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運和詩作     
海峽兩岸四十年來人為的隔絕狀態,讓我們讀到了無數以離鄉之戚、思親之苦為內容的詩作。這些作品或歌或泣,欲絕欲生,令人不忍釋卷而又難以卒讀。于右任先生辭世前一年,發出的“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的絕唱,便是一例。難道真是“國家不幸詩人幸,話到滄蒚~便工”麼?我看古今的愛國詩人誰也不願意用祖國的不幸來鑄造自己的不朽詩篇吧。恐怕亦有感於此,台灣王先生用曲筆寫過一  相似文献   

2.
中國的飲食文化,已有三千多年的發展史。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大體可分為古代飲食文化、近代飲食文化和現代飲食文化,這是中國整個文明史宏偉長卷的一個組成部分。人類從“茹毛飲血”、“食肉寢皮”進化到“刀骨割肉”、“火炙鼎沸”的生活,表明蠻荒的原始社會進入到青銅期的奴隸社會?搅伺`社會的末期至春秋時代中葉,便有了我國較早的有關飲食方面的文字記載。在《詩經》中有不少詩篇,反映了我國古代的食物和飲食習慣,也反映了烹飪技術和食譜方面的簡單內容;《周禮》中則進一步談到“饍夫”、“烹人”、“酒人”等方面的膳事調理。而我國有關食譜方面的最早介紹則見於春秋戰國時的《禮記》,其中“內則”篇載有“周代八珍”的烹調方法等。然而,宨T談古代飲食的論著,是在秦漢以後的魏晉南北朝,如西晉何曾著的《安平食單》,南齊虞悰的《食珍錄》等。  相似文献   

3.
李濟深先生,字任潮,我們平時稱他為李任公。他是一位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以下簡稱民革)的主要創始人和第一任主席,也是一位享有很高聲望的國家領導人。去年十一月是他誕生一百週年,北京、南寧和他的家鄉梧州都舉行了紀念大會,高度讚揚他不斷追求真理,團結國民黨內部的愛國民主力量,維護國共合作的愛國的一生。可敬的愛國主義者任公的大半生是在我國內憂外患中度過的。任公出生的一八八五年,正是中法戰爭的最後一年,腐朽昏憒的清政府竟与戰敗的法國侵略者簽訂了屈辱的中法新約。一八九五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又遭失敗,筆訂了《馬  相似文献   

4.
遠在哥倫布一四九二年發現美洲“新大陸”之前八九十年,即一四○五年,我國明代大航海家鄭和《一三七一——一四三五年》曾率領我國船隊遠航。在這以後的二十八年期間,他又先後七次率船隊“下西洋”,遠去東南亞、西亞和東非,對沿途三十幾個國家進行了友好訪問,在世界航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他也因此而聞名於世。今天,鄭  相似文献   

5.
我國航海界一位老前輩最近作《自勉》詩,其中兩句是:‘揮戈能返日,白髮不知翁。’詩如其人,這鏗鏘有力,氣勢磅礴的詩句,正道出了作者戎馬倥偬的不凡經歷。他,就是當年護衛過孫中山先生的原永豐艦二副,現年八十九歲高齡的廣州港務局退休高級工程師、廣東省政協委員胡應球。在孫中山先生誕生一百二十週年前夕,筆者訪問了這位老人。胡老雖年逾古稀,但思維敏捷,精神矍鑠。筆者說明來意之後,他的話匣子很快被打開了。胡老出生於廣州市番禺縣一個普通的醫生家庭。一九一○年考入前清國立水師學堂(辛亥革命後改名廣東海軍學校),一九一七年畢業,被分配到北洋護法艦隊,先後任實習生、學員、三副、二副等職。陳炯明叛變胡老踏上社會工作之日,正是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風起雲湧之時。胡老說,一九二○年夏,孫先生根據當時國內革命形勢的發展,命令粵軍由閩西南回師廣東,討伐盤據在粵的桂  相似文献   

6.
唐代大詩人李白(七○一—七六二年),字太白,“一生好入名山遊”,他的遺踪和他的詩篇一樣,遍及祖國大地,山川為之倍添姿色。關於李白的籍貫,歷史上一直有爭議,但詩人幼年隨父母入蜀,度過青少年時代都是確實的。巴山蜀水之間在河道縱横、沃野千里的四川成都平原北邊有一個大壩子叫中壩,現在是江油縣城所在地,李白幼年至青年時代居住在這裏。江油縣在唐代屬劍南道巴西郡,叫做昌明縣,後來改稱彰明縣。在這裏保存下來的李白遺迹有二十多處。一九六二年,紀念李白逝世  相似文献   

7.
盛唐傑出詩人王維(七○一——七六一年),字摩詰,原籍祁(今山西祁縣),後隨其父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西),遂爲河東人。二十一歲中進士,作大樂丞酃僦辽袝邑?故世稱王右丞。他不滿腐敗的權貴,寫過一些抨擊朝政和情調昂揚的文章和詩篇;但後來遭受??意志逐漸消沉。晚年遷居藍田輞川後,即過着半官半隱的悠閒生活。《舊唐書·王維傳》說他“晚年常齋,不衣文綵……彈琴賦詩,嘯詠終日”。他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寫過許多寄情山水、描繪田園風光的詩篇,對當時和後世影響很大,有《王右丞集》。現在讓我們來欣賞他的山水詩《山居秋暝》:  相似文献   

8.
韋應物(七三七——七九一年?),京兆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是中唐詩壇上成就较高的詩人。他在少年時以三衛郎事唐玄宗;後爲滁州、江州、蘇州刺史,故稱韋蘇州、韋江州;因曾任左司郎中,故又稱韋左司。 韋應物在藝術上效法陶渊明,也深受王維的影響,形成一種淡遠自然的風格。他寫了许多田園山水、恬静閒適的诗篇,語言簡淡樸素、不務雕飾。但他的部分詩作,對安史之亂後的社會现實亦有所反映,表现出他對人民疾苦的同情、對統治集團驕奢淫逸和朝政腐败的愤懑。這裏介紹他的一首田园山水詩,题爲《滁州西澗》。全詩云:  相似文献   

9.
* 最長的詩:我國藏族的民間長篇敍事詩《格薩爾王傳》,除去散文部份不算,單史詩部份就有一百五十萬行,這是最長的詩了。這一部以民間說唱形式來歌頌英雄的詩篇,創始於公元十一世紀。 * 最早的法醫學專著:宋朝宋慈(一一八六——一二四九年)在一二四七年編成《洗冤集錄》五卷,比一六○二年意大利人菲德里所寫的西方第一部法醫學專著早三百五十多年。 * 最早的茶葉專著:唐朝陸羽(七三三——八○四年)著作的《茶經》,全書三卷,分十篇,論述了我國種茶的歷史,介紹了茶樹的產地、  相似文献   

10.
從唐玄宗開元元年(七一三年)至唐代宗大曆元年(七六六年)的盛唐時期,詩人輩出,百花爭艷。除李白、杜甫以外,其餘詩人的作品,就其题材和風格特點而言,大體上可分為邊塞詩和山水田園詩兩個主要流派。邊塞詩派的作品,主要以邊塞戰爭和塞上風光為題材,表現出報國安邊的悲壯和奮發進取精神。在這一詩派中,高適和岑參的成就最高,故有人又稱之為高岑詩派。王昌齡(六九八?——七五六?年)也是這一詩派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1.
我今年八十一歲了。二十年代初就到日本讀書,嗣後又去法國學習雕塑。畢業後回國,鑒於當時國內對雕塑尚不重視,沒有發展前途,又想出國深造。於是通過父親的關係,被派到意大利使館工作,同時繼續學習雕塑。我考入羅馬皇家美術學院,畢業後,雖有回國之意,但當時國內對雕塑仍不重視,我就留在使館繼續工作。這一‘留’,竟是三十餘年。我曾先後在意大利、土耳其、阿富汗、泰國、伊朗、比利時、埃及、剛果等國擔任隨員、秘書、領事、參贊等職。在這期間,我只回國四次。一次是在京、滬兩地舉辦個人雕塑展覽會;兩次是奉調回外交部;一次是探親。每次時間不過  相似文献   

12.
李白(七○一——七六二年)是中國的偉大詩人。凡是讀過唐詩的人大概都能背誦出李白的幾句詩或幾首詩,足見其流傳之廣和影響之大。筆者在本刊去年第十二期介紹杜甫的七言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時說過,李白和杜甫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雙子星座。我們已經欣賞過杜甫的詩,現在接着來欣賞李白的七言絕句《黄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以見這兩位詩人的不同風格。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其先世為隴西成紀人。李白五歲時隨父遷居綿州彰明(今四川  相似文献   

13.
宋慶齡(一八九三——一九八一年)為中國革命和人類進步事業奮鬥終生,不僅是位舉世聞名的愛國主義戰士,也是保衛世界和平的久經考驗的先驅者。一九二五年中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與世長辭後,宋庆齡堅定地繼承他的遺願,奮鬥不已。她縱觀世界風雲,把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與世界反法西斯、保衛和平的鬥爭密切聯繫起來。她曾在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二九年分别在比利時和德國舉行的國際反帝同盟大會上被連選為大會名譽主席,其後又成為世界‘對帝國主義戰爭委員會’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在東方,日本軍國主義者不斷擴大對中國的侵略;在西方,德國法西斯對歐洲虎視眈眈。世界大戰的陰霾籠罩着整個人類。宋慶齡密切注意形勢的發展,並作出迅速反應,為制止世界大戰的爆發而竭盡全力。當她得知德國納粹分子對國內的進步人士和猶太人殘酷迫害、野蠻殺戮時,立即於一九三三年五月撰文憤怒譴責這種暴行,她指出‘这種事只有在人類歷史上野蠻和無知的黑暗時代才發生過。’她聲稱:‘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是反抗  相似文献   

14.
採訪歸來,久久難以平靜。這位年逾古稀的學者,不僅給予我豐富的報道資料,而且他那嚴謹治學、格物致知的精神,也使人激越。慕名而访對於鄭教授,我已久仰其名;因為他是個忙人,約了一兩個月始得於登門造訪。鄭教授一九一六年誕生於福建漳州,他是清代詩人鄭開禧的後裔。早年家境貧寒。父親是讀書人,長年失業,窮窘潦倒。所以不願後代重蹈覆轍,氣憤之下,打破了他的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一○八四——約一一五一年),號易安居士,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是宋代傑出的女詞人。其父李恪非是當時著名學者,以散文見稱於世;母王氏,亦擅文辭。李清照深受父母的熏陶。她與趙明誠結婚後,情投意合,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搜集考訂。她多才多藝,工書、善畫、懂音樂,在詩、詞、文各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貏e是在詞的創作方面,她是婉約派的傑出代表,强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詩文入詞。她善於駕馭語言,慣用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三年,我被國家送到法國攻讀國際經濟學碩士學位,那一年我二十一歲。初到法國,由於言語不通,上課特別費勁,只好把老師講的課程錄下來,下課後反覆聽。有些同學見我是中國人,瞧不起我;但我憑着一股刻苦的勁頭,年終考試拿了第一名,並在一年內得到了馬塞第三大學的國際貿易碩士學位。以後我又在巴黎第一大學經濟學院繼續深造,學習國際金融和國際投資專業的課程,取得國際投資博士學位。我的導師對我的論文的評價是:提出了國際投資領域的一個全新的方法論。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裹,我讀完了國際經濟學的全部課程以及通過了論文答辯。有人說我挺“神”的,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吃了多少苦。現在想起來,留學的那幾年挺值得懷念,什麼事都靠自己,找導師、找宿舍、掙錢,真磨練人。在攻讀學位的同時,我又在那裹的公司中兼  相似文献   

17.
余生於六代世醫之家,自幼研學文史,兼及考古,復入江蘇省醫政學院進修,行醫至今已數十年。在余心目中,中國醫藥學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各地區、各民族醫藥學術和經驗的總和,是我國人民用來和疾病作鬥爭的一種重要手段。早在原始社會就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東漢末期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我國最早的一部醫書《內經》,據四庫簡明目錄上說,它是“周秦間人傳述舊聞,著之竹帛”。可見它的內容,旣非一家之言,也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總結注古醫學理論的一部文獻。  相似文献   

18.
‘由秀才封王,為天下讀書人別開生面;驅異族出境,願中國有志者再振雄風。’這是丘逢甲為鄭成功廟書寫的一副對聯。寥寥數十字,却充滿着丘逢甲愛國愛鄉的激情。丘逢甲是一位才華横溢,飄逸豪放、热愛祖國的傑出詩人,同時又是一位愛國的軍事家和教育家。他為振興中華、光復台灣,歷盡艱難,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  相似文献   

19.
李白和杜甫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唐代文學家韓愈曾赞美這兩位偉大的詩人說:「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宋代詩人蘇軾也說:「李太白、杜子美以英偉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現在就讓我們先來欣賞杜甫的一首七絕。  相似文献   

20.
耿寶昌一九二二年出生於河北省束鹿縣,十五歲即入室於古陶瓷鑒定家孫瀛洲門下。耿寶昌親身經歷了一九三八年前後國內古董界甚囂塵上的仿古作偽熱浪,又經名師點撥,鑒賞能力有了提高。一九五六年,耿寶昌進入北京故宮博物院保管部工作以後,又在孫先生的指導下從事古陶瓷的研究和鑒定。半個世紀以來,耿先生所上手目鑒過的歷代古陶瓷精品在百萬件以上。國內大多數博物館系統所收藏的古陶瓷,都請他作了鑒定和甄別,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