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创造》2009,(1):35-36
展望2009,围绕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热点,从中央到地方传递出的“更大力度改善民生”信号给人们带来更多温暖和信心。  相似文献   

2.
“勤德善政者,贵在养民”。近年来,国家在教育、医疗、就业、劳动保障、住房等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改善民生从政府文件变成了百姓享受得到的实惠。  相似文献   

3.
《思想工作》2007,(4):6-6
3917亿元政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农民:更有盼头【民生亮点】●“三高”: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均要高于上年。  相似文献   

4.
2008年12月7日下午,乐陵市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与市长对话会”举行,7位正、副市长与21名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答之间,一道实惠的“民生套餐”方案展示在代表们面前。  相似文献   

5.
《江西政报》2009,(5):25-29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省政府决定在连续两年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的基础上,2009年继续精心实施民生工程。主要原则:一是站在最困难群众的立场上,突出“雪中送炭”,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困难;二是尽可能让人民群众直接受益,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直接照在老百姓身上;  相似文献   

6.
尽管面临财政收支紧张凸显矛盾,财政部部长谢旭人1月5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在2008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的基础上,2009年财政部门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  相似文献   

7.
张小龙 《创造》2009,(1):43-43
老百姓反映上来的问题,大多是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往往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不经过认真调研,不花费一番气力,是很难办好的。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12,(12):30-31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相似文献   

9.
玉鼠回宫传捷报,金牛奋地涌春潮。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代表中共河池市委、河池市人民政府和全市397万各族人民,向全区各族人民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河池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0.
宝岛民生     
《台声》2007,(12):6-7
调查显示岛内医生成为高压力族群;台“卫生署”统计称今年前7月台湾2179人自杀死亡;台交通部门拟将出租车司机执业年龄延至68岁;台邮政部门明年首季推出5种新邮票台湾古厝入列;岛内77%企业没给员工调薪薪资负成长严重;11月份台湾投资人信心指数创今年以来最低纪录;台上班族压力大40%情绪失控科技业最需宣泄;调查显示台湾房价综合信心最新分数创近5年新低;台“工研院”:台半导体及面板产值今年逼近3万亿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08,(10):F0003-F0003
山西省各级党政领导在践行“以民为本”宗旨中作表率,深怀爱民之心,时时关心困难群众的疾苦;善谋为民之事,事事为特殊群体利益着想。  相似文献   

12.
拆出新民生     
何超群 《今日浙江》2013,(23):48-48
“拆了违法建筑建设滨江公园,我们村的环境越来越好了。”11月26日,嵊州市三江街道上岛村村民张阿炳怀抱着出生不久的孙子,乐呵呵地说,等孙子会走路了,每天可以去公园里玩。  相似文献   

13.
郭隆 《北京观察》2012,(12):16-21
五年来.北京市政协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反映基层的呼声和愿望,推动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4.
《创造》2010,(1):47-50
<正>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胡锦涛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扎扎实实做好保民生的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城乡居民生活有新改善,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让民生领域中介机构真正造福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机构在就业、住房、婚姻、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出现,是市场经济体制发育的结果,这不但可以给人民群众带来方便,也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但是作为市场主体,它又具有明显的趋利性,如果让这种趋利性无限膨胀,反而会贻害民生.为了维护和实现民生的和谐与安全,我们应当从法规建设、市场准入、管理体制、行业自律、人员素质、制度安排等环节入手,实施标本兼治,不仅要扭转目前的无序现象,还要为其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利益机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改善民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利益机制。以改善民生为利益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关注民生需求,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增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的物质基础:必须把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同宣传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才能促使民众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7.
《人大建设》2010,(9):55-55
单大圣8月23日在《北京日报·理论周刊》撰文认为,社会建设的提出,源于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社会利益关系的急剧变化。因此,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应该是承认社会各个群体利益的分化.落脚点也应是解决利益矛盾,特别是解决涉及基本民生的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18.
《创造》2009,(1):31-34
2008年的岁末年终,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的新政策新措施,明确提出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9.
王旭东 《创造》2009,(1):40-40
无论是税收政策的调整,还是相关收费的取消和停征,主要集中在为企业减负、惠及百姓生活等方面,体现出“让利于民,还利于民,藏富于民”的政策取向。在政府和百姓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时,在急需提振消费者信心、亟待扩内需保增长之际,这一系列新规新政的实施,无疑是雪中送炭之举。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可以说,这为真正改善民生提出了具体目标。为此,本刊请有关专家对各界读者高度关注的民生重点话题,作一些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