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到北大荒去我是1954年9月27日由中南军区战士歌舞团调入中央警卫团文工队的。文工队由乐队、舞队、歌队共30多人组成,任务是为驻京警卫部队演出,开展连队文娱活动,培养连队文娱骨干,周末参加为中央首长举办的舞会。我是在参加舞会时认识毛主席的。我们每个新来的同志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时,主席都要问这问那,不是在人名上就是在地名上引经据典,非常幽默地说些小典故,让你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第一次和毛主席跳舞时,他问我叫什么名字,还对卫士长李银桥说:银桥,你知道吗?这个小鬼有两个姓,姓李又姓艾,还是个大胆的。不怕鬼的姑娘。…  相似文献   

2.
1945年1月23日至6月11日,我作为太岳区的代表参加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七大”选举中央委员会以前,我被推举为计票员。投票之后,我们几个计票员正在后台忙碌地统计每位候选人得的票数(当时没有计算机,只能把候选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一个人口念,另一个人在候选人名下写“正”字)。这时,一个身躯高大的人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抬头一看,原来是毛王席来了。我们好惊讶,忙着给毛主席让座。毛主席笑容满面,对我们说,你们辛苦了。接着他就问每人得票的情况。我们把已经计算出来的票数向他做了报告。他又很关心地]同洛甫、博古得票…  相似文献   

3.
心疼     
快乐大叔  郭庆晨 《党课》2007,(10):94-95
从公交车上下来,女儿挽着我的胳膊.一边走一边问:“爸爸,腿疼吗?”我说:“不疼,没事儿。”女儿又说:“别老是没事没事的。看到您摔倒,我可心疼了。”我半当真、半开玩笑地问:“知道心疼爸爸了,真的吗?”“真的。过去,我不知道什么叫心疼,现在知道了。”我看了看她,俩人会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4.
兰衡 《当代贵州》2007,(8):34-34
我是贵定县新铺乡四寨村大谷撒一所小学的代课老师,我今年30岁,8岁学舞,18岁参加演出。我是“长衫龙舞”这项原生态舞蹈的第十四代传人。在谷撒寨,只要有婚丧嫁娶,村民们决不会漏掉我这个“跳龙舞的兰衡”。我家祖传的这些舞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但曲子几乎都没有名字.只分得有“悲调”、“喜调”,跳舞前只需和几个伙伴用苗语沟通一番就能默契十足地开跳。  相似文献   

5.
1963年7月31日,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们奉命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话剧《雷锋》.象平常一样,我们在做演出前的准备工作.忽然,保卫局的处长找到我,他把我拉到一边小声地说:“今晚,毛主席看戏.”他见我有点似惊、似喜,紧张得不知所措,忙补上一句说:“不要告诉任何人.”我说;“和我一起带队的还有政委.”他忙说:“只你一个人知道.”说完走了.  相似文献   

6.
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声中伴随着一个沙哑嗓子男人的声音:“我的孙子刘远征被人绑架了,绑匪把电话打到我家索要15万元,快救救我孙子。”石河子市公安局110报警中心值班民警小李一边拿着话筒一边安慰对方不要着急,慢慢把事情说清。“我们到学校问过老师,老师说孙子今天没去上课,我叫刘月高,住老街××号,家中电话×××××××号。”  相似文献   

7.
1962年6月21日上午10时半,周总理和邓颖超以及童小鹏在余秋里等会战领导陪同下,由齐齐哈尔来到萨尔图.当周总理从列车门走下站台时,车站上欢迎的会战职工手舞彩旗、花束,欢呼雀跃,兴奋异常。周总理在金秋里等陪同下,到基层井队、泵站、油库视察。总理在视察北二注水站时,就上前去和工人们握手,一个工人不好意思地说:“我的手上有油。”急理笑着说:“我也当工人。”紧紧地握住工入沾满油污的手。总理一边用手摸着国产的泵一边同工人说:“这是我们自已的,你们要很好爱护它。”总理和值班工人—一握手,问他们叫什么名字,那里人…  相似文献   

8.
我叫赵葆秀,是北京京剧院的一名老旦演员。今年9月10日教师节前后,我的戏剧展演活动在梅兰芳大剧院连续演出了三天。演出结束的时候有记者采访我,问我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我就说了一句:“吃水不忘打井人”。  相似文献   

9.
我的名字叫毛泽东,泽东就是光泽大海,普照东方”毛泽东,字润之。后来又取字润芝。他曾对自己名字作过有趣的解释。1951年11月,毛泽东巡视古都安阳,当知道陪同的地区专员叫程耀吾时,他开玩笑地说:“你这个名字不如我的名字好。”“我的名字叫毛泽东,泽东就是光泽大海,普照东方。”中国人传统名字从来是互补的,因此取名“泽东”,取字为“润之”。而毛泽东对自取的“润芝”来源,又作了另种说明。那就是在他青年时期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时,老师杨怀中推荐《胡文忠公全集》。毛泽东说:“我反复阅读后,觉得胡林翼确实值得…  相似文献   

10.
《新湘评论》2010,(5):39-39
有人问上帝:“我有才能,可为什么就没人发现我呢?”上帝捡起一石头向远处抛去,接着叫他把刚才那块石头捡回来,那人说做不到。于是上帝又抛出一块金子,再叫那人去捡,结果很快就捡回来了。  相似文献   

11.
《学习导报》2010,(5):39-39
有人问上帝:“我有才能,可为什么就没人发现我呢?”上帝捡起一石头向远处抛去,接着叫他把刚才那块石头捡回来,那人说做不到。于是上帝又抛出一块金子,再叫那人去捡,结果很快就捡回来了。  相似文献   

12.
我叫王殿森,是抚松县运输管理所所长。时下流行这样一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在我们这里,金钱有时就显得很苍白。一次,我们给一个姓张的个体车主批了一条客运路线,他很感激,拿了1000元钱送到我家,我不收,他便说:“我寻思着送点东西,怕让人看见不好。就这点意思,你愿意买啥就买啥。”边说边把钱扔在我家的桌子上就跑了。第二天,我把这送上门的实惠以这个车主的名字存到了储蓄所,过后将存折还给了他本人。谁知,他趁我接电话的工夫,又把存折塞到我的抽屉里。无奈,我只好向局领导汇报了这个事情。这位车  相似文献   

13.
宋静 《新湘评论》2014,(4):53-53
今年的夏天格外热,我给老爸打电话嘱咐他,热了就开会儿空调,别怕浪费电,顺便问他有没有哈需要的,我好给他买了寄过去。 老爸一如往常般地回道:“不用买啊,我啥都不缺的。”后来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了一句:“明(我老公的名字)在你旁边吧?”我说:“没啊,咋了?”“你婆婆呢?”“也没有啊!爸,你想说哈说就行啊!”老爸这才“放心”地说道:“要不,你给我买个皮带吧?我这皮带用了七八年了,不大好用了!”我赶忙答应下来:“没问题,这两天就给你买了寄过去啊!爸,你需要啥直接给我说就行的,别管他们在不在我旁边。我孝敬自己老爸,谁也不敢有意见Ⅱ阿!再说了他们也不是那种人啊,你以后可不准跟自己女儿这么见外了啊!”  相似文献   

14.
一1962年12月1日上午,周总理找粮食部副部长、党组书记陈国栋和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杨少桥研究粮食调拨计划,谈好后嘱咐国栋同志叫我(作者时任粮食部党组成员、政策研究室主任)于夜间1时把计划表送到他办公室。当我按时把表送到总理办公室时,总理问我:“你核算了吗?”我说:“我已核算了三次,到您这里不敢含糊啊。”总理把数字核对了一遍,又把表格的说明从文字到标点审改了一下。看完后,总理叫我坐到他的身旁,然后打开抽屉拿出两张照片给我看:第一张是总理穿着女式戏装的照片。总理说,他年轻时喜欢京剧,时常参加一些演出,在这些演出中,他经常…  相似文献   

15.
参加工作已有十年之久了,同事常常问我:“小谢,你咋叫‘谢牛’这样一个名字?”多少次,我也记不清了,这个名字犹如磁石一般,吸引昔周围的人们,引起他们的注意。而每当他们问我的时候,我就有一种莫大的幸福感,继而会滔滔不绝地讲起那段无法从记忆中林掉的往事和我的启蒙教师——郑仁秀。  相似文献   

16.
1996年,我从师范院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市里的一所中学任语文课教师。有一天,我正准备去上课,教研室主任急匆匆地找到我:“张婷婷,马上到刘校长办公室有急事。”我走进刘校长的办公室,见他正焦灼不安地在屋里来回走动。见我来了,刘校长赶快问道:“你会打麻将吗?”我摇摇头。刘校长叹了一门气,又问我:“会跳舞吧?”我点点头:“会一  相似文献   

17.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3,(13):80-80
家教 老马在睡梦中喊了几声初恋女友的名字,老婆推醒他,警觉地问:“你在喊谁?”老马忙掩饰:“我做梦当老师了,在叫学生回答问题。”老婆问:“那你一节课怎么总是叫同一个学生回答问题?”老马一愣,紧接着回答:“因为我做的是家庭教师。”  相似文献   

18.
1959年12月24日晚上,当时钟指向8点时,随着三八饭店自动门缓缓地开动,一张熟悉又亲切的面孔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大家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惊喜而激动的声音;“啊!周总理!”“是周总理!”室内顿时欢腾起来。周总理稳健地走了进来,一边微笑着和我们—一握手,一边亲切地说:“同志们好!”大家激动地说:“总理好”。我们请总理到楼上餐厅休息,总理笑着说:“先看看。”总理先来到灶房,听女厨师王子英介绍自动大勺时,总理高兴地站到厨师的位置上,按动一下机械组,自动大勺颠起来,总理高兴地说;“哦!我也会操作啦!”接着总理又看了…  相似文献   

19.
求名与求实     
游宇明 《唯实》2010,(11):95-95
在某高校上课,突然看到熟悉的第五教学楼东头钉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致远楼。接着,又发现学校所有的公用建筑几乎都换上了新名字,原办公楼叫明德楼,原文科楼叫播馨楼,原理科楼叫百全楼。原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叫养根楼……“致远楼”这名字我极喜欢,只是有一点我颇怀疑:在官本位和行政权力横冲直撞的大学校园,大学师生在思想和专业素质上能不能真正“致远”?  相似文献   

20.
山西定襄人马洪是人们熟悉的经济学家 ,他早年投身抗日 ,奔赴延安 ,先后进中央党校和马列学院学习 ,毕业后即在马列学院干部科工作 ,这期间他有一段难忘的与毛主席的晤谈。193 9年春 ,毛主席到马列学院作报告 ,报告前在办公室碰到马洪 ,于是两人交谈起来。毛主席询问了学院学员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 ,又问到马洪的兴趣爱好。马洪一边回答一边请毛主席给学院支部题词 ,毛主席欣然提笔。当马洪说他喜爱看报时 ,毛主席很高兴 ,就拿起毛笔写道 :“看报有益”。接着又问起马洪的学习情况 ,马洪说他从小便特别喜欢看书 ,虽然家境并不好 ,读书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