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与李光洙分剖是中韩两国近代儿童文学界的先驱人物,虽然他们不是专注于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却对两国近代儿童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他们都提倡尊重儿童个体的独立和自由,摆脱封建礼教对儿童的束缚,他们的儿童观都与民族改造有着紧密的关联,这也是他们作为时代先驱者姿态的体现。此外二人对之后中韩两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的儿童文学创作和译介为中国后期的儿童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李光洙参与编撰的儿童杂志开启了韩国近代儿童文学的先河。本文以鲁迅和李光洙的儿童观为中心展开对两国萌芽期儿童观的比较研究,不仅能丰富对鲁迅和李光洙两位作家的比较研究,也可以丰富中韩两国近代儿童文学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日本家庭寄养制度始于1948年,随着二战后保护战争受害儿童事业的结束逐渐走向衰退。20世纪90年代后,受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儿童权利以及日本国内虐待儿童成为社会问题的双重影响,政府在对需要保护的儿童实施社会养育时,确立了家庭寄养优先的原则。现行寄养家庭包括四个类型,其实施体制则由都道府县、儿童咨询所与各支援机构组成。近年来,日本的家庭寄养委托率虽然稳步提升,但进展依旧缓慢,存在着知名度不高、与“领养”混淆、民众成为寄养家庭的意向不高以及寄养家庭数量不足等问题。对此,日本政府从制度改革、扩大宣传、完善支援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3.
法国海权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海权研究样本。法国海权史和海权思想理论研究,在国外历来受到学者重视,诸多研究者纷纷于其中发掘历史启示并进行理论升华。相对而言,国内学界未能足够重视该领域研究,同时国内对法国海权的一些认识存在误区。该领域研究不仅尚有许多可探索空间,也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养老等责任集体化后,儿童抚养的公共物品属性也越来越明显。本文采用层级聚类分析方法对OECD十个国家的儿童福利财政支出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了如下结论:各国儿童福利财政支出制度安排同各国福利体制相关;随着儿童抚养的公共物品属性愈益明显,政府应承担起相应的养育责任;家庭选择权是家庭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政府的儿童福利制度安排应该以增强家庭的选择权为主。  相似文献   

5.
跨国移民的发展使得大量"洋"留守儿童在中国侨乡出现,并呈"问题化"趋势。文章通过个案调研简析了侨乡留守儿童问题的"洋"特点,并认为"洋"留守儿童问题存在家庭、政府和社会等多层次原因。政府、家庭及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从问题认识、政策调整、教育改进、社会参与、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儿童叙事显然已经成为韩国电影别具一格的创作特征,其大致可以分为儿童患病、儿童受侵与儿童缺爱三种较为固定而常见的具体叙事形态,而这也恰恰呼应了雷蒙·威廉斯所提出的情感结构理论。韩国电影创作者正是通过对儿童的影像叙事,来表达当前韩国人对儿童的重视、对施害者的谴责、对不称职父母的批评,以及对真情之爱的深切呼唤,而韩国观众也正是通过对儿童叙事电影的观看,来凝视镜中之儿童,观照镜外之现实,释放自身之情绪,舔舐民族之伤痛。可见,儿童叙事已成为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重要的文化特征,凝结着韩民族的恨情结。  相似文献   

7.
朴东勋 《当代韩国》2013,(2):109-119
中韩建交20年来,中国的韩国学研究得到"全方位、多领域"飞速发展。本文以1996~2010年间在《当代韩国》和《韩国研究论丛》刊载的论文为样本,对国内学界韩国政治研究现状及趋势作初步的评价。结果显示:韩国政治研究已在国内韩国学研究中占主流地位;研究者从我国国情出发,把对方经验"化为我用"当做研究的根本目的。但总体上,尚存在理论化研究缺失,多主题发展失衡,文献研究为主,论文规范性较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22,(25):24-25
三毛一个身世凄凉、饥寒交迫、受尽欺辱、贫穷得只剩下三根头发的中国儿童形象,于1935年诞生于中国杰出的漫画家张乐平之笔。作者凭着一支笔,几张画,无需一个文字甚至符号,把这个流浪儿童在旧社会被奴役、被欺负、被凌辱、被践踏的悲惨遭遇表现得淋漓尽致。更为宝贵的是,它强烈地刺激着每一个善良人的同情心。  相似文献   

9.
李忠辉  肖霞 《当代韩国》2012,(3):108-120
当前,韩国学研究已成为国内重要国别研究领域。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98~2010年间CSSCI数据库收录的韩国学论文数量与被引频次数量、合作论文比重与性质、作者机构分布、发文前10个单位分布、第一作者所属地区分布、发文期刊数量及载文量前10个期刊分布等进行统计,从各学科论文、作者及期刊三个方面解析国内韩国学研究现状与特征,把握其发展趋势,为国内韩国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推动国内韩国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开始真正系统研究南海问题,大致始于冷战结束,尽管当时南海问题的重要性已经日渐凸显,但是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一直比较薄弱。21世纪头十年,这一情况有所改善,但是相关研究仍未能达到与南海问题重要性相匹配的厚重程度。大致以2009年为时间节点,中国国内对于南海的研究形势显著好转,研究成果大量涌现。西方学界也在原本就较为丰富的研究基础上,扩大了研究的规模。几乎所有论及中美关系、美国东亚战略或亚太战略的著作都会提及南海,相关研究十分丰富。本文力图梳理有关研究现状,把握美国与南海关系这一相关问题的学术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欧洲研究》"为检索项通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获取该杂志2003-2007年的相关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后开展计量分析,并在研读《欧洲研究》刊登的相关文章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从问题、资料、作者、学科四个方面对国内欧洲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评述。这种学术史的研究是在回溯基础上的总结和反思,旨在促进欧洲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留学德国史的研究情况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隽 《德国研究》2000,15(3):42-44
因为做题为《30-40年代中国留德学人之研究》的硕士论文,所以就势必要查找有关资料,对有关中国人留学史、尤其是留德史研究进行考镜源流的工作。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这个领域基本属于尚待开发的新课题,包括基本材料的收集整理都还不尽充分和全面,尤其是国内学者对该领域涉及甚少,基本属于浅尝辄止的状态。这里尝试就我所收集、接触并了解到的资料作一概述,也为后来者研究这一领域提供一些基本的素材和线索。 1.国内对该主题的研究 就目前接触的资料来看,国内还没有完整与系统地研究这一段时间留德学人状况的专著,文章…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日本史学界以国内某行政区或某历史区域为对象的地域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战后初期,出于根除皇国史观等的影响及修正历史教育的需要,学界开始推动地域史研究。地方史研究协议会的成立为相关研究者、研究机构间的协作提供了平台。战后初期的地方史研究对战前乡土史进行了批判,并以唯物史观为基本理论框架,侧重社会经济史研究。1970年前后,日本地域史研究得到飞速发展。各地的地方史研究会相继成立;地方史料的发掘、保存、公开活动取得巨大成果;研究方法、理论的探讨亦形成一定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地域史研究在目的、方法、视角上有诸多转变,逐渐摆脱附属于整体史的地位而走向自立。二战后日本地域史研究成果数量庞大、类型多样,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资料收集和研究的片面性、研究成果良莠不齐等。  相似文献   

14.
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发展、军事行动及影响等问题长期以来是中国学界开展抗日战争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同时,这一课题也是日本学术界关注的研究对象,相关成果亦较为丰富。日本学界对于东北抗联研究的着眼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东北抗联的组成建制及活动的研究,二是东北抗联的活动对殖民当局政策影响的研究,三是"马贼"及"大陆浪人"等武装力量与东北抗联关系的研究。虽然日本学者在史料获取途径与研究思路等方面都与国内学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某些观点与结论也值得商榷,但是日本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国内的东北抗联研究无异于他山之石,在批判的基础上亦有诸多可以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日本绿色少年团是公益社团法人“国土绿化推进委员会”领导下的少年儿童组织,以学校或地区为单位建立,旨在通过森林学习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宣传与践行绿化行动并培养儿童社会责任。从组织教育角度看,其目标指向少年儿童未来责任与当下品质培育的有机统一,实践活动内容注重“绿色”主线下个人成长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日本绿色少年团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多维方式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包括以真实世界体验推进儿童角色社会化、以社区环境保护促进儿童道德社会化、以社会服务活动提升儿童认知社会化、以互助合作方式训练儿童交往社会化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路径主要有成人的示范和实践活动引导、学校与社区联携共育以及网络展示和宣传普及等。借鉴相关经验,中国在推进少年儿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需要注重保持社会实践活动的开放性、注重设计地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中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注重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关于中江兆民的研究主要涉及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及汉学对其影响等方面。中江兆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于对其哲学思想的研究,随后逐渐扩展到其他方面。总的来说数量上是有所增加的,质量也有所提高,但视角还不够丰富。总之,对于这样一个在日本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来说,目前国内的研究还有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韩学玮  黄祺 《新民周刊》2012,(12):76-78
过去的一年,民间助餐行动在中国掀起热潮,同时,政府承诺将投入数百亿用于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在政府投入之外,民间助餐行动,还能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七日谈     
《新民周刊》2012,(43):8-8
莫言获奖之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好多人问我的感受。这就像我哥娶了嫂子,洞房花烛夜,别人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祝他愉快。语出作家刘震云。等他长大后,要找个合适的时机和他说。温州幼儿园老师虐待儿童一事被曝光后,被拎耳朵男孩接受了心理干预,干预专家认为他很阳光,没有受到此次虐待事件的影响,并建议其父母采取合适的方式与他沟通...  相似文献   

19.
德国立法者对家庭法进行了多次重大修改,以实现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彰显子女权利本位。在子女出身方面,未成年子女对父亲身份有独立的撤销权,并有权知悉真实出身。德国民法强调父母照顾权的义务本质,父母须以儿童最大利益为原则对子女进行人身和财产照顾,在教育中不得采用暴力,尊重子女的自决权;父母应就违反照顾义务之行为向子女承担赔偿责任;父母管理未成年人产业形成巨额债务的,子女不承担完全责任;父母离婚后变更照顾权的,无论双方是否达成一致,法院均需进行儿童最大利益审查;子女在相关法律程序中具有一定的诉讼主体地位。在交往权方面,子女和父母任何一方均有正式的交往权,和子女具有“社会家庭关系”的人对子女有交往权,法院可以采取干预措施保障子女的交往权。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扶养义务优先于其他扶养义务,未成年子女可以通过简易程序主张扶养费。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初夏,美国的新闻媒体纷纷聚焦于西南边境的移民问题,并宣称爆发了一场“移民危机”。“移民危机”说辞的盛行,反映的是中美洲“无人陪伴儿童”移民的增多引发的普遍担忧与焦虑。中美洲“无人陪伴儿童”主要来自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三国,并呈现出低龄化及女孩比例增加、入境地点较为集中、主动“投案自首”现象常见等特点。近年来中美洲“无人陪伴儿童”移民潮的兴起,既与美国在该地区的长期干预和美国近期移民政策调整等外部拉力有关,也离不开该地区的政治动荡、经济失序、暴力盛行等内部推力的驱动,同时还有国际人口走私集团的推波助澜。中美洲“无人陪伴儿童”的到来,对美国的经济财政、政党政治、移民管理体制及中美洲政策等,都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