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齐     
阿兰 《新青年》2006,(8):3-4
国齐,我哥的同学. 十四五岁长得跟大老爷们儿一样高,直眉愣眼一脸憨相.两颗大板锹似的牙露在外面,不笑跟笑似的.认识国齐就没见过他爸.寡妇妈领着冬夏流两桶鼻涕的妹妹整日糊鞋盒子.国齐也流鼻涕,他的鼻涕流得有水平.  相似文献   

2.
男儿的泪     
常听人说男儿无泪。感觉男儿不可能无泪,只是有泪不轻弹。在我的记忆中,我只哭过3次。第一次哭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学校组织在操场植树,因为一件小事,我和一个男同学打了起来。他是一个身体强壮的男孩,像小老虎一样威猛,年龄也比我大。而我则是瘦弱的,像一个食草的小绵羊。结果当然是我吃亏了,但我表现的是出人意料的勇敢和顽强。我没哭,也没告诉老师。回到家里,妈看到了我脸上的青紫和微肿,就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才委屈地哭了。创伤疼在我的脸上,疼在妈的心里。妈一边安慰我,让我以后不要再和别人打仗了,一边教育我说,男孩子要学会坚强…  相似文献   

3.
吝啬父母心     
几位朋友聊天,话题说到各自的父母身上,其中一位说:那次爸妈到我家来,大概中午我做的饭有点成,吃完饭后我爸一连喝了两杯水.我妈在旁边不断地用眼晴瞪他,我爸没看见,继续倒水喝.直到喝到第四杯,我妈终于忍不住了,埋怨我爸:你就不能少喝点?妞妞家的水那么贵!忍着点,等一会儿回家了,让你喝个够……你们说,我妈怎么那么小气啊?八块钱一桶的纯净水,她都不舍得让我爸多喝……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妈的同事说我是丑精怪,没办法,我小的时候丑得吓人。而爷爷却说我是鬼丫头,爷爷特别喜欢我,尽管我丑,尽管我过于调皮。爷爷说我像他,我却不知道我哪儿像他,但我喜欢极了爷爷疼我。记得那时候,爷爷经常拄着拐棍慢慢地前院后院地走,他是抗美援朝时伤退的军人,到老也没改军人的脾气。总是闲不住,不是弄弄园子里的黄瓜架、豆角架,再不就归拢归拢后园的柴垛。只要有点不规矩不干净了,就会张口就骂,爷爷的脾气是出了名的暴。那时候几个叔叔跟爸都怕他,姐姐更是不敢靠近他。但在印象中,他从来就没骂过我。就算我把柴草弄得满院都是,就算我在…  相似文献   

5.
心曼 《新青年》2004,(3):22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女孩儿都是这样,我的少女之心萌动得特别早,属于早熟。那一年我9岁,他19岁,是邻家小妹的表哥,因为一些我不知道的原因转学到小镇来读书,姜婶婶是他的姑母,我们两家住东西院邻居,关系处的很友好,平时谁家吃点好吃的东西都要相互惦念送点给另一家的孩子。谁家有活忙不过来了,就在自  相似文献   

6.
母亲一辈子就生我与哥哥兄弟俩,对待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按理说,娘疼幺儿,可她疼的偏偏是哥哥。我的惟一特权就是每年春节能跟着爸爸回老家,有时哥哥想跟着去,爸爸总以他腿不方便拒绝了。哥哥大我一岁,两岁时患了一场病,那时我们家才从广西迁到重庆,父母都很忙,把哥的病耽搁了,哥就成了个瘸子,走路一跛一拐的。母从小学到初中,我总穿哥哥穿旧了的衣服。过年时,母亲常到供销社扯几尺布给哥哥做新衣,却每回都没我的份。有次,我忍不住了,哭个没完,冲着母亲喊:“他一个瘸子,能穿出什么样来,还净给他买新的。”母亲一听,像被马蜂蜇了般,扬手就给…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急三火四地跑到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人不解地问“。第一个是真实。你告诉我的消息,是真实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如果不是真实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那个人踌躇着说“:不,正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果真很重要吗?“”并不重要。”那人不好意思地回答。哲人说“:既然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既不真实,也非善…  相似文献   

8.
暗恋的罐头     
他把罐头递给她,你的.突然绅士起来.她说不,你先拿到的,是你的.两个人彼此推让着,直到招来超市的服务员.服务员对他们说,等等吧,5分钟后,也许还会有这个牌子的罐头摆上来.那时罐头正好被让到她手里,他说你先走吧,我再等一会儿.她说好,却不走,陪着他等.两个人开始闲聊,却突然发现,原来他们,竟租住在同一个小区!  相似文献   

9.
酒话连篇     
喜欢酒。有时老公晚归,眼睛格外亮,笑容格外多,话语格外亲,我就知道,他喝了。凑近些,他身边的空气,一点甜一点香一点辣,有米饭馒头羊肉茄子都无法比拟的味道,很独特。闻一闻,也会迷离。就想,酒,是个好东西。但我不喝。常听我妈抱怨:忙乎三四个小时,几分钟就撤退了。颇有点桌子摆的时间太短,作品被灭得太快的遗憾。妈是读过几遍《红楼梦》的人,我想,她大概是希望像大观园那样,大家边吃边饮,比才情比酒力,直将午饭吃到日落西山,每个人方尽兴而归,才不辜负了那些美食。可是,没办法,她嫁给我爹,一大半原因是因为姥爷看上这一家人少言寡语勤恳做…  相似文献   

10.
糖果的味道     
去超市购物,儿子挑选了三四种糖果.都是价格不菲的.比如金丝猴奶糖,他天天吃不腻.还没吃完,就吵着要再买,说不能断炊了.  相似文献   

11.
风吹往昔     
马德 《新青年》2005,(5):34
1992年夏天的县城,日头高悬,空气中飘着一丝慵懒的风。在县城东南一处扩建民房的地基上,有几个民工正在四周码砖,旁边是两个和水泥1吹的人,其中的一个就是他。高考的分数下来后,他就开始在县城里找生活做了。一方面,可以逃避尴尬的分数所带来的内容各异的眼神,一方面想挣些钱。正好同学的父亲是个不大的包工头,于是说了说,就留在同学父亲的工地上了。开始,他觉得有些丢人,但把人丢在一个同学身上,总比到处丢人强。这笔账,当时他已经算清楚了。还复习吗,似乎没必要了,已经复习了两年了,再复习,快成8年抗战了。不复习又能干些什么呢?一边干活,…  相似文献   

12.
我的哥哥     
家玲 《新青年》2006,(4):12
我哥不是我的亲哥,我俩的父亲是战友.我哥姓张,我姓吴. 我们两家的灭顶之灾发生在我12岁、哥17岁那年.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下过一场雨.张伯一家来我家做客,我硬拉着哥去河里捉蟹.临近中午时,我和哥刚回到院子里,就见房屋顶部不断有响声,靠山的后墙还出现了几道不断扩大的裂缝.我俩忙向屋里大喊:"爹,娘,快出来啊,房屋要塌了!"话音未落,整个房屋"轰"地一声全塌了.出事后,张吴两家就剩我和哥了.  相似文献   

13.
限量版爱情     
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偶然在一次聚会中相识并相爱,可是两个人常常吵架,一吵架女孩就嚷嚷着要分手,然后两个人真的分手了,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女孩后悔了,来找男孩,痛哭流涕,说自己年轻,不懂事,心里放不下他,愿意和他在一起的.男孩原谅了她,两个人言归于好,重新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新青年》2009,(9)
父亲是在他生命的第49个年头上去世的,那一年,我正好考上大学.父亲得的是肺气肿.父亲跑了一趟官厅的医院,没几天就回来了.父亲说,那个地方,贵巴巴的,咱们住不起.  相似文献   

15.
正张同吾先生是当代著名诗歌评论家,如今我们相识已40年了,成了知心朋友。当年我在东北部队工作,开始写诗,休假时就回北京通州哥哥家。那时同吾在通州四中教语文,常听我哥说他才华横溢潇洒倜傥,教课既没教案也没提纲,上课侃侃而谈风趣生动。那是1974年全国批判"师道尊严",学生们上课折腾不好好听讲,唯独上同吾老师的课都洗耳恭听。在教师中他是"另类",学生们偷偷读《红楼梦》,领导说是黄书要求上缴,他据理力争说明明是红楼,怎么会变黄呢?男学生留长发,领导说是资产阶级思想,他说是向伟人学习,青年时代毛泽东的头发更长!同吾有个大缺点:不拘小节,爱丢  相似文献   

16.
小白哥常被我称作“天上掉下个小白哥”。因为即使拿大棒槌敲破我的头,我也想不起当初如何与他结识的,这也实在是信息时代的灵异事件了!问他,也是一脸茫然,说:“不知道啊,大概是你在街上卖火柴,我看你又冷又饿怪可怜的,就把你捡回去了。”我举起杯子砸过去,他威武立可屈:“妹妹,投降了!”  相似文献   

17.
一位小男孩想找个工作,正好有一家商铺想招一个小店员.小男孩就跑去试.共有七个小男孩都想在这里碰碰运气.店主说:"你们都非常棒,但遗憾的是我只能要你们其中的一个.我们不如来个小小的比赛,谁最终胜出了,谁就留下来."  相似文献   

18.
一天早晨坐招手车上班.车到保卫村,一个中年男子说:"前面路口停一下."司机答应一声,开了约一分钟,男子大喊起来:"你傻呀!叫你停咋不停?"司机说:"不是到路口吗?""左边路口,早过了,看不见那你?退回去."车停下,司机忍气没吭声.几个乘客看不下去了."反正也没差几步,就这儿下吧.""再说你也没强调是左路口."那男的冲司机又骂了一句"妈的,倒霉."嘟嘟囔囔下了车.  相似文献   

19.
"景哥,我和你咨询一个事?" "景波,你来一下,我给你反映一个情况." "景叔叔, 我想办身份证,但学校课程非常紧,我不想请假, 周日您能帮我一下吗?" 在他工作的向阳社区,各个小区、大院居民和商家几乎就没有不认识他的,遇到困难都愿意找他解决.面对群众,他总是微笑着回答,耐心地解释, 想方设法给居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相似文献   

20.
南北极     
一 嫣儿是美院的一名学生,学西洋画法,尤其擅长人体临摹,她没事的时候,手里老是握着铅笔,在纸上刷刷地勾勒人体线条,没几分钟便会出现一个男人的裸体.其实她脑子里事先并没想到要画一个什么人,但最后落在纸上的总是一个男人,脸是空白的,或坐或卧或立的姿势,冷漠又富于挑逗性.嫣儿不知道他是谁,但是总感到跟纸上这个人有一丝相通,他会不会是存在的,不太远,也在这城市的某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