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0月16日至18日,首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在贵阳孔学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36家出版社携经典国学作品齐聚贵州,为广大读者奉上了一场国学盛宴。贵州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谌贻琴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首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的举办,填补了国学类专业书博会的空白,必将有力增强国学出版的发展力和影响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贵州将努力建设文化强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价值,为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凝聚更强大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从文通书局的儒典刊印到贵州人民出版社的"古籍今译",再到如今孔学堂书局、《孔学堂》杂志的"走出去进行时",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贵州出版界始终浓墨重彩。"贵州运用微电影、漫画、文化剧等传播传统文化,思路和效果极好,这是儒家文化开放、创新的一种表现。"在首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上,贵州国学传播的举措和成效让来自全国文化、传媒、出版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赞赏不已。集中亮相惊艳书博会"你是最帅的青年作家!"10月16日上午,在大成殿礼仪广场贵州出版集团展位前,几位市民为来自黔南的张  相似文献   

3.
书香贵州     
<正>10月20日至22日,以“传承经典·筑梦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孔学堂图书博览会、第十一届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在贵阳举办,再次在黔贵大地上掀起全民阅读新高潮。自首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成功举办以来,迄今已走过八载光阴,其逐渐发展为集出版物展销、信息交流、行业研讨、阅读推广为一体的文化盛宴,成为贵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4.
正传承经典,致敬华诞。第三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上,文化名人坐而论道、传播国学文化;出版大咖侃侃而谈、分享书香故事。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采访了参与本届孔学堂国学书博会的部分文化名人及出版大咖,了解他们眼中的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  相似文献   

5.
<正>"多元弘扬国学精髓首届孔学堂书博会开幕";"去孔学堂书博会感受‘非遗’魅力";"孔学堂书博会尽显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之魅";"孔学堂书博会给你‘好看’";"孔学堂书博会开创多项‘第一’"……10月的第三个周末,关于孔学堂书博会的报道席卷而来,各大媒体不吝献上溢美之词。两百多家出版单位聚集一"堂",两万多种国学图书集中亮相,文化名家轮番登场,文化惠民书香满"堂",多彩贵州再添国学雅韵。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国内第一个国学类别的专业图书博览会,孔学堂书博会不仅为国学类书籍搭建了展示平台,还推动"全民阅读"持续升温,见证了"国学研习"的蓬勃态势。十月贵阳,书香浸润。236家出版单位、20000余种国学图书、数百位出版人及作者、6万余名读者聚于首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这是一场文人的盛会。写书人、卖书人、出书人、读书人之间"无形的墙"被打通,品读经典、研习国学、问道大家、共话传统。这是一场国学的盛事。国学类书籍首次集体亮相,规模之大、品种之多、销路之广,充分展现了国学出版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国学阅读热潮的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7.
正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今年初,省委书记陈敏尔强调要进一步弘扬贵州人文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秉持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贵州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可以让我们记住中国的  相似文献   

8.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近年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已上升到国家层面。在民间,办书院、学国学的人也越来越多。2012年9月,以规模宏大的贵阳孔学堂(一期)建成为标志,传统文化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重返"人们的生活。大成殿、杏坛、讲堂群、六艺学宫、乡贤祠、阳明祠、奎文阁等建  相似文献   

9.
正今天的中国,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来没有如此之近过。这靠的是什么?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科教兴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传统文化(或"国学")逐渐成为显学。2017年初,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新一轮"国学热"的意义、方向、途径、方法等做了界定和规范,这是十分可喜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弄明白:第一,"传统文化"或"国学"涵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7,(11)
<正>近年来,大庆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实践并重,在创新载体、典型引领、阵地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扎实推进未成年人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一、注重润泽心灵,深入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以"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演讲、中华美德故事舞台剧竞赛等活动形式,将国学经典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日常学科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从中汲取道德滋养。组织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书香大庆"全民阅读活动,利用第二课  相似文献   

11.
正8月2日上午,在第二十四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的分会场贵阳孔学堂,孔学堂书局挂牌、《孔学堂》杂志创刊仪式举行。当天,由孔学堂书局首批出版的17本图书和孔学堂杂志社创办的中英双语《孔学堂》杂志创刊号正式接受读者和专家的"检阅"。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发来贺信,表示:"孔学堂书局的挂牌和《孔学堂》杂志的创刊,将进一步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正Envisage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Welcome the Harmony in Diversified Civilizations.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落实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适性传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最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贵州省创办《孔学堂》杂志、设立孔学堂书局。《孔学堂》杂志和孔学堂书局办刊、立社宗旨为"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将同时于2014年8月1日在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四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正式创刊、挂牌。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文化育人模式,构建了红色文化、食品文化和民族文化交叉融合的“一核三维”文化育人体系,将文化育人浸润校园每个角落,实现以文化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文化育人模式,构建了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4.
<正>编者: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并在多个场合强调了传统文化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性。但是社会各界对"传统"和"传统文化"仍有不少误解和疑惑,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为大家答疑解惑。问:从在孔子故乡曲阜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到"五四"探望国学泰斗汤一介,从政治局集体学习到倡导国家软实力建设,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展现对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5.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4,(34):16-17
正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贵州以贵阳孔学堂为载体,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传统文化融入大众、融入现代、融入生活,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孔学堂效应"。"文化高地"传承经典2014年12月5日,省委副书记李军在《光明日报》撰文阐释孔学堂的建设理念。他表示,孔学堂不是庙堂,  相似文献   

16.
<正>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善"有何区别?这些内容将在大陆首套国学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中出现。该套教材除了《道德经》为原文全本讲解外,《论语》《孟子》以及《大学·中庸》都按主题归类讲授,预计今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据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相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我国首个国学主题书店,孔学堂国学书店的揭牌开业,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尝试。为期三天的孔学堂书博会,最火要数国学书店。置身书店,读者络绎,人声鼎沸,谈国学、论孔孟、评思潮,颇有诸子百家争鸣的氛围,仿佛千年时光在此静止。从10月15日下午三点,国学书店在贵阳孔学堂二期1号楼揭牌开业,到10月18日上午孔学堂书博会闭幕,书店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本来是看到这里人多,好奇过来看看。没想到进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18日,由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组委会、贵州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联合举办的首届贵州省大中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暨古诗词创作大赛正式启动。本次大赛分为两个部分,即知识竞赛和创作大赛。参赛选手将由贵州省内各高校以及各地区中小学校推荐。大赛活动时间将持续到2016年3月,届时,经过层层选拔的全省各大  相似文献   

19.
约稿启事     
为落实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普适性传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最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贵州省创办《孔学堂》杂志、设立孔学堂书局。《孔学堂》杂志和孔学堂书局办刊、立社宗旨为”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将同时于2014年8月1日在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四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正式创刊、挂牌。  相似文献   

20.
袁燕 《当代贵州》2016,(14):8-9
今天贵州人文精神的提出,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贵州多元文化的延续、继承和创新。1月13日,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弘扬贵州人文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这一贵州人文精神的提出,有助于贵州在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