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历史的回顾 新加坡自一九五九年成为自治邦以后,人民行动党上台执政,大胆地负起了逐步解决居民住宅问题的重担。当时新加坡人口一百六十万,而住屋的单位,包括私人所建在内总共只有四万单位。有二十五万人居住在肮脏破烂的贫民窟,另有三十三万人居住在擅自在工地上  相似文献   

2.
1984年华沙的人口超过165万。拥有这样多的人口而没有地下铁道的城市,这是欧洲为数不多的首都之一。当然,主要的不在于具备地下铁道能提高城市的威望,而在于要是不建造地下铁道不可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这一复杂问题。建造地下铁道的必要性以及随之而来的构想首次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就已产生。开始建造地下铁道的打算进行了多次尝试,然  相似文献   

3.
二次大战前,罗马尼亚属于欧洲大陆上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原料开采利用只朝单一方向发展。与此相应的定居结构的特点是:城市人口稀少而农村人口比重在总人口中占绝对多数。1930年生活在城市地区的人口只占21.4%;1948年以前,仅仅上升到23.4%。同许多东欧国家一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成为罗马尼亚人口分布的转折点。工业化初期阶段,城市人口迅速增  相似文献   

4.
王煜 《新民周刊》2022,(13):100-103
摘要这些老人,是社会最脆弱和敏感的角落。在汹涌的疫情来袭时,他们是否有所依靠?上海是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的超大型城市。根据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统计信息,截至2020年底,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33.49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36.1%;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2.53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5.5%,占总人口的5.6%。这些老人,是社会最脆弱和敏感的角落。在汹涌的疫情来袭时,他们是否有所依靠?  相似文献   

5.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善余  彭际作  俞路 《欧洲研究》2005,23(2):92-10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1999年人口开始负增长,这无疑是其人口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欧洲各个地区中,东欧是2000年以前全球第一个也是仅有的一个人口有所减少的地区。在北欧和西欧地区,如果没有国际移民的净流入,人口增长率也将很低。大约在2010-2040年间,预计欧洲所有地区的人口都将出现负增长。由于自然增长率在过去一个世纪乃至未来的变动,欧洲人口已不可逆转地老龄化,其中位年龄在各大洲中是最高的。未来数十年内欧洲人口结构的进一步老化,将对社会安全和保健体系构成挑战,对经济发展和全球竞争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匈牙利面积为93,000平方公里。至1985年年初,匈牙利人口为1065.8万人,其中男性占48.4%,女性占51.6%。城市人口为全国人口总数的56%,分布在109个城市,而农村人口为44%,分布在2,957个村庄。首都布达佩斯人口为210万人。1983年末,匈牙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15人。人口平均寿命为70岁(1982年)。  相似文献   

7.
一、苏联人口及有关的比例:1913年人口总数为159.2百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28.5百万,占17.9%;农村人口为130.7百万,占82.1%。男性为79.1百万,占49.7%,而女性为80.1百万,占50.3%。1970年人口总数为241.7百万,其中城市人口为136百万,占56.3%;农村人口为105.7百万,占43.7%。男性为111.4百万,占46.1%,女性为130.3百万,占53.9%。  相似文献   

8.
日本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人口发展趋势,是21世纪的一场人口革命。正如联合国秘书长 科菲·安南在1998年10月1日国际老人节发起日的献词中所指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静 悄悄的革命,它大大超出人口学的范围,给经济、社会、心理和精神均带来重大影响。”然而, 由于世界各国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水平不同,实现人口转变的方式和途径各  相似文献   

9.
转轨以来的俄罗斯城市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俄罗斯城市人口不断减少,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下降,接近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并且总人口呈负增长趋势,类似于西方发达国家在逆城市化阶段所特有的现象。因此,一些俄罗斯学者认为俄罗斯在城市化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之后同样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本文回顾了俄罗斯自19世纪中期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并针对不同城市分组进行了相关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事件并非逆城市化现象,而只是由于动乱而引起的暂时波动。在经济逐渐得到恢复之后,俄罗斯城市化进程再次步入动乱前的正轨。鉴于俄罗斯目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其未来城市化的进程也相当不确定。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经历了怎样的城市污染?用什么办法治理了污染?它给现在正在遭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什么经验?早在16世纪,伦敦附近薪材和木炭短缺,而人口却连续增加,煤炭被迅速应用于室内取暖和室外工业生产。低效率的壁炉和啤酒厂、石灰窑等工厂密集排放的烟尘不但危及人体健康,还损害了城市...  相似文献   

11.
在匈牙利,农村和城市的界线往往很难划分消楚,因为有一些大的居住区的居民人数相当于欧州中、西部的城市,但是它的居民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农业人口,而且他们大多散居在自己的农舍,所以从它的行政管理单位来看更接近于德国的一个县。战后,这样的局面发生很大变化,一方面是因为把这些农舍或庄园地区从城市分离出去,另一方面,而且是更重要的方面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今天正式被定为城市的居住区主要表现在它的集中性和越来越多的工业人口,或非农业人口。目前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中有17%,即20万人居住在城  相似文献   

12.
由于军事技术变迁、全球性海洋问题及和平竞赛模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世界海上战略格局正在走向多极,中国是其中的重要一极。全球海上多极格局,构成了中国海军崛起及海权发展的大背景和大环境,而中国海军崛起的程度、范式和路径,也会影响这一多极格局的内涵和特征。国际上往往习惯夸大中国海军的能力和意图,通常套用传统大国海上兴衰的范式来解读中国海军的装备发展和海上行动。这些解读或研究,至少忽视了正在形成的全球海上多极格局和中国海军面临的特殊地缘及技术环境。综合考虑必要性及可行性,中国宜在近海追求一定的力量优势,在毗邻远洋维系强大的力量存在,在全球海域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在全球海洋安全秩序的建构与塑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黑河和布拉戈维申斯克这两个边境城市,地理位置接近。由于经济合作密切,两个城市正在经历着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反映在城市建筑上,它们正在逐渐地采用相似的城市理念和建筑风格,变得更加趋同。通过仿造俄罗斯的标志,黑河向中国游客提供了一种"微型的俄罗斯旅游体验"。布拉戈维申斯克则似乎较为保守,但这座俄罗斯城市并没有免受来自她的邻居的文化影响,其中国元素在不经意间不断充实。这两座城市通过彼此之间的借鉴、对话和模仿,已经产生了许多交叉点。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的工业、经济和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促使了城市的繁荣,城市的人口不断增长,这就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城市里的几百万人,甚至上千万人日常活动的正常进行都要依靠城市里的交通设施来保障维持,于是交通拥挤堵塞成了许多大城市中的寻常事,可以说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大城市都面临着交通不灵的严重挑战,本文就莫斯科的交通建设情况来看看苏联是怎样对待这个挑战的。莫斯科是苏联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它现有城市居民840万  相似文献   

15.
叶檀 《新民周刊》2012,(26):85-85
把蛋糕做得更大,以及把蛋糕分得更公平,这两方面深层次改革绝不是仅仅延迟退休年龄就能解决的。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黑洞难填,延迟退休年龄成为现成的做法。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7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这意味着全球1/4的老龄人口集中在中国。以最粗略的算法,不算分布,不算各阶层退休金的不同,以...  相似文献   

16.
一、一般概况根据1962年的人口調查,柬埔寨的人口为576万人,这个人口数字比1958年調查时的474万人,计增加了20%。人口中大部分是农民(据說达90%),在1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的可耕面積上,农民的散布是极不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 5月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公布了“2 0 0 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在人口超过2 0 0 0万的国家和地区中的排位是第十二 ,与前两个年度的名次相同。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 2 0 0 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改变了以往的评比方式 ,将国家和地区分成两类进行评比 :一类是人口少于 2 0 0 0万的国家和地区 ,一类是人口超过 2 0 0 0万的国家和地区。纳入 2 0 0 3年评比范畴的共有 59个经济体。在人口超过 2 0 0 0万的国家和地区中 ,排名前十位的除了美国仍稳居首位外 ,其余位次都发生了变化 ,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法国、泰国的名次都提…  相似文献   

18.
一、人口的发展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波兰的人口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1945年至1955年:这个阶段以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一职业结构的变化为特点,在此时间,出生人数大大地增加,自然增长很快(4670000人),达到年均1.8%。尽管战后波兰发生了重大的迁移(迁移负差:减少1045000人),但是人口还是获得了持续的增长(年均:增加1.4%)。此外,现代化的努力(城市化、工业化和教育)也改变了国家的社会面貌:城市人  相似文献   

19.
根据预测到2000年地球上一半人口将分居在城市中间,这也意味着日常生活中遗弃的废物将有巨大的增长。生活中垃圾的处置是件相当麻烦的事:要埋藏,要焚毁,要运到远离人群的地方去。古时候的罗马帝国曾因此而疲于奔命,致使著名的议会场一度被垃圾所堵塞。现今全世界数百万城市中每天形成的垃圾量更是惊人,每天城市居民所抛弃的废旧物品要以公吨计算。这些废物最终将出现在城市垃圾场。垃圾场往往占地数百公顷,这不仅浪费了土地,而且成了损害健  相似文献   

20.
林广 《美国研究》2007,21(4):23-3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城郊化日益加快,都市蔓延成为美国城市化的趋势。导致了中心城市人口减少和郊区人口增加,都市空间放任发展,城市病和城郊病出现。对此,城市规划界不断探索,力图减少城市病与郊区病对人类生活的损害。其中成效最显著的是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本文在分析战后都市蔓延和城市规划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对新城市主义与美国城市规划的关系及其对美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文章认为,新城市主义强调传统邻里和步行街区等城市设计理念,关心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是一种控制都市蔓延、恢复邻里关系、保持城市健康发展的尝试,在美国城市规划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却很难扭转汽车导向的城市规划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