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王碧颖 《新民周刊》2015,(12):72-73
男人更欣赏那些被他们逗乐的女人,而女人则相反,会更喜欢能让她们发笑的男人。  相似文献   

2.
江迅 《新民周刊》2012,(14):26-26
你能想象,这样一个硬邦邦的大男人,会抱着满月的儿子唱摇篮曲吗?女人看男人,是一种特殊视角。与男人贴身的女人看这男人,更是一种独特视角。香港候任特首梁振英身边,有两个女人,一是他姐姐,一是他夫人。笔者多次采访梁振英,也采访过他身边的很多人,听听他姐姐和夫人怎么看他。  相似文献   

3.
陈冰 《新民周刊》2012,(45):54-57
抛弃妻子的富豪们,为什么总在离婚的时候上演腾挪转移的乾坤大法,将糟糠之妻逼上绝境?主持人孟非在微博上转述过这样一句话:应该敬佩两种人,年轻时陪男人过苦日子的女人,年长时陪原配过好日子的男人。在富豪们屡屡弃糟糠、转正"小三"的残酷现实面前,这句话多少有些反讽的意味——它归根结底在暗示,女人只有青春年少才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瘦竹 《新民周刊》2012,(2):88-88
《安娜贝尔》是一本非常独特的书,这不仅在于它的主人公是一个异于常人的双性人,还在于这本小说虽然没有涉及什么道德上的离经叛道,却几乎处处可见每个人作为个体的挣扎。关于在性上男人与女人相比哪个更快乐,古希腊人好像早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曾经逃过他们那闲不住的大脑呢?)。宙斯的好色谁都知道,甚至欧洲那个名字(Eu...  相似文献   

5.
菜场打工族     
青弋 《新民周刊》2022,(11):64-64
我几乎每天必去菜场。这里最有生机,烟火气看得见、摸得着。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我一般不在网上买菜。之前想买只老母鸡炖汤,就自然而然地走到一个开了十多年的老摊位,他家的土鸡味道特别香淳。卖鸡鸭的摊主是对中年夫妻,男人腿微跛,能说会道,女人话少,白净能干。早些能买卖活禽的时候,男人负责采购与宰杀,女人负责剖洗,一双手天天泡在冷水里,红肿得像胡萝卜。现在,是他们头天夜里宰杀好第二天卖。  相似文献   

6.
《爱情神话》终于成为一个文化现象。三个女人一台戏,再加上两个男人,连珠炮般爆出的都是上海方言,许多属地性极强的口头禅也不再成为上海男人的专利,从红唇中喷出,别有一番韵味。上海人已经记不得了,上一部电影引发全民热议是在哪年哪月,反正不少观众发现,自己跟老白老乌仿佛一起混到这个年龄段,并有了心仪的女人——至少恍然如是。而且,看电影的朋友发现身边老婆也很快找到代入感,笑点跟得很准。剧情并不复杂,如果在上海生活超过三十年,对人物关系及相互之间的较劲就不会陌生。  相似文献   

7.
《新民周刊》2012,(49):22-23
当看到我们用十个男人来注解即将过去的2012时,请不要马上将之定义为性别歧视。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男人也许干了更多的好事,但分明也干了更多的坏事。反正一句话:相比于女人,他们更多事。"大叔"的称谓,常常用来形容一些半老男子的的气质和风度。  相似文献   

8.
卿本佳人     
孟静 《新民周刊》2012,(50):86-86
一炮而红的脱星太多,嫁作商人妇的女星也太多,但一炮而红嫁作商人妇并且一直富贵没离婚还能生儿子的脱星唯她一个,谁在乎是不是郎才女貌,谁在乎女人有没有事业,嫁得富贵,是中国人对女人最赤裸裸的赞美。某天看到叶玉卿复出的照片,我和另一个女同事感慨:豪门少奶奶大概婚姻没有外人想象的如意,幸福的女人怎么会如此瘦削?办公室的小姑娘...  相似文献   

9.
金姬 《新民周刊》2012,(9):30-35
曾经一度在外企流行的"女人当男人用"原则,目前似乎已在中国所有行业推行,谁让女性嚷嚷着要"男女平等"呢?网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新世纪女性"标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二奶,打得过流氓……  相似文献   

10.
传统偶像剧总是用无数浪漫桥段铺陈男女主角之间的单纯爱恋,当人们对不揉一颗沙子的童话爱情腻味时,走阴谋与爱情路子的宫廷剧来得正好。宫廷剧中的爱情掺杂着阴谋算计,男人犹疑自私,女人患得患失,不过当一对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夹杂着利益纠葛的夫妻偶尔调个情,吐个真心,就像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发现一朵玫瑰,把观众感动得稀里哗啦,直...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侵权跨境司法管辖特指有关国家的法院管辖外国知识产权的侵权案件。在欧盟民商事管辖权体制下,欧洲国家开始管辖侵犯外国知识产权的案件,但由于欧盟层面的制度缺陷,各国在实践中遭遇了难题,导致了分歧。而欧洲法院最新发布的两项裁决,实质上限制了知识产权侵权跨界诉讼的可能。新的跨境司法管辖机制尚在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2.
林奕华 《新民周刊》2022,(24):74-74
Mentor and Match Maker:独行侠vs.为他人作嫁衣裳,谁是大英雄?电影便是那块镜子,反映在认识自己的跌跌碰碰中,男女如何大不同。男人的好朋友叫“死党”,女人的叫“闺密”,前者的情分叫“兄弟”,后者是“姊妹”。一般情况下男女的友谊不以“死党”形容,除非他和她也互称“兄弟”。同样亦不会互叫“闺密”,除非她和他也以“姊妹”相待。  相似文献   

13.
<正>在对待生活与工作关系上,长沙市人大代表胡桂香总是把为民服务和社会奉献放在首位,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时,她考虑的是义务、责任和良知,谱就了一曲精彩的人生之歌。她是一个女人,却执着于男人的事,用她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副副重担,摘得了宁乡县"三八红旗手"、长沙市"双学双比十大女状元"、"全国城乡妇女建功先进个人"等桂冠。她是一个农民,却热衷于公家的  相似文献   

14.
王迪 《法国研究》2009,(4):15-22
法国当代著名女同性恋作家莫尼克·威蒂格在反对异性恋思维,关注女性气质的同时更加重视女性间爱恋,并主张彻底颠覆固有的“男人”、“女人”的性别分类,通过语言革命创造纯粹的、全新的“她们”世界。威蒂格强调文本策略,主张用玄妙的形象表达文学观点。在文学写作实践中,威蒂格善用圆,巧用圆,赋予“圆”多层次的象征意义:从圆心到离心,貌“合”而神“离”的“她们”世界成为抵制传统线性思维的载体和独具魅力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5.
"长臂管辖"已逐渐代替传统军事武器,成为美国维护国际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其滥用对他国经济主权构成了严重威胁。鉴于对"长臂管辖"的研究已经超出传统法律范畴,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进行扩展,基于国际经济竞争、全球治理挑战、大国战略博弈三个维度来解释美国滥用"长臂管辖"的动因,并对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战略考量等进行深入剖析。结合法国遭受"长臂管辖"打压的历史教训,文章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法国以重塑经济主权为核心的反制措施:一方面,在欧盟层面积极推动建立相关"防御性"措施,抵御美国霸权主义行径;另一方面,在国内采取"攻防兼具"的思路部署相关立法和经济政策工具,并取得积极成效。比较而言,法国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为他国反制美国"长臂管辖"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任蕙兰 《新民周刊》2012,(48):33-35
"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地方生活工作,一切都在起步,怎么会去相信尽头很快就会到来呢?"美女爱醇酒"新上海人"Eva是一个很高挑的法国美女,双腿修长,五官立体,眉宇间有些像法国影星奥黛丽·塔图。她有欧洲女人的考究,在上海的寒冬只穿一层薄薄的丝袜,绝不肯牺牲形象去屈就低温;也有欧洲女人的随意,身上的毛衣裙剪裁很简单,没有其他装饰。她在一家法国葡萄酒代理公司ASC精品酒业任品牌经理,负责把宝祖利新酒推介到中国市场。因为宝祖利新酒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先后构建了"干涉的权利"和"保护的责任"两套人道干涉话语体系,不断加强理论辩护,强化人道干涉的正义性与合法性,对现行国际秩序造成了重大冲击。文章依据"话语主体一话语内容一话语平台—话语认同—干涉实践的基本逻辑,结合西方国家对伊拉克和利比亚的干涉行为,对西方人道干涉话语的构建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文章认为,西方国家所谓的人道主义干涉本质上更多的是利益驱动下的话语建构而非基于真实的人道危机,其干涉不仅偏离了"捍卫人权"的根本目标,反而在多数情况下导致了更为严重的人道危机。西方人道干涉话语构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扭转自身在人道干涉问题中的被动局面提供了契机。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应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垄断,交被动应对为主动塑造,以多元的话语主体构建高质量的话语内容,增强中国人道话语的认同度。同时,中国还应有效利用联合国这一权威话语平台,从人道干涉话语构建与干涉实践两个层面介入人道干涉国际规范的构建,提升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宣传话语既承继了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宣传话语的脉络结构,又为党在新中国的宣传话语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以《新华日报》为考察对象,以文本研究的方式对解放战争初期党的宣传话语转向作出深入探究。对国内外和平解放形势演进、各党派建国主张差异和国民党顽固派“倒行逆施”危害的分析表明,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宣传话语存在三大转向:由偏重民族矛盾话语转向侧重阶级矛盾话语,由聚焦民族独立话语转向专注民族解放话语,由注重统一战线话语转向重视消灭专制独裁话语。由三大宣传话语转向体现出的坚持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坚持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根本指针、坚持依循人民群众的民族认同心理、坚持话语的韧性表达等历史经验,为新时代党的宣传话语建构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导演梁赞诺夫刚刚结束了上下集影片《两个人的车站》马上又投入了新影片《残酷的抒情诗》的工作。这部影片是根据奥斯特罗夫斯基的舞台剧《没有陪嫁的女人》改  相似文献   

20.
议程与框架:西方舆论中的我国外交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话语为切入点,探索了当代中国外交话语在西方舆论中的角色问题。通过对2004-2008年间LexisNexis数据库②中新闻文本的定量分析和定性解读,笔者发现,我国的外交话语目前仍无法为西方舆论设置议程,西方舆论反过来对我国的外交议程还采取了一种反向设置;同时,西方舆论对中国的外交话语主要采取负面、对抗的立场解读,东方主义框架和负责任大国框架交叉使用,进而通过议程的反设置和框架的选择生产出符合西方利益的新的话语意义。要实现中国外交话语在当前舆论环境中的突围,需要从改变西方公众对中国的态度着眼,这既要求中国外交话语自身的调整,又呼唤构建有利于中国外交话语的全方位传播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