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玉凯  张龙江 《学理论》2010,(12):96-97
白求恩大夫是做人行医的一代风范。他用生命诠释了医学人文内涵的精髓,形成了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核心的白求恩精神。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通过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深入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营造了温馨和谐、优质高效、廉洁诚信的服务品牌,在社会上树立起无愧于白求恩传人的公众形象。  相似文献   

2.
曾斌  赵绍成 《学理论》2013,(13):20-21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长征精神所蕴含的为崇高的革命信念而矢志不渝的理想主义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灵活机动的创新精神,严守纪律、顾全大局、加强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相信和依靠群众、永远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精神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可靠的精神资源,对推动革命老区和谐社会建设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共产主义是一种信仰、理想,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毛泽东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一条基本思路,就是把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区分开来。他对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风貌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毛泽东对共产主义精神的弘扬贯穿于中国社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它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4.
闫玉凯 《学理论》2010,(4):191-192
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在自己国家中优裕而舒适的生活,在充满艰辛和危险的反法西斯战场上,诠释生命的意义,体味人生的哲理。白求恩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奋发图强。随着时代的进步,白求恩精神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本文阐述了白求恩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论述了其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弘扬图书馆服务精神,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核事业发展过程中,核工业人铸就了"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当今时代弘扬核工业精神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姜素勤 《理论探讨》2005,(6):99-10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明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坚持以人为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以法治为保障,大力弘扬中、外优秀文化,注重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将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全过程,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原方  崔建国 《理论探讨》2005,1(4):161-16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在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的同时,培育了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10)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抗战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国革命"三大艰苦"之一,其独特的魅力一直是我们龙江发展的重要思想力量。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可以树立龙江发展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增强无私奉献意识来汇聚龙江发展力量;可以加强团结协作意识来促进龙江经济发展;可以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来探索龙江发展的新道路。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可以统一思想、团结一致、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加快推进龙江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11.
刘春梅 《学理论》2012,(35):336-33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对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进行了认真阐述,并对新时期弘扬与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孔超  齐勇  李锦峰  樊海源 《学理论》2015,(2):241-24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龙江大地的生动展示。传承和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振奋龙江人民精神,凝聚龙江人民力量,积极投身龙江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但在龙江精神弘扬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给予重视,并应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9)
中国共产党在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个"精神谱系",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等。"雨花英烈精神"与之一样,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形成的,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本文在梳理"雨花英烈精神"("信仰至上、对党忠诚、舍身为民、勇于担当")的基础上,分析其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时代价值,并进一步提出弘扬与传承雨花英烈精神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随着科学技术、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导致部分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淡漠、民族精神逐渐失落,继而影响到他们对民族的认同和责任感。因此,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5)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最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现阶段,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民族精神弘扬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正确认清和把握民族精神弘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维胜  王红艳 《学理论》2012,(4):126-127
公务员精神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更是发扬。公务员精神是对古人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发扬和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公务员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公务员精神。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真心爱民、一心为民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更是公务员精神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杨微 《学理论》2012,(29):251-25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其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高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明确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内容;拓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渠道。  相似文献   

18.
田燕春 《学理论》2009,(18):247-248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双重语境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突出表现在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冷淡和排斥。高校培养建构大学生民族精神,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建构综合性、系统化的德育内容体系。建构全方位、制度化的德育实施体系。发挥“两课”主渠道育人效用,在创建先进的校园文化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双重语境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突出表现在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冷淡和排斥。高校培养建构大学生民族精神,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建构综合性、系统化的德育内容体系。建构全方位、制度化的德育实施体系。发挥"两课"主渠道育人效用,在创建先进的校园文化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1)
诞生于硝烟战火中的抗战精神,其内涵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大学生、大学工作者们珍贵的历史教科书。新时期,在大学校园培育和弘扬抗战精神,呼吁大学生、大学工作者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定信念、展望未来,继承发扬优良精神文化遗产,对于充实和重塑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