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战后中国与印尼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尼是东盟中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但中印关系起伏不定,“九·三○事件”使两国关系迅速恶化,终于1967年断绝外交关系。断交期间,马来西亚于1974年、泰国与菲律宾于1975年与中国建交,新加坡也于1981年在北京设立商务机构,建立非官方的实质性外交关系。但是印尼却迟至1990年才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2.
反倒是美国的一些小伙伴,亦即其主要的西方盟友,在20世纪70年代初与新中国建立起大使级外交关系。而这一时间节点,恰恰与尼克松访华有关。“一批30名留学生已被派往中国以继续在各个领域深造。”这是西班牙埃菲社2月8日发自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的一则报道。当地时间2021年12月9日下午,尼加拉瓜政府宣布断绝与台湾当局所谓的“外交关系”。两个小时以后,北京时间12月10日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与尼加拉瓜复交。  相似文献   

3.
我想同《当代韩国》的读者们尽情庆祝具有深远意义的韩中建交20周年。1992年8月24日,韩中两国政府以对未来的远见卓识和勇气发表了关于建立两国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东西方冷战结束后的1992年,当时我们正准备步人2l世纪地球村时代,那一年中国通过南方讲话进一步促进了改革开放政策,韩国也全面推行了北方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4.
佐藤内阁时期“日台”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 952年“日台条约”的签订到1 972年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为止 ,日本一直与台湾当局保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纵观这二十年 ,日本历经几次内阁更替 ,历届内阁虽然继续坚持对台保持“外交关系”的基本方针 ,但在具体的对台政策上却存在着差异。例如 ,吉田内阁、岸内阁与佐藤内阁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对台亲近的政策 ,而池田内阁、田中内阁却采取了对台疏远乃至断交的政策。其中 ,岸内阁和佐藤内阁尤以“亲台反华”而著称。岸内阁之所以“反华”是主要为了实现修改安保条约的外交目标 ,那么 ,佐藤内阁“亲台”的根本动因又是什么呢 ?本文拟…  相似文献   

5.
通过旅游促进韩中文化的相互理解李启谥一、韩国与中国从韩中文比相互理解的角度看,20世纪的100年是一个不幸的时代。韩半岛在地理上一分为二,成了东西方冷战的前沿阵地,这就使韩国失去了联系大陆的通道,变成了一个海洋国。现在,韩中两国已经成为建立了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亚各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以来,随着官方交往水平的提高,其伙伴关系稳步发展。1997年,"新丝路外交"这一概念总结了日本的中亚政策。21世纪伊始,新的地区伙伴开始受到中亚的欢迎。20多年间,日本与中亚的合作突出了几个特别的领域,即教育、区域经济发展、政治改革以及能源资源,其多边外交关系提升到了建立"中亚+日本"的对话机制。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对中亚政策的重要体现,反映了中国的中亚战略。日本的中亚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关系的发展造成一些影响,但是不能看作遏制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关系的政策,应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韩中外交关系的建立:韩国的观点金学俊大韩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2年8月24日建立全面的外交关系。这一意义重大的外交事件确实象征着东北亚旧时代战争结构的最后残余中一个重要部分的瓦解,并预示着韩半岛缓和局面的扩展。在形成正式关系两年之后,我们已经体...  相似文献   

8.
7年前,韩国顺应世界形势发展的历史潮流,跨出了大胆的一步,放弃与台湾的正式外交关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1992年8月同中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与此同时,韩国对于包括俄罗斯等国在内的“北方政策”也向前走出了一大步。半个世纪的思恩怨怨在时代的洪流中冰释融化,中韩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从此打开了崭新的一页,并乘上20世纪末班特别快车,以不可逆转之势朝向新的千年前进。事实证明,两国关系正常化有利于两国人民以及各领域的发展。正如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998年11月…  相似文献   

9.
20 0 0年 8月 1 1日 ,日本央行力排政府异议 ,决定解除从 1 999年 2月以来实行的零利率政策。而就在此前 2 0多天的7月 1 7日 ,日本银行曾迫于各种外界的压力 ,刚刚宣布维持零利率政策不变的决定。作为一项重大的宏观经济政策 ,如此风云突变式的更弦改辙 ,反映了日本政府和央行之间在“零利率”政策上争论程度之激烈 ,其中背景耐人寻味。一、日本一贯奉行低利率政策在战后至 70年代初的近 30年时间里(即在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时期 ) ,日本一直奉行的是低利率政策 ,即将利率水平控制在资金供求均衡点以下 ,日本学界通常称之为“人为的低…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戴高乐将军的亲自倡导和关怀下,中、法外交关系于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七日正式建立,至今二十周年了。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学功 《美国研究》2003,17(4):81-97
194 6 - 195 4年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 ,出于东亚冷战和加强欧洲合作的双重需要 ,美国对印度支那的政策不断进行调整 ,从开始的所谓“中立”逐渐转向对法国的全面支持 ,不仅为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提供了大量经济、军事援助 ,而且愈来愈表现出欲在该地区取代法国的倾向。美国对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所奉行的政策产生了严重后果 ,它为日后美国更深地陷入越战泥潭铺平了道路 ,特别是这一时期美国决策者提出的“多米诺骨牌理论” ,更是危害深远。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七日,法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当时,法国是第一个承认中国的西方国家。我们认识到,中国是个应该在国际上充分扮演其角色的大国。法国始终支持中国这样做。  相似文献   

13.
1964年,在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之际,法国总统戴高乐就说过:“对一个有着5亿人口的中国,怎么可以再继续忽视下去呢?”如今中国人口已经有13亿之多,而且她的经济发展又达到了令人瞩目的程度。法国当代哲学家、汉学家弗郎索瓦·于连也认为,“人们对中国感兴趣有许多原因,或由于中国灿烂丰富的文明,或由于看到她在世界上日益显示出来的重要性。”(2003:3)的确,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关注着中国,法国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4.
从政治、经济、文化看近年来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韩两国自从 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时间虽然不太久, 但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迅猛发展, 这在外交史上也并不多见。2003年韩国进行总统选举, 卢武铉当选总统,成立了新政府。中国也顺利地实现了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交替。两国新领导人对发展中韩关系十分重视, 特别是 2003年 7月, 卢武铉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并与胡锦涛主席就将两国关系发展成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了重要共识。与以前金大中总统和江泽民主席达成的把中韩关系建成“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关系”相比, 这是过去两国友好关系的继续, 又是…  相似文献   

15.
同志们,朋友们,同事们! 一九五八年,戴高乐将军就任法国总统后,十分重视对华关系。他公开宣称:“法国应该能够直接听到中国的声音,并且也能把自己的声音传给中国。”在戴高乐将军和毛泽东主席的亲切关怀下,法国在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七日先于许多西方国家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距今已有二十年了。  相似文献   

16.
赵辉 《德国研究》2006,21(4):43-46
德国与中国同为大陆法系国家,但德国在行政法中承认行政法院的判决作为非成文法律渊源,法官在行政审判中创造的相当一部分司法原则和行政裁判的效力已经突破了个案的约束,扩大到对行政主体行为的规范上去。这一点与在立法上一贯奉行法典至上的大陆法系的法律传统貌似形成悖论。我们发现法官的作用不是机械地适用成文法,做到形式上的“以法律为准绳”,而是要在行政法律关系及其复杂和广泛的情况下,利用成文法这一“公理”去结合行政案件的具体事实,灵活地创造出法官法作为“推论”,并赋予其行政法律渊源的地位和效力,做到实质上的“依法裁判”。我们必须摆脱严格规则主义的概念法学的束缚,探寻法官造法的行为性质和依法裁判的真正内涵,在“造法”和“依法”的悖论中求得问题的消解。  相似文献   

17.
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至今已经十周年了。在这十年内,中韩关系取得了全面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还是在外交和安全等方面都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友好合作。特别是近年来中韩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和会晤,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1998年,江泽民主席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金大中总统举行首脑会谈,双方决定建立“面向21世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自独立后至第一届国家杜马选举揭晓的一段时期内,一直奉行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企图以此来获取西方的支持与合作,实现国家的复兴。然而事与愿违的是:不仅西方的资金,技术援助可望而不可即,而且大大加剧了国内危机,自身作为大国的存在和作用也一再受到西方的蔑视。严酷的现实,加上反对派在国家杜马选举中的崛起,使俄罗斯政府不得不转而实施“双头鹰外交”。年初,普里马科夫接任外长以后,进一步加快了外交政策的调整步伐。至此,俄罗斯已经凸现出“三环外交”的基本轮廓,其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社会政策”被作为“全面地完善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之一写进党代表大会的正式文件,这在苏共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它标志着苏共领导人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什么是“社会政策”?它的理论依据、基本内容和实现的途径是什么?本文现就这些问题作一简要评介。  相似文献   

20.
1960年8月,老撾发生了以貢勒大尉为首的爱国軍事政变,在民主、进步和要求和平中立的力量支持下推翻了亲美卖国和坚持反革命內战的独裁政府而成立了有进步力量参加的、奉行和平中立政策的富馬合法政府。这給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一个严重的打击。就在这个时候,美国一些主要的資产阶級报刊对美国的对外侵略政策,特别是对远东的侵略政策发出了悲观的論調,并且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認失敗。代表着美国石油壟断組織和接近国务院的《美国新聞与世界报道》杂誌就美国对老撾“援助”方面也无可奈何地供认美“援”的不得人心和美“援”政策的破产,正如其招供所說:“美援买不到盟友,也不能使弱小民族变为强大。”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一些壟断資本組織对美国对外政策的悲观失望的情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