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海南岛黎族妇女纹面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鹏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2):102-107
本文对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海南岛土著纹身历史进行分析后认为,海南岛黎族妇女纹面应出现在唐末宋初,至今天不过一千余年;黎族妇女纹面的背景是岛内冲突加剧,原因是为了防止外人掳掠,以纹身求自保。  相似文献   

2.
黎族是海南岛的先民,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有史书记载的时间已有3000多年,现主要聚居在海南岛的五指山、保亭、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琼中、陵水、三亚等市县。  相似文献   

3.
马莉 《今日海南》2005,(5):37-37
黎族是海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也是海南岛最早的原住居民。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黎族先民最迟在距今3000年前就已经在海南岛上繁衍生息。即使在今天,黎族仍以117.22万人成为全岛第一大少数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黎族创造了灿烂而独特有的文化,这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黎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分布又仅限于海南岛,加上地理位置偏远,黎族文化一直处于边缘中的边缘。这种位置的边缘化至少导致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至今,黎族文化为众人所熟知的也仅限于“三月三”、“竹竿舞”等民俗,潜藏于黎族文化表层符号背后…  相似文献   

4.
周文斑 《新东方》2008,(11):60-63
所谓海南本土文化,在此均特指黎族文化。 当黎族先人在海南岛上生息繁衍之时,首先要面对的是原始的自然环境。海南岛四面环海,中部崇山峻岭,台风、山洪等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低下,黎族先民对诸如地震、海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和滔天洪水的成因更是一无所知。黎族先民便借助想象将其对自然和生命现象的解释以神话的方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5.
<正>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通什、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等地。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先民们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大多居住在山区,交通闭塞,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  相似文献   

6.
高和曦 《新东方》2009,(3):29-33
文化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几千年来黎族社会的发展就是自身文化不断变迁的过程,因此,文化变迁永远是黎族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20世纪50年代以前,海南岛的五指山中部地区,即当时保亭、乐东、琼中3个县的交界地带(现大部分为五指山市辖区),仍保存着黎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带有浓厚父系家庭公社色彩的“合亩制”。实行“合亩制”的地区被称为“黎族合亩制地区”。  相似文献   

7.
五指山下访黎乡陈日浓五指山雄踞于海南岛中部,是中国黎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茫茫林海中五峰耸立,犹如巨人立掌向天,巍峨壮观。在海南全省600多万人口中,有100多万人是黎族。黎族人认为五指山是他们先祖生衍的圣地,因而奉它为“灵山”。在五指山的南麓有一座美...  相似文献   

8.
孙海兰 《新东方》2010,(1):25-28
黎族是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黎族有124.78万人,其中居住在海南省的黎族人口有117.2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3.9%,其余散居在贵州、湖南等省份。笔者所研究的对象特指世居于海南岛的黎族。  相似文献   

9.
王静  陈秀琴 《新东方》2010,(1):F0003-F0003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开发者,现有人口130多万人,主要聚居在乐东、琼中、白沙、昌江、保亭、陵水等6个自治县及三亚、五指山、东方3个市,另有少数散居在万宁、琼海、屯吕、儋州等市县。“黎”是汉族对黎族的称呼,其内部共分为“哈”“杞”“润”“美孚”“赛”五大方言区。各方言区的服饰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与区别。  相似文献   

10.
王献军  苏丽萍 《新东方》2009,(11):24-26
黎族自称为“赛”,而在古代的汉文典籍中,则有“骆越”“里”“蛮”“俚”“僚”等各种称谓。唐代后期,“黎”这一族称开始出现。到了宋代,“黎”这一族称固定了下来,成为海南岛上黎族专用的名称,其他称谓基本上不再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杨莉川 《新东方》2013,(5):25-29
黎族是一个生活在海南岛上能歌善舞的民族。黎族传统舞蹈丰富多彩,渊源流长,久盛不衰。文章探讨了黎族传统舞蹈的起源,并分析了黎族传统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相似文献   

12.
海南黎族文化的变迁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兰 《新东方》2008,(7):52-55
黎族是海南岛上的少数民族,其人口占海南岛少数民族的绝大多数。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海南少数民族人口为136万,其中黎族人口117万。众多的黎族人民创造了代表本民族审美情趣和族群标志的社会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民俗和习惯。黎族人民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黎族地处偏远,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主要人口构成为汉族和黎族。历史上黎族最早来此定居,相隔一千余年后,汉族首先通过征讨的殖民手段进行军事移民。随后历经二千年,汉族不断迁入海南岛,逐渐成为主导民族。由于汉黎交融的历史首先表现为人口的机械性增减过程,因此,根据海南岛各个历史时期人口变迁的资料,运用逻辑归纳方法初步统计人口时间序列变化情况,并采用SPSS软件模拟历史人口增长模型来分析海南岛人口历史变迁现象及规律,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海南岛的文明史,把握海南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4.
李旭 《今日民族》2004,(7):44-45
黎族是一个海南独有的民族,也是一个勤劳、智慧而独具特色的民族。约在3000多年前,黎族的祖先开始由大陆来到海南岛,并成为了这里的原始居民。黎族的纺织艺术、服饰文化在我国独树一帜,通过纺织品服饰可以区分不同部落的血缘氏族。  相似文献   

15.
毛寿斌 《台声》2003,(1):45-47
金秋时节的海南岛,阳光依然灿烂。去年11月21日至27日,台湾高山族的十大族群派出了80多人的庞大省亲团,来到海南岛,来到五指山,探访与他们源自一家的黎族兄弟姐妹。在海南岛一周的省亲活动中,台湾高山族的乡亲足迹几乎遍及整个海南岛,他们的到来,就像远方的亲人回到了久别的故乡,所到之处,都受到亲人般的隆重款待,他们也深深为亲情所陶醉,在五指山,他们醉倒在黎寨的山兰美酒里;在三亚,他们流连于天涯海角的美景中;在海口,他们与黎族同胞一起狂欢于舞台上。台湾岛加海南岛,珍珠加玛瑙;高山族与黎族,同胞加兄弟。…  相似文献   

16.
王静 《新东方》2008,(9):F0003-F0003
陶器是古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实用器具,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印痕。我同陶器的产生距今大约有一万年历史。考古学家曾在海南三亚、陵水一带发现带有拍印几何印纹的陶器,在陵水的沿海一带,也曾发现大量的汉代瓮棺葬,其葬具即是当地烧制的夹砂硬陶罐、釜等生活实用器。东汉以后的史书中开始记载黎族的祖先(俚人)在海南岛的活动情况,而且当时制陶术就早已盛行。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烟波浩淼的南海北部海面。充沛的阳光和丰富的雨水赋予它一片旖旎的亚热带、热带风光,而这个海岛上最早的居民——黎族则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让海南岛拥有了别具一格的风情。近100年来,国内外很多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的学者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海南的黎族。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大批学者在进行全国民族大调查时,就对海南黎族作了详尽的描述。而我们此行是期望融入当地黎族的生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看看一个黎族的村子在近50年的时间里发生的变化和现状。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  相似文献   

18.
今年1至7期的《今日海南》杂志连续刊登了一组系列文章——“黎乡王下纪行“,读毕颇有感想。这组文章深入细致地介绍了昌江王下黎族同胞的生产生活、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历史地理等,溶文化性、历史性、趣味性、文学性、知识性等为一体,叙述明晰,读来脍炙人口,可谓是了解海南岛黎族的  相似文献   

19.
"南海航道更路经",是南海航行的知识,是海南渔民千百年来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的结晶. 史料记载,我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了南海诸岛.距今约3000-7000年前,中国南方"骆越人"的一支跨海而来,成为海南岛的世居先民,便是现在的黎族,说明当时人们已掌握了渡海技能.  相似文献   

20.
一太平洋上同海南岛同一纬度的岛屿只有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夏威夷群岛是由8个大岛和124个小岛组成,总面积16639平方公里,其中面积超过一千平方公里的只有夏威夷、毛伊、瓦胡和考爱四个岛屿,1991年夏威夷州人口113万。夏威夷虽然是美国的一个州,但是离美国大陆的最近距离也有2109公里。相比之下,再说距离大陆只有10余公里远的海南岛是“孤悬海外”就有些言过其实了。大约在公元500-8O0年间,一支波里西尼亚的部族从南太平洋来到了夏威夷,揭开了这里文明史的序幕,比起黎族先民登上海南岛的时间,大约晚了几千年。1779年1月,英国探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