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发展"民工经济"是实现农村经济振兴的一条有效途径.各级政府在看到"民工经济"的积极作用时,也应关注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好"民工经济"的良性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分析外来建筑民工对城市社会治安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加强外来建筑民工治安管理工作的措施,以减少其消极因素,充分发挥其积极因素,为城市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城市民工群体的自愿性隔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在拉大,两个群体之间的自愿性隔离的程度很高。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等歧视性政策、城市居民对城市民工的整体性偏见与歧视,是造成民工与城市居民自愿性隔离的主要原因,而民工的社会网络又为民工选择自愿性隔离提供了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4.
《人事天地》2008,(3):58-58
新华网转引外媒的一篇2月7日发自深圳的报道称,中国“新一代民工”更愿在城市过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民工(技工)荒”现象,具有长期而深刻的人口经济转变历史根源,但主要不是一种总量性的劳动力短缺,而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在中国经济发展特定历史阶段上的凸显,且表现出显著的区域性渐进扩散性、素质结构矛盾性以及年龄性别差异性。“民工(技工)荒”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逆转,可以说是中国经济走出“低成本陷阱”的标志性事件、转折点和重要契机。如果能够抓住历史机遇,大刀阔斧地改革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推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快速发展,那么,不仅可以彻底破解“民工(技工)荒”的问题,而且将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尊定人力咨本基础.  相似文献   

6.
青年民工思想政治工作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特殊群体 ,目前存在许多问题 ,这是由农村到城市的转换造成的不适应 ,做好青年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 ,提高自身素质 ,适应新的城市工作和生活 ,是解决青年民工存在问题的重要方面。做好青年民工思想政治工作 ,有五种途径可资采用。  相似文献   

7.
“民工”是中国工业化的产物,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的群体,农民进城务工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青年民工”是一种过渡性的职业身份状态,作为弱势群体,他们的基本权利难以得到合理保障,从而给社会稳定留下了较大的隐患。实现各阶层社会成员共同富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青年民工”的生存现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给青年工作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民工犯罪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向大中城市转移,这些民工以辛勤的劳动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伴随着民工潮的涌现,日趋上升的民工犯罪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拟通过对民工犯罪的分析,就此类犯罪的防范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民工潮--中国法治的一种入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法律文化同现代法治发展的冲突,造成我国当前法治困境的出现.中国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导致法治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它同时也是民工潮发生的社会历史根源.除在根本上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外,从思想层面上消除城乡法治观念的较大差异是解决法治困境问题的关键所在.民工潮现象与法治困境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民工在流动过程中无意间成为沟通农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法律观念能动的理想介质,他们的自由、平等、契约、权利和现代国家与公民意识等方面的现代法治观念因此得以不同程度的生长和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民工潮是一场以自生自发的行动为表现形式的中国法治独特的思想启蒙运动,从而不自觉地为解决法治困境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是中国法治的一种入径.最后,本文从处理演进与构建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法律应如何对民工潮作出积极回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民工“自我救济式犯罪”的成因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工实施“自我救济式犯罪” ,不可否认其中有个人品质问题 ,但也必须注意到犯罪现象背后的非个人因素 ,包括社会的不公正、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和政府对民工正当权益保护的乏力 ,尤其是民工合法权益被严重侵犯等问题。因此 ,要预防和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 ,除了加强对民工市民素质的培养外 ,政府和社会还须从改革户籍制度、规范用工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和转变管理方式等方面来减少民工的不公正感、被歧视感和相对被剥夺感 ,保障其合法权益 ,防止其采取不合法的手段进行自我救济  相似文献   

11.
民工实施“自我救济式犯罪” ,不可否认其中有个人品质问题 ,但也必须注意到犯罪现象背后的非个人因素 ,包括社会的不公正、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和政府对民工正当权益保护的乏力 ,尤其是民工合法权益被严重侵犯等问题。因此 ,要预防和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 ,除了加强对民工市民素质的培养外 ,政府和社会还须从改革户籍制度、规范用工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和转变管理方式等方面来减少民工的不公正感、被歧视感和相对被剥夺感 ,保障其合法权益 ,防止其采取不合法的手段进行自我救济  相似文献   

12.
拖欠民工工资问题愈演愈烈,严重践踏了民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严重破坏了劳动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法律秩序,对法律的公信力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应该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规定的形式进行立法,构建专门的民工工资支付法律制度,用法律铁腕整治拖欠民工工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民工“二代”在沪犯罪日趋增多,造成后果的恶性程度不断加剧,若不尽旱采取有效措施,必将对今后几年城市社会治安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要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避免人为的民工第二代“边缘化”;职能主体的触角应向基层延伸;建立衔接帮教制度;净化网络环境,加强对低层次消费场所的治安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一、“青年民工”生存现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进人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极大地提 高了农业的生产能力,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进程,但同时农村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在城 市,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人才,仅靠城 市原有的劳动力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5.
民工进城犯罪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需要长期关注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教育、法制、文化、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应积极采取措施矫正社会结构、权利、财富的失衡,减少民工犯罪,实现社会长久和谐。  相似文献   

16.
外来民工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引发激烈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这种突发事件所引发的群体行为是社会信任危机的传感器和暗示器,是社会信任危机程度的标杆。  相似文献   

17.
法律视野中的农民工工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被拖欠工资问题,现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民欠薪之痛,实为社会之痛。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劳动法》的核心内容,我们应从制度上、管理上去完善和解决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从根本上防范拖欠民工工资这一痼疾,保护民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民工“自救型犯罪”是指当民工的生存、定展受到威胁或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他们以犯罪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权成本过高、保障机制缺失、心理失范、法律知识匮乏等是民工“自救型犯罪”产生的原因。因此。需要健全立法和加强执法,将民工纳入科学的社会保险体系.关注民工心理健康,加强民工的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9.
论新生代民工的特点与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生代民工已成为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主流,科学认识并准确把握新生代民工身上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民工合法权益被侵害问题严重,如工资被拖欠;劳动超时,待遇过低;缺乏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等,因此,我们必须完善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劳动监察,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