由小平同志掌握,方便上下班出入。  相似文献   

4.
复出前他希望到井冈山走一走1971年9月13日,林彪在蒙古国温都尔汗折戟沉沙之后,“文化大革命”也开始有所降温。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着手进行各条战线的整顿,落实党的政策,陆续解放了一批老干部。1972年8月1日,被下放到江西南昌市郊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达4年之久的邓小平和全体职工一起,再一次听了关于林彪反党集团罪行报告的传达,算来,这次已是第四次听这样的传达了。听完传达之后,邓小平给毛泽东写去了一封信,表达了愿意为党、为人民、为国家再做些工作的愿望。由于周恩来的关心,这封信…  相似文献   

5.
1969年10月,邓小平被作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派”“流放”到了江西.或许是历史的巧合,邓小平下放劳动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的“头”,竟然是他20多年前太行山下的老部下——罗朋.笔者幸得机会采访了这位当时的见证人,听到了他真实动人的回忆……1938年参加革命,命运多舛1938年,我从广东家乡北上延安参加了革命.1945年,曾在晋冀鲁豫军区任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副科长.从那时起,常聆听刘伯承、邓小平的教诲,对刘、邓首长十分爱戴.解放后50年代,我在公安部武装民警局任副局长.1959年反“右倾”,被下放到青海省劳动.1962年调到江西,任江西蚕桑垦殖场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6.
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邓小平全家在南昌市新建县望城岗生活了3年零4个月,每天他从住所经一条小路步行到附近一家拖拉机修理厂劳动。这条小路,后被人们称为“小平小道”。  相似文献   

7.
1969年10月,65岁的邓小平和夫人卓琳、继母夏伯根被疏散到江西,度过了3个艰难的春秋。从这一年的11月9日开始,邓小平夫妇每天上午要到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近4个小时。南昌的冬天很冷,从邓小平住处原南昌陆军学校将军楼到工厂,走大路需要近1个小时,既劳累又不安全;工人们便从工厂的后墙开了一道小门,专供邓小平夫妇  相似文献   

8.
慈祥的长者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由此,不禁使我回想起和他在一起三年多的生活、劳动的情景—— 那是1969年10月,邓小平被下放到南昌,安排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直到1972年12月才离开。 我是厂里的技术员。一天,车间主任陶端(讠晋)找到我:“余  相似文献   

9.
《党史文苑》2008,(12):16-21
从小就知道景德镇 1972年8月,周恩来总理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批示,以中央名义通知江西省委,宣布对邓小平立即解除监督劳动,恢复党的组织生活,让他从事一些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的活动。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黄知真来到邓小平驻地新建县望城岗,传达了中央和周恩来的指示,安排邓小平去井冈山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10.
从小就知道景德镇1972年8月,周恩来总理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批示,以中央名义通知江西省委,宣布对邓小平立即解除监督劳动,恢复党的组织生活,让他从事一些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的活动。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黄知真来到邓小平驻地新建县望城岗,传达了中央和周恩来的指示,安排邓小  相似文献   

11.
资料卡片     
伟人足迹邓小平生平大事年表(八)1964年6月19日,在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1965年11月至12月,到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视察工作。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便失一切职务。1969年10月,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在拖拉机修造厂参加劳动。  相似文献   

12.
于丽 《红岩春秋》2011,(2):37-40
1969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狂飙席卷全国3年之后,随着"林副主席第一个号令"(关于防备苏联对中国发动突然袭击的紧急战备指示)的发出,"战备疏散"开始了。党中央于1969年10月14日发出疏散在京老干部的通知,22日即将"第二号最大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邓小平速速送往江西。"专案组"把邓小平安排在南昌市郊区新建县的一个拖拉机修造厂劳动。在专案组人员回京复命之前,邓小平对他们说:"我同意中央对我的安排。我到江西来了,但我还会出来工作的,我还能为党工作十年。"从此,邓小平一边在工厂劳动,一边为重新工作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沉思。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光辉灿烂的一生,就象滚滚东流的黄河,时而浩浩荡荡、奔腾直泻,时而环山绕岭、迂回曲折,其革命经历之丰富,即使在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中也是罕见的。在政治上,邓小平曾经“三落三起”,历尽艰辛。1933年,他因抵制王明的“左”倾错误而被撤销江西省委宣传部长职务,受到党内最严重的警告处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作为“党内第二号最大的走资派”,于1969年10月被押送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制造厂劳动改造了3年多;1976年4月7日,由于他系  相似文献   

14.
引子 严冬悄悄逝去,春天姗姗而来。1973年3月,邓小平告别了下放劳动达3年之久的所在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厂,重返北京。1975年1月,经毛泽东提议,中共中央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四届人大上他被任命为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代替周恩来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5.
接到邓小平的亲笔信,毛泽东问东兴:“你怎么不管人家啦?”1971年,“文化大革命”已进行了5年时间,邓小在江西新建县的劳动也满两年了。这年的9月13日,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林彪,在妄图害毛泽东、另立中央的阴谋暴露后,企图叛逃国外,果途中自我爆炸,机毁人亡,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三”事件。邓小平正式知道“九一三”事件的消息是在11月日。这天,邓小平参加劳动的所在工厂——新建县拖机修造厂突然通知邓小平夫妇去听传达中央文件。是自“文化大革命”以来的第一次。传达的中央文件,是中共中央所发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及其…  相似文献   

16.
纪路 《党史纵横》2002,(10):41-41
1976年下半年,在毛泽东已逝世,"四人帮"面临倒台之际,社会上亦到处可见"批邓"的标语口号.这时邓小平来到了广州市,由许世友独自派了几十名便衣负责保护.邓小平来到一个肉菜市场,他把帽沿压得低低的,把眉毛也给遮住了,所以没人认得出他.  相似文献   

17.
1933年,由于毛泽东正确的军事路线被排挤,导致红军战事吃紧,根据地越打越小。但"左"倾教条主义临时中央领导人仍一味高调宣传所谓"堡垒对堡垒"的"正规战",这让邓小平心里十分着急。如何针砭时弊,又不给临时中央留下"把柄",主编《红星报》的邓小平为此煞费苦心。一天晚饭后,忙碌了一天的邓小平信步来到几里外的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元太屋。毛泽东正坐在大樟树下的石板凳上专心致志地看书。见邓小平来访,他笑吟吟地起身让座,关切地询问邓小平的近况。邓小平一一作  相似文献   

18.
正在广安乡亲们中,邓小平与草鞋亲的故事,广为传颂。幺舅来渝串门1950年春天,邓小平的舅舅淡以兴和继母夏伯根来到重庆。警卫员崔来儒立刻向正在开会的邓小平悄悄报告:"政委,您舅舅和老娘从广安老家来了。"邓小平一怔,崔来儒继续说:"要不要通知卓琳校长,叫她回来招呼一下?"邓小平把手轻轻一挥:"不用了,告诉接待科安排他们在招待所住下。""不行呐,您那个舅舅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一个劲嚷嚷说大老远赶来,  相似文献   

19.
报刊文摘     
1976年下半年,当时毛泽东已逝世,“四人帮”面临倒台之际,社会上亦到处可见“批邓”的标语口号。这时邓小平来到了广州市,由许世友亲自派了几十名彪悍的便衣负责保护。 邓小平来到一个肉菜市场,他把帽沿压得低低的,把眉毛也给遮住了,所以没人认得出他。他来到一处国营的蔬菜摊前,只见摊档上的莱全  相似文献   

20.
裴华 《党史纵横》2004,(10):18-20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在北京逝世.消息传到日本后,在日本引起极大震动,日本政要纷纷来中国驻日大使馆吊唁.2月20日上午11时许,一位身着素服、鹤发童颜的老人来到了使馆吊唁大厅.他动情地说:"邓小平逝世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对我个人来说,则是失去了一位最尊敬的朋友."这位老人向邓小平遗像鞠躬致哀后,戴上老花镜,在吊唁簿上庄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日本国会议员竹下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