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姚文元病死的消息发布后,有网友问“姚文元是谁”,有的说“这是一位老人的逝世”。这是一群不知道“文革”。不晓得“四人帮”的年少者。他们身上没有“伤疤”。  相似文献   

2.
“四人帮”中的姚文元,是一个漏网的资产阶级大右派。一九五七年反右斗争的前后,他打着批判资产阶级的幌子,挥舞秃笔写“评论”,发“杂感”,大量贩卖封、资、修黑货。仅从《何必害怕》等数文,就淋漓尽致地暴露出姚文元资产阶级右派的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3.
《传承》2006,(Z1)
毛泽东:再不发动文化大革命,老的、中的、小的都要挨整了。谁也没有料到,甚至连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事先也毫不知情。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突然抛出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章一发表,旋即引起争论。以后发展的情况表明,姚文元的文章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信号。以彭真为首的中央“文革”五人小组,1966年2月初开会,就批判吴晗的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认为要把这场讨论置于党中央的领导下,要降温,要真正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会议最后制定了《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简称《二月提纲》)。…  相似文献   

4.
浙江名人录     
1965年,姚文元发了一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打响了“文革”的第一枪。“四人帮”发表此文首先向《海瑞罢官》的作者吴晗开刀,其罪恶用心,早已大白于天下,历史  相似文献   

5.
叶剑英在粉碎“四人帮”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纪念粉碎“四人帮”斗争胜利20周年张江明时光飞逝,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已有20周年了。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决定对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等实行隔离审查,断...  相似文献   

6.
历来的反动派对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都是岐视的,“四人帮”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反动文痞姚文元在一篇黑文中就曾把历史上劳动人民创作的所谓旧的故事,都说成是“为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的政治服务的故事”,“宣传的是反动、迷信、恐怖、色情、荒诞、享乐、听天由命、自私自利等极端腐朽的思想”,“是腐蚀劳动人民心灵,麻醉他们的政治觉悟的毒药”。这是“四人帮”扼杀民族民间文学的一根黑棒,是他们敌视劳动  相似文献   

7.
华国锋同志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篡党夺权的阴谋,这两件大喜事,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是我们党的历史上极其光辉灿烂的篇章。我们热烈欢呼我们党又有了自己的英明领袖,热烈庆祝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篡党夺权阴谋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8.
点点 《传承》2004,(2):35-36
1965年11月,“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25日,我的父亲罗瑞卿到了上海。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在那里。万万没有想到,在“上海会议上,林彪一伙对父亲进行了报复陷害,也就是从那时起,父亲和我们一同经历了人生中最惨痛的时光。上海市的一位负责同志告诉父亲:毛主席对北京各报不转载姚文元的文章很不满意。那位同志对父亲说,他什么人都没有告诉,但他考虑父亲可以例外。父亲听了后,叫秘书要了一本单行本来。26日下午,父亲陪同毛主席接见柬埔寨的朗诺。在外宾来到时,父亲向主席…  相似文献   

9.
于2006年10月16日结束的第五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是六合历史上举办的规模最大、活动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文化盛会。本届“茉莉花节”以发源于六合的民歌《茉莉花》为旗号,成功开展了音乐文化、美食文化、雨花石文化、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10.
在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三国文化是最有活力,最具有雅俗共党特色的“亚文化”之一。若干年来,人们常常谈到“三国文化”,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却往往有所不同,这里有必要略加阐释。我认为,人们对“三国文化”的理解和诠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历史学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就是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精神文化。第二个层次是历史文化学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就是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政冶、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第三个层次是大文化的“三国文化”观,认为“…  相似文献   

11.
41年前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中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痛苦的回忆。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突然刊发了姚文元炮制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诬陷吴晗同志撰写的《海瑞罢官》是一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姚文是江青一手策划的。毛泽东同志同意发表这篇文章,而且给予极大的重视。他把发表这篇文章看作是“甩石头”,用以打破他所不满的那种沉寂局面。这便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2.
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是一帮“头戴红帽子,肚藏黑心肝”的害人虫。长期以来,他们自诩为“文化大革命的功臣”。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说明他们是疯狂破坏文化大革命的罪魁祸首。大野心家、阴谋家江青提出的反动口号“文攻武卫”,就是她射向文化大革命的一支毒箭,就是她破坏文化大革命的一大罪证。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是亿万人民反修防修、继续革命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3.
唐中明 《湖湘论坛》2003,16(3):18-19
要在实践中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就必须把握“三个代表”的“三性” ,即统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三个代表”的统一性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的整体。发展先进生产力 ,是发展先进文化 ,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  相似文献   

14.
(一) 《李先念文选》注释第157条“四人帮”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6日,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这个反革命集团。在这一斗争中,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起了重要作用。是年9月,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许多老同志对此深感忧虑并酝酿解决办法。9月21日,华国锋到李先念住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06,(4):60-60
谁也没有料到,甚至连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事先也毫不知情。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突然抛出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章一发表,旋即引起争论。以后发展的情况表明,姚文地的文章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信号。  相似文献   

16.
新青年论坛网站2003年5月30日发表了余杰先生的《作为“文化摇头丸”的书法》一文,笔者拜读了余先生在文中提出和引用的一些新鲜观点:中国书法是一种“文化摇头丸”,书法是中国人“掩耳盗铃”式的自慰,是中国文化阶层自愿服用并已经上瘾的、最没有文化的“文化摇头丸”,“中国人对书法的迷恋,说到底也就是对权力的迷恋,这是一种无聊的假文化”,作者认为在下一代中进行书法艺术教学是“荼毒下一代”的行为。对此,笔者就余先生的观点进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七一”讲话中,他创造性地提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精神上的一面旗帜”的论断,从而把文化建设同党的思想、精神形象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阐述了文化建设不仅是促进政党建设的手段和精神动力,而且把文化建设更加明确地放在了目的的地位上,是一个政党在思想、精神方面的旗帜。因此,在“七一”讲话中,他一以贯之地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始终代表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  相似文献   

18.
雷颐 《同舟共进》2012,(5):I0001-I0001,4-6
“繁荣文化”是时下中国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级政府纷纷以大投入打造各种“文化工程”。不可否认,“文化工程热”迅速升温,与当年各地一轰而起的“开发区热”颇有类似之处,政府仍是以搞工业建设、发展经济的方法和习惯发展“文化产业”。当然,虽有种种不足和缺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二日至十八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英明领袖华国锋主席主持了大会。这次大会是在我们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逝世以后,在我们党取得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伟大胜利的情况下召开的。这次大会是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持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大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团结、坚持光明正大的大会。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9,(19):42-42
“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本质最优秀的内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