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钟鸣 《新民周刊》2012,(32):89-89
由中国国家画院、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丹青异彩——穆益林帛画艺术展"近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穆益林将自己30年来的创作成果向社会作一系统展示,可让观众在欣赏绚丽异彩的作品同时,能看到瑰丽的中国帛画产生的奇特审美效果是其他画种无可比拟的,会为古老的中国帛画在今日重铸辉煌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2.
王林 《新民周刊》2012,(20):83-83
5月26日,"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上海美术馆开幕,这是他的个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之后在上海———画家故乡的亮相,这也是冯远从艺40年来首次个人作品展,他自称为"创作研究的阶段性小结",他专为本次展览创作的巨幅作品《今生来世》也将首次与广大观众见面。  相似文献   

3.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37):70-73
在中国馆即将转身为中华艺术宫并向公众开放之前,9月15日,一群当代艺术家聚集在上海美术馆,以"景像2012——中国新艺术展"举行一次"为了告别的聚会",这个大展由上海美术馆、99艺术网、上海艺术人文频道、新闻晨报主办,K空间、上海久艺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大烨传媒、财富堂协办,一些知名企业给予了赞助。好的展览可以改变一个...  相似文献   

4.
思慎 《新民周刊》2012,(35):89-89
由上海美术馆主办的"烟云自在——萧海春水墨艺术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展期从9月1日至9月11日。在当今的海上中国画坛,萧海春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也是一个低调行事、不党不朋的画家。多年来,他不为世俗价值所动,远离喧嚣的市尘与狂热的市场,始终坚守着"中国画必须在传承中创造、发展"的艺术理念,深入研究传统,以独特的禀赋、过...  相似文献   

5.
路涌 《新民周刊》2012,(3):89-89
米罗是第二次"大面积"地访问上海了,这一次是《现实的幻象——2012米罗版画作品特展》,从1月15日起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幕,展期为3个月,米罗打算从容地与观众对话,"解答"一下为何如此天真的问题。对世界当代艺术史稍有了解的人知道,胡安·米罗是西班牙艺术家,从绘画、雕  相似文献   

6.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22,(28):78-78
近日,上海美术馆将与奉贤区人民政府签约合作,依托奉贤“落英缤纷文化中心”打造上海美术馆分馆。这是拥有66年历史的上海美术馆迁址中华艺术宫十周年之际,宣布设立的首个分馆。  相似文献   

7.
钟鸣 《新民周刊》2012,(16):91-91
"超越与反观:邱启敬(2006-2011)艺术展"由上海美术馆推出,虽然是一次回顾,但艺术家让我们看到了他近年来跨门类跨题材的创作现状,雕塑与雕刻是主要手段,但作品的呈现却极具现代精神。其中青花和田玉系列是新尝试的,却直溯中国古典人文传统,在  相似文献   

8.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44):68-69
20世纪过后,中国文化又面临着新的问题,而中国水墨画在20世纪所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渡海白云贯古今——黄君璧黄湘詅父女作品展"于上周六在上海美术馆揭幕,此次展览除了展出黄君璧各个时期的佳作50余幅外,还有其女儿黄湘詅的作品20余幅。看似一个来自台湾父女两代艺术家的展览,其实有着非同寻常的意...  相似文献   

9.
水天中 《新民周刊》2012,(21):92-92
日前,张功悫的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展出,许多观众对这位艺术家比较陌生,这不奇怪,他已经九十高龄了,还是第一次办画展,至今也没有卖出过一张画,在这个大家扯开嗓门尖叫的时代,绝对是一个另类。所以,他的作品也印证了一个真理,谁耐得住寂寞,谁就拥有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0.
郎红 《新民周刊》2012,(13):89-89
4月9日起,"新疆油画全国行——情系神州"国内巡回展览上海站将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幕,展期至17日。参展作品共150幅,其中70余幅由"中国写实画派"艾轩、王沂东、杨飞云、郭润文、冷军等50多名艺术家在疆内各地采风写生后精心创作,另外70余幅则来自30多名新疆画家的创作。该活动由新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国保利集团公司等...  相似文献   

11.
王永林 《新民周刊》2012,(40):89-89
目前,著名文博专家、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创作四十余载的一批油画作品,在上海美术馆展出。展览将"视觉意象"为主题,按表现内容分为:古风气象、雪域意象、自然诗象、风荷华象、城市心象、青春肖像、视觉艺象  相似文献   

12.
画内功夫画外求,申石伽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绘画艺术成就,与其终生嗜好读书、作诗不无关系。自称"西泠石伽"的老画家申石伽先生在画坛享有盛名的时间颇早,凭借着笔墨精到的《十万图册》,一时声名鹊起,为人所瞩目。海上画坛,向来人才辈出,尤其山水一科.  相似文献   

13.
洛永 《新民周刊》2012,(26):89-89
"海上因缘——饶宗颐教授上海书画展"上周在上海美术馆开幕,这次书画展跟在北京个展之后,共展出饶宗颐创作的山水风情、花鸟走兽及金石书法楹联等120幅作品。开幕式当天场面宏大,冠盖如云,贺电、剪彩、清赏,极海上艺苑一时之盛。此书画展是饶宗颐先生一生书画艺术的大检阅,对香港回归十五周年也是应个景,接下来他又去了杭州西湖边上...  相似文献   

14.
琦华 《新民周刊》2012,(2):86-86
对姜宝林这位画家,读者可能知之不多,这与他个人很少来上海活动有关。所以这次他来上海美术馆办展,而且是从北京、宁波、杭州等城市一路转辗而来,但民众的关注度还不那么高。其实,此次展览是很值得一看,它全面展示了姜宝林50年来艺术生涯的成果与个人风骨。展出的作品有112件,以姜宝林近年创作的"走进千年香榧林"为主线,同时展出...  相似文献   

15.
孙敏 《法国研究》2011,(2):20-28
本文旨在分析谢阁兰如何在《画》中借鉴中国绘画进行文学创作。首先,中国绘画启发了《画》的形式创造。谢阁兰借用中国绘画的画卷形式和构图方式建构起《画》的绘画空间;其次,中国绘画是《画》的想象来源之一。中国绘画的意象、主题以及有关中国绘画的传说被创造性地整合进《玄幻图》中,谢阁兰借此营造出一个独特的中国世界。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人:据近日媒体报道,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的19名出嫁女状告石岐区政府,终于成功讨回200多万元分红款。中山市律师协会表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自2010年10月28日修订后,中国首例出嫁女集体诉讼区政府行政不作为的行政诉讼案件。2011年5月期间,中山市石岐区某经联社出让了一块  相似文献   

17.
孙敏 《法国研究》2009,(2):5-11
虽然法国人对中国装潢图案颇多借鉴,但是对中国画的兴趣在十九世纪前并不浓厚。十九世纪初,对中国画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源自日本“浮世绘”。法国人究竟在何种历史环境下重新发现中国画的魅力,又是如何看待中国画,这是本文探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张国庆 《新民周刊》2012,(18):39-41
2010年夏天之前,菲律宾给中国人最深刻的印象,还只是盛产佣人和香蕉的地方。到了2012年春夏之交,已经有太多的中国人对其咬牙切齿了。菲律宾真的不怕再来一场中国版的"美西战争"吗?  相似文献   

19.
晓洋 《新民周刊》2012,(24):72-75
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欣然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60年间,中国体育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时常扮演着"政治使命"的特殊角色,因此,中国体坛经历和记载了"乒乓外交"的风  相似文献   

20.
怎么与"无常"相伴?接受、抱持、放下,怀念或遗忘。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爷爷/若要盼得哟爷爷回/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丧失自主呼吸71天后,石长江醒了过来。新冠病毒肆虐。糊糊涂涂的昏迷过程中,床头录音机日夜播放的孙辈背诗的声音、唱歌的声音,陪伴着石长江,一道度过了那个严酷的寒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