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望故乡     
很多时候,我慢步于林间小道和无垠的田野里,孤独地迎着清风,遥遥地回望着那片土地;而更多的时候,我又确确实实地在默默地想念,真诚地想念着那片养育了我的土地。因为故乡的土地曾赋予了我那么多惨烈和凄迷的故事,也给予了我那么多的乐趣,在那里我生活了35年,高高的山清澈的泉水永远是我的故乡! 然而,最终我还是带着妻小离开了她。 在农场的一段日子里,我几乎不敢面对这个问题,很多时候听妻儿说起我还为我  相似文献   

2.
<正>我的同事好友老赵对我说,说不清楚到底是家乡把他丢了,还是他把家乡丢了。他说他好眷恋那句"妈妈,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那就是我"的歌词!他在努力地回忆着,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数说着……家乡是妈妈怀你生你的地方吗?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大跃进"年代,妈妈怀我在关内,为了填饱肚子,妈妈一路乞讨生我在关外。不知是妈妈丢了家乡,还是家乡丢了妈妈。没"坐月  相似文献   

3.
正大学毕业后我成了一名光荣的"垦三代",这个"垦"不是"啃老族"的"啃",而是军垦人的垦。最初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朋友,大家都不是很理解,好不容易考出去为什么还要回来呢?我说我就像风筝,飞得再高再远,只要线的那头轻轻拉扯,我就会舍弃广阔蔚蓝的天空回到我起飞的地方。当年爷爷奶奶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从沿海来到了边疆,在这里屯垦戍边,后来有了爸爸妈妈,继续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奉献着青春,再后来有了我。我生在这片土地,长在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承载的历史深深影响着我。常常听老人们讲当年刚进疆的  相似文献   

4.
喝山东庄咸水长大的隋晓黑深知穷的滋味临猗县山东庄是一个由很多年前从山东逃难来的人聚居而成的小村庄,现有百十来户,五六百口人。他们落户的地方属劣性盐碱地段,当地人素称“地垆水咸黄河远,涑水河常年底朝天,浅井越浇越减产,致富还比登天难”。以前,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人均收入不到三四百元。隋晓黑,这个典型的山东汉子,尽管在县城建局工作,但对家乡总有一丝牵挂,忘不了生活在那片盐碱地上的父老乡亲。每逢节假日,他总要回村在那片虽劣质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干上一阵子。乡亲们的贫穷,…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是全人类嗜杀好战登峰造极的一个世纪。 这个世纪的前半叶,中国土地上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十足的“国无宁日”。1916年初,生于湖北江陵县农民家庭的谭友林,14岁那年参加革命队伍离开了家乡,在东方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辗转奔走,起落沉浮,风风雨雨里百折不回地抗争着、战斗着……  相似文献   

6.
每当我听到蒙古族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天堂》这首优美动听的歌声“绿绿的草原,清清的河水……这是我的家啊……”时,我就会想到我美丽可爱的家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二师一○四团。朋友,你想了解我的家乡吗?我的家乡位于乌鲁木齐市西郊,在连绵起伏的群山环绕之中,在闻名暇迩的雅玛里克山脚下那片美丽的土地上,那便是我可爱的家乡。我的家乡有广袤无垠的原始森林,有辽阔的山地草场,有丰富的矿藏和珍稀的野生动  相似文献   

7.
正爱国,是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一出生就开始伴随着个体生命的崇高情怀。这片土地默默地养育着在这里生活的儿女们,也许在我们都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这种依恋就深深的扎根在我们心里,渗透进我们的骨子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开始意识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意义,因为我们的命运与祖国是连在一起的,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给予我们爱,我们也应该爱这片土地、这个国家,因为只有每个人都热爱我们的国家,尽力贡献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是新疆兵团农七师一二九团场八连的一名普通农工。和众多一线的劳动者一样,在农场那无垠的土地上耕耘了三十多年。我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这些年来,我在连队大田收获了财富,也在自家那一亩来地的庭院里收获了希望。我要说:大田种植粮棉是我们农场人的根本,是柱石,庭院经济则是我们尽快脱贫致富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
深邃的夜空,宝石般的小星星还没睡觉呢.湛蓝的天幕上,她们正一闪一闪地向我们眨着调皮的眼睛.就在这样的夜晚,我第一次听到了爷爷给我讲的故事.那是怎样的岁月呀,干涸的土地、贫穷的村庄、饥饿的人们,凶神恶煞的财主老爷,衣食无着的妻儿老小.  相似文献   

10.
故乡情     
正台湾老兵高秉涵入选"201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颁奖词中那句"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深深触动着我的心,只有远离家乡的游子才能真正感受到故乡的分量。高考那年,我坚定地选择了内地的一所高校,尤其对我这个在新疆长大的人来说,因为我确实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背上行囊的我,独自一人踏上了求学的道路。我来到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5,(9)
<正>我出生在延寿县的乡村,对家乡的记忆最深的就是那一望无边绿色的稻田。13岁跟父母返城,家乡的影子总是魂牵梦绕,我想念那黑黑的土地,想念那绿油油的庄稼。高考那年,没和父母商量,所有志愿填写的都是东北农学院。大学期间,当同学们高呼60分万岁的时候,我整天泡在图书馆自习室,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我心中的那个绿色梦想越来越清晰,我要与绿色作物为伴,用科学知识让它们高产、让它们优质,帮助农民打更多的粮食。在这个绿色梦想的召  相似文献   

12.
若问乡里的财经专管员忙不忙,请看看乡间的小路有多长?李德生,这位在农村财经战线上工作几十年的“老财经”,一顶草帽,一双布鞋,春夏秋冬,把他坚实的脚印深深地嵌印在家乡十里八村的土地上。 韭菜台乡,位于台安县最南端的九河下梢,几乎每一页都写着贫穷和苦难。大地震、大干旱、虫灾、风灾连年不断,更有瘟疫水灾的肆虐,搅得灾难重重,民不聊生。解放后,韭菜台乡虽然告别了苦难,却一直没有摆脱贫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韭菜台乡的农民带着美好的憧憬也踏上了致富之路。然而由于资金短缺,给乡镇企业的发展添置了障碍。  相似文献   

13.
<正>18年前,大学毕业的他没有选择灯火辉煌的家乡城市,而是选择来到了兵团这片热土;18年来,在兵团这片土地上,他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将朝气蓬勃的青春化作一份热爱,融化在兵团肥沃的土地之中,绘出了人生"三彩火花"。他就是现任二师二十四团六连党支部书记的张彪,22岁走上工作岗位,如今已近四十不惑,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把他与团场建设紧密地"焊接"在一起。第一彩:服务群众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4.
高晓东  裴雪姣  孙杰 《实践》2011,(5):30-30
"黄沙纵横,十年九旱,生活艰难,靠天吃饭",这是30年前科尔沁区木里图镇西花灯嘎查的真实写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没能征服这片贫瘠的土地,土生土长的高金山从小吃尽了苦头,目睹父辈们的艰辛,他立志要从根本上改变西花灯嘎查的贫穷落后。高金山退伍后毅然回到家乡,尽管有很多机会能使他从这个贫穷的地方离开,但从1989年他当上西花灯嘎查党支部书记至今,他坚持了31年。  相似文献   

15.
刘一祯 《湘潮》2012,(8):1-1
<正>我出生在郴州市安仁县,是喝湘江水长大的湘妹子。曾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后来考上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声乐硕士,考博时又选择了湖南师范大学。即使后来因为工作需要定居北京,我也一如既往地关注着家乡湖南的发展,因为我深深热爱着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更爱生我、养我的父母和乡亲。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生日     
105年前,父亲聂荣臻出生在江津这片土地上。他在世时,从来没有忘记家乡,甚至在弥留之际,魂牵梦绕的依旧是故乡的建设和发展。而今,我与父亲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家乡,更是依恋着家乡的山山水水,每次回到家乡,看到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总是由衷地喜悦。我想,父亲的在天之灵,此时此刻,也一定会在为家乡祝福。对父亲的业绩和思想,过去研究探讨过多次,大家比较熟悉。他过生日的情况,过去很少介绍。作为女儿,每次回忆父亲过生日的情况,总觉得值得回忆,挺有教育意义。父亲的生日是12月29日。战争年代,戎马倥偬,根本无暇顾及过生日的问题。父亲的…  相似文献   

17.
这,就是美丽神奇的准格尔。奔腾不息的黄河从她的北边、东边、南边环绕流过,坚定执着地为她嵌上一条金色的飘带,日夜倾诉着千百年来的希冀与愿望……7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纵横交错的黄土岭、黄土山、黄土坡、黄土沟层层覆盖着逝去的贫穷与艰辛,追索与奋斗,连同那山崖上的海红树,山洼里的羊群,以及山顶上牧羊人回肠荡气的蛮汉调一起构成了历史和现实的沧桑与凝重,使得我们党团结和带领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众改造自然、建设经济、创造幸福家园和生活的使命重大而艰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准格尔旗旗委围…  相似文献   

18.
在2007年第二届长篇小说“乌江文学奖”得主中,《傩赐》是受读者关注较多的一部作品,究其原因,正如《傩赐·编者按》0中所说的那样:“……王华以优美的情歌笔调,向我们讲述了大山深处一个叫摊赐的地方,因为贫穷,兄弟三人同娶外乡姑娘秋秋的故事。在那远离尘嚣愚昧的地方。贫穷和苦难演绎出的凄美爱情直抵读者心底情感最脆弱处,缠绵剧侧的爱情挽歌,令人潸然落泪。”  相似文献   

19.
我的家乡魂牵梦绕的地方,那是我的家乡。千年古刹,历尽沧桑,晨钟暮鼓,山涧迥响。抵抗豺狼侵略,有我血性儿郎,起伏的山峦,就是不屈的脊梁。宁死不屈的流血,英名万古流芳。前仆后继,咽下悲伤,父兄坟前,草绿又黄。这片土地,有多少悲壮流淌。岁月,你能否记住这国殇?这里,长眠着我的兄弟和爹娘……我的老家在山西省五台县北高洪口村,村里的杨姓人家,全部是我国北宋爱国名将杨业的后人,到我祖父杨炳昌这一代,已是第四十世。祖父  相似文献   

20.
倾听心灵     
平日里周圈的许多尖锐的骄傲的声音总是不屈地冲击我的耳膜,把我困在一片烦燥中。在静夜,我才找到了适合默想的小舟。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每颗心都似乎摆脱不了浮躁,生活的风令每颗心灵都毫无商量地波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