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权十年、罪恶昭彰的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曼德列斯政权在土耳其全国人民的反对下被迫垮台了。这是土耳其人民的巨大胜利,是对美帝国主义的一个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2.
大清、大顺、大西政权的角逐 先看看弘光政权之外其他政权的情况。在马士英、史可法等人拥立福王建立南明政权的时候,北方的战争正如火如荼。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率军夺下北京。前明官吏纷纷投降,想在改朝换代的当头谋取新的功名,但大顺政权对这些人处置不当,很快将他们逼向了对立面。  相似文献   

3.
满族的由来     
以爱新觉罗家族为代表的满族之所以能统一东北,最后入关夺取全国政权,并维持268年的统治,原因很多,首先是由于明朝末年政权的腐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另一重要原因是满族的八旗制度,加上稍后组建的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大约十万铁骑,形成一支  相似文献   

4.
周术情 《西亚非洲》2007,6(5):36-41
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结束了奥斯曼帝国的传统统治,从形式上完成了政权的转移。然而与伊斯兰教有深刻历史联系的奥斯曼帝国传统势力并没有完全丧失经济基础,它在国家政权结构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犹存,因而凯末尔政权的统治根基并不稳固。凯末尔政权的世俗化改革表面上是要实现主权在民的政治理想,而其实质在于排斥传统势力的政治参与。凯末尔政权世俗化改革的主观目的在于重新整合国家与社会权力,进而牢固掌握政权,其客观后果则是实现了奥斯曼土耳其由封建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变,为土耳其走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1991年的苏联剧变使苏联共产党失去了政权,丧失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十月革命是列宁领导的、建立在坚实理论基础之上的伟大革命,其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二月革命之后,列宁根据俄国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由和平夺取政权发展为武装夺取政权.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坚持原则,始终捍卫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同时根据革命实践提出了多党合作原则.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在政权问题上进行的一系列实践和探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十月革命的凯歌,西伯利亚拉开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序幕,到1918年3月,各地基本上完成了这一历史进程。西伯利亚苏维埃政权是十月革命的必然产物,但与欧俄地区相比,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即政权基础的不稳固性。这一特点根植于西伯利亚特殊的土壤,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西伯利亚苏维埃政权的曲折命运。  相似文献   

7.
从1968年3月苏哈托正式当上印尼总统,至今已统治了印尼22年了。在长期的统治中,苏哈托政权既取得了一些突出成就,也存在着某些问题。在东南亚各国中,印尼的苏哈托政权是当政时间较长的政权之一。到1993年下届普选将是其当政25年。苏哈托是怎样建立、维持和巩固其政权的,该政权将面临怎样的命运,本文在这里作个刍议。  相似文献   

8.
菲政权更迭是由经济、政治、社会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而阿基诺被刺事件是使菲局势急剧恶化的导火线。在此次菲政权更迭过程中,菲律宾人民和教会都起了作用。菲政权更迭对亚太地区和美苏两国的争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民主孤岛”的悲剧——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动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尔吉斯斯坦自2005年"颜色革命"以来一直处于政治动荡之中,其中既有经济极度贫困,也有当权者及其家族专制导致腐败猖獗,从而引发政权更迭并催生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等多重原因。如今,吉全民公投选择了权力分散的议会制体制。新政权也将面临长期难以解决的弥合南北分歧、在俄美矛盾中生存、确保国家政治体制正常运转、化解新旧政权以及新政权内部党派林立的矛盾等一系列难题。  相似文献   

10.
“政权改变”是布什政府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在分析布什“政权改变”政策特点的基础上,剖析其本质弱点、特性及内在矛盾性,进而探讨美国“政权改变”政策的变化及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80年代末中苏关系正常化,中苏两国的关系经历了十年结盟,二十年交恶、走向缓和直至全面正常化三个阶段.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调整对苏政策;1982年春勃列日涅夫塔什干讲话发出改善苏中关系的讯息.在双方的努力下,终于在1989年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12.
乔光汉 《西伯利亚研究》2001,28(3):17-19,29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条件下,为加强中俄区域性合作宜在黑龙江省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组建一个自由贸易区。要实现这一设想,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克服一系列的障碍和困难。为此,提出了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独立后的印度政府对其商业银行实行国有化之后 ,使印度公营银行呈网络状分布全国 ,银行存贷款迅速增加 ,印度公营银行在促进印度产业部门和地区经济平衡发展 ,以及消除印度贫困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 ,印度公营银行的经营成本费用上升 ,利润下降 ,呆帐等不良资产大量增加 ,且银行经营行为被政治和行政化等种种弊端日渐显露 ,为此对其改革势在必行。而印度政府改革举措主要是围绕私有化方式之一即减少对其投资额或者说出让股权 ,利率市场化以及赋予其高度自治权 ,银行董事会成员专业化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1991年12月25日,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标志,建国近70年的苏联解体了。十多年来,关于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东西方学者从政治、经济、历史、民族和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且各持己见。有人认为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专制主义、经济体制上的教条主义、民族关系上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及对外关系上的霸权主义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有人认为苏联的解体是联邦制不适合国情及各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所导致的结果;有人认为这是西方施压的结果;也有人认为这是当时苏联领导层决策不当造成的后…  相似文献   

15.
当前,俄罗斯正处在一个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大力开发远东地区的自然资源对于其经济振兴和国家安全来说既是必由之路,又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6.
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与中国合作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出发点从俄联邦政府总理М.卡西亚诺夫访华(上海会晤)说起俄联邦政府总理М.卡西亚诺夫在评论此次高级会谈的成果时指出,俄罗斯代表团对中俄两国合作的现状及前景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他说:“预计今年的商品流转额将超过110亿美元,十年后该指标有望增加1倍,甚至是2倍。”(《俄罗斯报》2002年8月24日)。问题产生了。该项指标主要依靠什么来完成呢?彼此的利益何在呢?中国在俄联邦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的立场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新对手。且所持态度强硬,不肯让步。中国人要求俄方大幅度降低纺织品、皮革及鞋类…  相似文献   

17.
世贸组织规则框架内发展边境贸易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境贸易在我省对外贸易和对俄贸易中所占比重较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边境贸易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这是由于边境贸易的发展及其作用与世贸组织的宗旨和目的是一致的,符合世贸组织关于贸易自由化的基本原则。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不会影响边境贸易发展,而且会使边境贸易获得更完备的法律保护和更优惠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来,中俄贸易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中俄贸易中的政策法规、出入境管理、贸易结算条件、经商安全状况等软环境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俄贸易的硬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10年来中俄贸易的发展历程.我们既看到了中俄贸易所取得的可喜成就、也发现了中俄贸易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中俄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很多.而环境因素则是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术界.对中俄贸易的环境还缺少充分的、深入的和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本文对中俄贸易的硬环境进行了分析.概括了中俄贸易硬环境的现状与问题。对于硬环境的分析主要集中于运输条件、通讯条件和口岸建设这三个主要方面。由于我们对中方情况都较为熟悉.本文故将重点放在了对俄方的硬环境分析上。以使我们对中俄贸易环境有一个更清晰、更真实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张凤鸣 《西伯利亚研究》2002,29(2):40-42,55
19世纪中叶俄国占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并向该地派遣驻军和移民后,俄国远东地区所需物资、尤其是农畜产品极度缺乏,所缺农畜产品中的相当大部分需从相邻的中国东北购买。19世纪后半期中国东北农畜产品的对俄输出,一方面满足了俄国远东地区对粮食、肉类和畜力的迫切需要,从而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对中国东北农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