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取得政治合法性的内生要求,既体现了政府使公众信任的能力和程度,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是公众衡量和评价政府履行职能状况的重要指标。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迫切需要政府通过有界行政、依法行政、透明行政、诚信行政和责任行政来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这是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三聚氰胺牛奶事件的曝光,再次将政府公信力问题推至理论研究的前沿。信任危机的爆发使政府施政面临空前压力与难题,面对挑战,政府如何通过完善自身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重塑公信形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从政府公信力的概念与内涵、政府公信力的理论渊源、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四个方面对政府公信力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信用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政府信用则是社会信用的支柱。孔子认为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国家信用主要是指政府信用,而政府信用就是社会公信力。古语云,“民无信不立”。西方哲学家史里斯·博克说,“信任是我们必须保护的东西,因为它就像空气和水源一样,一旦受损,我们所居住的社会就会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4.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自身能力来获取社会组织和公众信任的能力,它取决于宗旨的公共性、民主性,组织的合理性,决策的科学性,实施的凝聚力。同时也是社会组织及公众对政府能力及行为的一种主观评价。  相似文献   

5.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合法性的"风向标",也是政府管理能力的动态反映。政府公信力具有产生和增强政府合法性、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维系良好社会秩序等重要功能,其实现途径主要包括提高行政能力、回应公众合理的利益诉求、完善政府管理的运行制度。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危机的日益严重,成为当前政府信誉下降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公信力危机的主要因素源于行政中的自娱自乐、自我服务,管理中的私利膨胀,行政的目无法纪,行使行政权力的任性,监管职能的缺失,行政执行中的欺上瞒下,以及神秘行政等。因此,破解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危机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政府公信力是影响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提升政府公信力,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政府的执政根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逐渐流失的问题,对政府声誉、政府执行力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均形成不良影响,而其根源主要是由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缺失,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信息不透明等因素综合所致。提升政府公信力,必须强化政府的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建构以及与公民社会的合作互动,并加强比较研究、实证调研和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常健  刘芳 《学习论坛》2012,(7):44-47
在由政府主导的征地拆迁过程中,当事双方的关系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主体的不可选择性、信息上的不对称性、权力上的非对等性以及责任追究的非个体性。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高度依赖于政府所具有的公信力。政府公信力建设对政府的拆迁行为具有一系列内在要求,包括依法依规、程序公平公正、平等协商、诚实守信、公平补偿、过程公开透明。但在现实的征地拆迁过程中,政府公信力的维护却面临着诸多两难困境,包括农民保地需求与政府开发压力、拆迁补偿需求与地方财政压力、政策统一性与实际情境多样性、平等协商程序与拆迁效率、保持稳定与维护公平、短期政绩考核与政策连续性等。如果政府违背公信力的要求,片面追求发展,就会陷入政府公信力下降与效能下降的恶性循环,以及政府公信力下降与社会低信用均衡的恶性循环。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需要严格制度约束,强化社会约束,调整行政约束导向。  相似文献   

9.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本身以及政府行为在社会公众中的信誉程度。完善政府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是提高政府公信力,建立服务型政府、诚信政府的重要保障。本文试从完善政务公开与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关系出发,分析政务公开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影响。阐述保持政务公开建设的法制性、明确性、适时性、有效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信力是政府治理合法性的基础.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有赖于获取公众的认同.在实践中,政府的公信力取决于政府的信用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政府公共关系,作为政府沟通与公众关系的一项职能,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存在着内在的契合.然而当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陷入了错误的窠臼.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迫切需要改善政府的公共关系状况,全方位地提高政府公共关系的水平和绩效.  相似文献   

11.
沈荣华 《学习论坛》2008,24(5):39-42
建设服务型政府重点应从五个方面加快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创建公共服务分工合理的政府职责体系;创建与强化公共服务相适应的财政体系;创建以职责科学配置为基础的政府组织体系;创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创建以结果为导向的公共服务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2.
郝新凤 《学习论坛》2006,22(8):59-61
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也是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放开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我国当前社会信用之状况,分析了制约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快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提高制度反腐有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文章认为在治理腐败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认识制度反腐的重要性,也应深入思考制度反腐的有效性。反腐败取得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加快构建反腐制度体系,更在于不断提高制度反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民主法治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论述,对于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国、确立民主法治在中国未来政治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民主法治建设需要在充分尊重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符合我国国情实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秀芝 《学习论坛》2006,22(7):38-39
目前从总体来看,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仍存在着诸多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因素,主要有宏观管理体制不顺,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机制不健全,自主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尚不完备。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健全有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法规体系;第二,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障和促进自主创新;第三,建立科技基础平台共享体系和服务体系;第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五,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第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加公共科技供给能力;第七,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7.
冯先灵 《学习论坛》2006,(11):44-46
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搞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促进农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但在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仍然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的改革,强化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罗如蕴 《学习论坛》2005,21(4):18-19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这对于实现我国粮食稳定增产、农民稳定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一个需要着力探讨的问题。为此,本刊特组织刊发五篇短论,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一中心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构建河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俊民 《学习论坛》2007,23(3):49-52
建设文化强省,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河南省全省人民的殷切期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南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着服务设施不尽完善、网络服务体系不尽健全、文化服务人才匮乏等问题。河南要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抓好基础设施、网络服务、文艺精品、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工作。还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财政机制,加强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是执政的根本基础。维护和提高共产党的公信力,已经成为党执政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试从规范党的执政活动、权力的授受关系、权力的公开运行、构建新的利益整合机制等方面去探讨如何提高党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