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读书是一种能力。今天我们大多数人都面临着"本领恐慌",一碰到难题,首先打开的是"百度"等搜索引擎,无需动脑,迅速输入关键词便能得到答案。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  相似文献   

2.
<正>《手敕太子文》是汉高祖刘邦病危时写给长子刘盈的一封敕书,以父亲和帝王的身份,临终向儿子谆谆告诫:要读书、要用贤、要治理好天下。这封敕书在历代帝王敕书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也是一篇很好的家训。刘邦在敕书中写道:"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刘邦称自己当年不爱读书,是因秦始皇禁书,自己也就觉得读书无用了。后来终于明白读书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读书苦乐     
<正>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  相似文献   

4.
<正>说起读书,很有感触。我的成长伴随着读书,受图书的影响很大。1978年刚参加工作时,我是初中毕业生,觉得自己学历太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读书。那时,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的影响,买了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开始自学。后来考上成都地质学院在职地质矿产调查专业,通过5年学习获得本科学历,这为以后在中国地质大学的全脱产硕士和博士学习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的读书,是为了积累专业知识,提高学历。  相似文献   

5.
1984年以来,我在乡党委先后从事过通讯干事、秘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工作,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报纸和杂志.如果让我在其中挑出一个"最爱",那就是<党的生活>.尤其是1989年秋我做组织工作后,就觉得自己和<党的生活>"拴"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6.
于丹 《当代贵州》2014,(12):65-65
正许多人小时候有英雄情怀,但长大后放弃了,有的甚至嘲笑自己当年的英雄情怀。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原装的,长大后有的变成盗版的,有的甚至成了"山寨版"。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我们的传统文化,需要通过读书、学习来寻找我们安身立命的居所。只有读书,才能让我们走过千山万水,抵达自己心灵的彼岸。  相似文献   

7.
<正>关于读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有人喜欢诗歌,有人喜欢小说;有人喜欢科幻,有人喜欢科学;有人喜欢历史,有人喜欢哲学……我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满足我的生活和工作,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就是穷尽毕生也不能把林林总总的书读完。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  相似文献   

8.
下期话题     
正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法国人文主义作家、思想家蒙田说:"如果我静坐不动,我的思想就停滞;我的腿若不迈步,我的想象力本身就发挥不起;所有学习的人若无书本就同此情形。"读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读书的要义,则在于坚持,只要坚持"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就必能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奇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014年的政府工作  相似文献   

9.
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应积极行动,自觉做到。但现实中,总是有一些党员干部读不进、学不深、用不精,存在一种"狭隘化"的读书现象,需要不断加以改进。特别是,注意改进"功利化"的读书——读书的目的仅仅定在自己拿文凭、获证书、评职称、谋职位、求提升上,只为"我"而读书;注意改进"碎片化"的读  相似文献   

10.
《党史纵览》2006,(5):53-53
一生与非洲结缘的新中国女大使赵宝珍,将陈毅和黄镇视为自己毕生的导师.当她还在外交学院读书的时候,就聆听过外交部长兼外交学院院长陈毅的教诲.针对当时学校片面提倡劳动的错误倾向,陈毅积极鼓励学生努力学好文化.他说:"我是外交部长,不是劳动部长.我办的是外交学院,不是劳动学院.广大学生要像达摩祖师那样面壁3年!""要把外语学好.搞外交的,要同外国人打交道,你外语学得不好怎么能同外国人交往呢?外语学不好影响工作.我们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翻译的翻译水平高,连语气都翻译出来了,外国人很佩服……"这一番话成为赵宝珍努力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正关于读书,本人有如下五个忠告——人要不读书,是没有希望的这句话是我家的"读书劝勉语"。我们家庭以"书香浸染全家,人人崇尚创造"为特点,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全国第一届文明家庭"等称号。不读书极可能导致灵魂堕落。为了激励全家人多读书、读好书,我便总结并强调这句"读书劝勉语"。记者来我家采访,问:"为什么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对书情有独钟?"我回答说:"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几乎都是拜书之所赐;而一个人在某个方面尝到了甜头,‘复制’就成为一种高度的生命自觉。"  相似文献   

12.
许宁 《党建》2010,(9):27-27
读书和运用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马克思说:“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相似文献   

13.
一九四二年我进入广东坪石的中山大学读书时,就知道在高班同学中有一个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高才生——余志宏。当时我学的是生物学,和他不同系,他又很快毕业了,所以没有见过面。一九四七年后,我们在长沙取得了工作上的联系,直到湖南解放前夕。我同余志宏同志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他那端庄、严肃的容貌,和蔼、潇洒的举止,他  相似文献   

14.
周京 《学习月刊》2012,(2):72-72
学习有益。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仅要把读书学习当作自己的终身课题,更要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要求我们有好学之心。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胡锦涛同志指出:"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  相似文献   

15.
读书的回报     
<正>外出参加培训,同室是外地某单位的领导,夜里11点多,笔者躺在床上看书,这位领导开门而入,满身酒气。见我手里捧着书本,他笑着说:"没想到你还是好读书之人,难得呀!"我赶紧回答:"不是好读书,只是习惯了睡前看两页,否则睡不着觉。"他马上说:"好读书就是好读书,你用不着谦虚。其实,以前我也喜欢读书,但走上领导岗位后,工作一大堆,应酬又多,就再也读不进去了。"  相似文献   

16.
荣光 《江淮》2011,(3):24-25
"三新"党员胜光说起当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合肥市瑶海区政协委员胜光很自豪:"我当党员没几年,所以我是‘三新’:新经济、新党员、新代表。"46岁的胜光是一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他说自己的入党过程"艰难曲折"。他一共四次申请入党,前三次都未能如愿:早在大学读书时,他就申请过入党,但未获批准;参加工作后,他递交了入党申请,谁料还未批准,他却辞职下海创办自己的公司,  相似文献   

17.
<正>书房国学经典照亮人生张 刚我自幼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国学经典。从刚入学时"人之初,性本善"的机械记忆,到今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认真品读,学国学于我从未间断。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的讲话中巧妙运用经典的魅力,更加坚定我学国学的信心。总结这些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我认为学国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一是修身;二是做人;三  相似文献   

18.
善学以增智     
《礼记·学记》曾说道:"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书籍里承载的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凝聚着他人的智慧、经验和艰辛的付出。不爱读书、不善于读书、不读有教益的书,就会固步自封。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学习是增长才干、胜任工作的重要途径。那么,领导干部应该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呢?挤时间学。领导干部大都工作繁忙,难得抽出时间来学习。这固然是客观事实,但鲁迅说过:"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  相似文献   

19.
"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头脑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就要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日常  相似文献   

20.
徐天才 《当代贵州》2014,(15):56-56
正对于读书,几十年来好像一直都是被动的在读。高考以前,和所有的中学生一样,读书是为了奔一个好的"前程"。参加工作后,先是做理论教员,要给予别人,自己首先得有,被迫之下,得读几本。然后在省市党委办公厅(室)做文字工作,文稿服务,需要理解上情,了解外情,吃透下情,也得读几本。后来到农业部门,尽管宏观的东西"麻"不到我,但具体的东西知道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