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瑞芳18岁时与崔嵬合演《放下你的鞭子》,闻名北平;在重庆抗战剧坛,她被誉为话剧四大名旦之一,轰动山城;建国后,她在电影《聂耳》中扮演郑雷电,《李双双》中扮演李双双而誉满全国。她以36部话剧、18部电影的优异成绩,成为我国  相似文献   

2.
正1962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海燕厂")拍摄的故事片《李双双》上映,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1963年5月22日,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的百花奖颁奖仪式上,周恩来为最佳编剧奖颁奖。《李双双》的编剧李準没有到场,由海燕厂副厂长徐桑楚上台代李準领奖。徐桑楚当初组织拍摄《李双双》,该片还差点儿夭折。1960年,李準的短篇小说《李双双外传》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引起  相似文献   

3.
1958年,作家李准以河南林县宋家庄大队妇女队长刘凤仙为原型,创作了小说《李双双小传》。作品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将小说改编后拍成了电影《李双双》。  相似文献   

4.
张瑞芳,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早在上世纪40年代便在大后方享有话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声誉(另三位是白杨、舒绣文、秦怡)。在风起云涌的抗战岁月里,作为一位亿万人民热爱的表演艺术家,她的激情的火焰始终在无数观众的心头燃烧。张瑞芳也许与戏剧有“缘”,早在中学时代就特别爱好话剧。初中的时候就演过田汉的独幕悲剧《获虎之夜》和《梅雨》,还天不怕地不怕地演过法国喜剧大师莫里哀的大型喜剧《心病者》。高二的时候又主演过中国著名喜剧作家李健吾的三幕喜剧《这不过是春天》,老师、同学人见人夸:“真像,演得挺不错!”张瑞芳实在太爱演剧了…  相似文献   

5.
正她是《我爱我家》中的居委会主任于大妈,是《闲人马大姐》中爱管闲事的刘奶奶,还是电影《我们俩》中的孤寡老太太……她就是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在80岁高龄摘取"第1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18届东京电影节"影后桂冠的金雅琴。2016年6月23日,金雅琴在北京去世,享年91岁。  相似文献   

6.
马拉 《红岩春秋》2014,(7):43-46
正应云卫是中国早期著名的电影导演和戏剧活动家,1930至1940年代导演过《桃李劫》《怒吼吧!中国》《八百壮士》和《塞上风云》等名剧名片,抗战爆发后于1941年到重庆,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的中华剧艺社(简称"中艺")任理事长(相当于社长)。白杨、秦怡、舒绣文、张瑞芳、赵慧深都是中艺演员;郭沫若、老舍、阳翰笙、吴祖光、陈白尘、陈鲤庭都是和中艺紧密合作的剧作家。1942年,  相似文献   

7.
一 1997年是张瑞芳生命中辉煌的一年,她这年79岁了。辉煌,不是她又得了“电影世纪奖”那样的最高荣誉奖,而是在牛年当中,又奋力做了几件大事。 张瑞芳是一位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文艺工作者。为迎接九七香港回归,还在1996年12月间,她就找到84岁本想封箱搁笔的剧作家杜宣,一次又一次地要求他写一部反映香港百年沧桑的剧本。善于调侃的杜宣眯缝着眼睛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由于在周恩来纪念馆工作的关系,曾与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电影终生成就奖获得者张瑞芳女士有过十多年的交往。我清楚地记得,1998年她随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淮安,参加纪念周恩来的百年诞辰活动时,曾对我说:"老秦呀,我是受到你们淮安人的影响才有今天的。可以说,是你们淮安的两个半人影响了我的一生。"这是怎么回事呢?直到后来通过对她的采访,我才弄明白她说这句话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9.
正舒绣文(1915-1969年),安徽省黟县人,生于安庆。原名舒彩云,中国近现代杰出的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第一位女配音演员。20世纪30年代初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月花剧社、春秋剧社、上海业余影人剧社等团体。抗战爆发后,又参加中共组织的中华剧艺社,在战时首都重庆先后演出《棠棣之花》《虎符》《蜕变》《天国春秋》等话剧,与白杨、秦怡、张瑞芳合称为"陪都四大名旦"。在陪都重庆的舞台上下和烽火岁月的影棚内外,作为一名声震陪都的影剧明星,舒绣文与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  相似文献   

10.
阿锋 《前线》1962,(22)
电影《李双双》是一部以公社化后的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优秀影片。影片在公社化的广阔背景上,描写了维护集体利益、巩固集体经济和农民的私有观念、富裕农民的自发势力之间的两种思想、两条道路的尖锐斗争,塑造了崭新的公社社员的光辉形象,表现了公社化运动在人们思想上  相似文献   

11.
正她被称为"小人物里的泰斗",尽管长期担当绿叶演员,演的都是"小角色",但她总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她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年长的"影后",在84岁高龄,凭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荣获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她还是银幕上的不老松,已至耄耋之年,仍旧在拍摄电影、电视剧,活跃在银幕、荧屏上。  相似文献   

12.
姚胜祥 《党史纵横》2007,(11):24-27
随着著名导演李安拍摄的电影《色·戒》的热播,一起60多年前美女锄奸行动的故事再度因媒体的关注而轰动两岸三地.《色·戒》原作者张爱玲曾在她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一文中说:《色·戒》"是有来历的、有背景的",从而默认了小说是以1939年轰动上海的美女特工郑苹如刺杀汪伪特务头子丁默邨事件为原型而构思的.时隔半个多世纪,人们在享受了电影的艺术夸张处理形成的视觉冲击后,不禁想知道:60多年前的那起美女特工锄奸行动,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真实生活中的汉奸与美女特工的感情纠葛是否真的如电影中渲染的那般传奇呢?  相似文献   

13.
正自从拍了《白毛女》以后,她就生活在了"名利"中。但她把"名利"变成了"还艺于民",为观众塑造出了一个个朴实无华的银幕角色。到了晚年,她又把"名利"变成了"奉献",诠释了她心中"化作春泥更护花"、"意在点燃繁星"的银发之情。她就是被誉为"身在名利中,心在名利外"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白毛女"田华田华在回忆1950年拍摄电影《白毛女》的情景时说:"我自身的经历和气质令导演看到我的能力和  相似文献   

14.
正8月20日,历经三个月拍摄的电影《极度危机》,在贵州都匀杀青。电影《极度危机》取材于80年前红二、六军团在毕节创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暨贵州黔大毕革命根据地的史实,主人公李菁菁是野战部队医院的一名小护士,爱人贺湘云奋斗在前线杀敌,她奔走于后方救人。"《极度危机》是一部彰显忠诚、信仰与英雄主义的主旋律电影。我们创新性地在红色影片中植入了蒙太奇表现手法。"担任编剧的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透露。早在12年前,同样以长征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就在央  相似文献   

15.
提起郭俊卿,人们也许不会陌生,她女扮男装、驰骋疆场的英雄事迹曾名扬四海。著名小说和电影《战火中的青春》的主人公高山的原型就是郭俊卿。  相似文献   

16.
徐沛东在近30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创作了近千部声乐、器乐作品。如《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亚洲雄风》等歌曲,《篱笆、女人和狗》、《和平年代》、《东周到国》等多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可以说首首饱蘸澎湃激情,曲曲显现强烈民族意识,正是"爱就爱得热情奔放,恨就要恨得淋漓尽致",令人倾倒,为之陶醉…… 有人称奚美娟是"获奖专业户",中国话剧、电视剧、电影的大奖一一梅花奖、文华奖、金鸡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她都获得过。《一个医生的故事》中的赵雪芳、《蒋筑英》的妻子路长琴、《假女真情》的假女……经她细腻、传神的再现,真实感人,久难忘怀…… 他们风华正茂,在艺术百花园中挥洒汗水,辛勤耕耘,为繁荣中国的文艺递交着一份份精彩答卷。那么,他们对人生、对艺术创作,自己又是怎样理解和感受的呢?  相似文献   

17.
正她是妻子、母亲,胜任自己世俗当中的角色;她写作、挣钱,不依赖于谁,同时也开辟了一处独立于日常生活之外的精神高地。去年底,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热映,引发了一代人的记忆,也引发了一股"严歌苓热",而这不是严歌苓的作品第一次被搬上大荧幕。  相似文献   

18.
马未都 《学习导报》2012,(15):40-40
出门几天,连续听见前辈明星相继陨落的消息,心中愕然。陈强、张瑞芳、黄宗洛都是我们父辈级的明星,套用一句最巴结的话,我们这一代人真是看着他们的电影长大的。陈强饰演的反派是中国电影不朽的经典,其高度令今天所有演反派的明星无法企及。陈强塑造的黄世仁、南霸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两颗电影上空的反派巨星,璀璨夺目;  相似文献   

19.
正见到王冀邢时,他刚从北京回来,精神矍铄。这段时间他都忙着电影《红星照耀中国》的事。这部电影改编自82年前美国记者斯诺的纪实报道。他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时代、社会、担当,是王冀邢采访中的高频词——"电影不仅折射出导演的艺术追求,还是导演对时代深入思考后的产物","我在筹拍电影或电影选题的时候,会首先考虑时代背景的问题。"这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共性,也是"峨影人"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哎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每当听到这歌声,人们立刻会想起电影《柳堡的故事》中那个纯朴善良的二妹子。其扮演者陶玉玲那甜美的笑容,曾醉倒了无数观众。对于陶玉玲,人们熟知的是她所塑造的角色和她在演艺事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