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奶的账本     
周锋 《党的建设》2008,(4):50-50
奶奶有一个账本。多年来,每到过年的时候,奶奶就向全家人公布一年的收支情况,这成了我家大年三十晚上的固定程序。奶奶幼年时曾读过私塾,建国后又上过村里的文化补习班,因此,记一些  相似文献   

2.
陈阳 《求实》2005,(Z2)
死刑复核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殊程序。认真研究和正确使用死刑复核程序,对于保证死刑的质量,正确的适用死刑,严惩极少数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切实保障公民人身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具有重要意义。建国五十多年以来,随着国家政治形势和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死刑复核程序也相应地进行了立法上的调整和变更,然而这一程序仍然存在立法与实践上的一系列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渊源和现状死刑复核制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规定死刑核…  相似文献   

3.
胡国喜 《唯实》2009,(8):19-23
建国60年来,党内民主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今后,党内民主要在发展实体民主的同时,更加注重程序民主的发展;致力构建基层民主与高层民主良性互动的共建机制;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相互带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阳 《求实》2005,(Z1):217-218
死刑复核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殊程序.认真研究和正确使用死刑复核程序,对于保证死刑的质量,正确的适用死刑,严惩极少数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切实保障公民人身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具有重要意义.建国五十多年以来,随着国家政治形势和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死刑复核程序也相应地进行了立法上的调整和变更,然而这一程序仍然存在立法与实践上的一系列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自愿将劳动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就其争议的事实与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做出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判断和裁决。它是劳动争议处理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方式。建国后,随着劳动部制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工作规则》和《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办法》两个法规的颁布,我国初步建立起了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6.
孙金伟 《探索》2006,(5):44-46
抗战后期和战后初期,在争取民主团结和和平建国的重大斗争中,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在组织上相互支持,在政治上多方协商,在行动上紧密配合,建立了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合作关系,为建国后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政治发展就是政治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提高用制度来保证民主和稳定的过程,包括体系的结构完善和功能合理化,政治组织和程序的制度化.政治发展受制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相应地,政治发展的方式经历了由"革命式现代化"到"市场型现代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欢庆建国60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纪念建国60周年理论座谈会",以回顾和畅谈建国以来党的理论工作发展的形式,纪念建国60周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美丽的皱纹     
前几天,我去医院输液时,听到邻床两位老人的对话。大爷问大妈:"你是建国前参加工作还是建国后参加工作的?"大妈回答:"什么建国前建国后的,有什么区别?""这不是要涨工资吗?要是建国后,差别就大了。"大爷说。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9,(3):120-122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国威、军威和一个民族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建国10周年、建国35周年和建国50周年的5次大阅兵。  相似文献   

11.
霞飞 《世纪风采》2009,(4):43-46
在建国之前和建国初期,姚文元本是著名左翼作家胡风的崇拜者。但在建国后的1955年,姚文元却突然成了批判胡风的急先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2.
2001年6、7月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笔者走访了20世纪40年代参与党的外事工作的陈浩(原中共南方局外事组和中央外事组工作人员,建国后曾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凌青(原中央军委外事组工作人员,中央外事组科长,建国后曾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等职)、张颖(原中共南方局工作人员,建国后曾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刘文仲(原中央外事组工作人员,建国后曾任外交部办公厅档案科首任科长),他们从亲身经历出发,介绍了当年外事机构的设置、职能和党的涉外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革命精神。本文阐明了中国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它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旨在说明无论建国前还是建国后的众多革命精神际上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陈云同志是党中央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建国前,他曾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的主要负责人,亲自参加和领导了东北解放战争和辽宁的城市接管工作。这一时期,他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领导才能,成功地实现了我党对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沈阳的接管,并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名的“接收沈阳经验”,为我党建国后加强对城市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领导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建国后,他多次视察辽宁,对辽宁…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诞生后,有人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统战政策不理解,甚至否认民主党派和广大中间势力在建国中的重要性,对协商建国的理念嗤之以鼻。对此,毛泽东明确说"民主党派不是一根头发,而是一把头发!"这个"头发论",形象地说明了毛泽东关于协商建国的理念。深入认识毛泽东的协商建国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政治思想研究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在这个过程中,《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对该次协商建国的盛会予以了充分报道,在宣传性和思想性上取得了很好的新闻效果。因此,站在历史的角度,结合毛泽东的新闻思想,以报道建国盛况的视角全方位审视《人民日报》的立场性与时代性,不仅对了解当时的《人民日报》有所帮助,也对还原那段协商建国的历史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民民主建国精神贯穿于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中,与资产阶级的国会制度是对立的.它是马克思主叉国家学说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人民民主各项制度载入共同纲领,被定型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实现了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人民民主事业经过建国后60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人民民主建国精神发扬光大的生动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时期,党中央都旗帜鲜明地反对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充分体现和捍卫了人民民主的伟大建国精神.  相似文献   

18.
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当前的国内外环境下,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使青年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文章分析了我党在建国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理念、方法和途径,并对建国后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共青团和高校培养手段做出比较,为新时期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党和国家的各级干部也向来以崇尚俭朴而著称于世。方志敏的坚贞的革命精神和清贫作风是革命战争年代党的干部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的缩影,建国之后也涌现出了“王铁人”、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勤俭建国、艰苦创业的典范。应当说,建国前和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革命精神.本文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它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旨在说明无论建国前还是建国后的众多革命精神实际上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