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吉林省自然灾害多发频发,不断考验着全省的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救灾物资储备应急保障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物质基础,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对于提升灾害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整体水平,实现救灾工作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是新形势下我军的神圣使命,有效履行这一使命,应急保障力量负有重要责任,必须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多种安全威胁带来的严峻挑战,实施及时、准确、快速、高效的应急保障。这给战时宣传鼓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充分发挥宣传鼓动在应急保障中的重要作用.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健 《群众》2022,(12):45-46
<正>做好物流保通保畅是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现实要求,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必然选择。省委书记吴政隆强调,抓好疫情防控,保障物流畅通,事关宏观经济大盘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大局稳定。疫情发展的动态性对稳定经济发展的挑战性越来越突出,应急物流体系的效能提升也越来越迫切。面对我省应急物流保通保畅工作中的新情况,我们要从提升应急物流货运体系效能、完善应急物流配送体系、打造专业化公共管理平台、增强应急物流配送效率等方面,多措并举保障应急物流高效通畅,努力实现“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  相似文献   

4.
《江西政报》2006,(2):41-41
《江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公开发布。总体预案是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省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我省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目前,我省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实施总体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的重要保障,对于切实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西政报》2006,(5):47-47
江西省人民政府近日发布7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7件专项应急预案是:江西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江西省处置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江西省处置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江西省处置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江西省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江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江西省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6.
艾承威 《广东民政》2011,(10):30-31
军供工作是地方政府支前的重要窗口,是军队后勤保障的延伸和补充,是军事运输途中保障的重要环节。适应新形势下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优质、高效地保障部队机动及执行任务中的饮食供应,进一步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调查和了解管内军供站的现实情况,就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军供应急保障能力,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天津政报》2014,(11):51-57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急机制,确保重污染天气时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为妥善解决因企业欠薪引发的突发事件,有效处置劳动纠纷,切实保障劳动者特别是外来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泉州市、县两级政府已全面建立企业欠薪应急保障金制度,通过设立应急保障专项资金,用于先行垫付劳动者临时生活费或路途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市本级筹集资金200万元,各县(市、区)政府、  相似文献   

9.
《江西政报》2006,(21):38-38
11月23日下午,代省长吴新雄主持召开第52次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公共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十一五”期间,要建成覆盖全省各地、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索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5月31日,江西省遂川县组建了一支防汛应急救生抢险队这支出28名专业骨干组成的抢险队,肩负着辖区汛期应急救生、工程抢险的重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物资保障是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应急物资保障一头连着国家安全,另一头连着国计民生。当前,我国应急物资需求的精准匹配及其保障的有效性均有待进一步优化。服务需求导向是构建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逻辑基础,可以使应急管理走向更加科学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共6章,分别为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和附则。  相似文献   

13.
何万篷  刘文富  周威 《群众》2022,(11):16-17
<正>在现代动态风险的社会背景下,我们面临各类新挑战甚至受到极限施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随着我国应急管理进入“全灾种、大应急”时代,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应急保障协同体系是大势所趋。当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应急通信保障设备进行分类介绍,及装备的互联应用举例,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应急通信保障架构,实现大型活动应急通信的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15.
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软硬件相结合的重大突发灾害应急保障技术系统,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紧急联动和总结评估等多方面功能,是政府实施应急预案、实现应急指挥决策的基本载体。在这方面,美国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借鉴和警示。  相似文献   

16.
袁立军  郑林 《中国减灾》2006,(11):58-58
日前,青海省政府再次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研究落实以消防部队为主要力量的全省各地重大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相关事宜。会议明确要求,全省各级政府要加快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步伐,建立长期的应急救援保障经费投人制度和保障机制,尽最大努力改善抢险救援装备器材。会议由青海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津成主持,省政府办公厅、应急办、省财政厅、省地震局、各州(地、市)政府主管领导及消防总队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正>信息化是构建新时代大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工程,也是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的必由之路。当下,我国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化建设较为薄弱,存在应急信息共享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区域差异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不足、决策支撑能力不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需要从完善数据治理体系、统筹加快国家应急信息化建设、创新应急物资保障的“数字孪生”智能场景入手,提升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数字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8.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72号现发布《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自1995年4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鹏1995年2月1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的管理,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国家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  相似文献   

19.
提高救灾物资储备应急保障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保新 《中国减灾》2006,(12):38-39
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是保障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救灾物资储备应急保障则是贯穿这一系列工作的物质基础。提高救灾物资储备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对于增强灾害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灾害应急救助工作的整体水平,实现救灾工作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保准确预报和有效预防自然灾害,及时有序和高效地组织开展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灾区社会稳定,近日,安徽省砀山县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抗洪救灾应急预案和落实抗洪救灾应急避险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