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智恒 《求索》2012,(4):51-5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于劳动产权概念,在收入分配领域提出了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实质是一种劳动激励,其前提是必须实现劳动力价值的足额补偿。国民收入实行按劳分配,具有正当性。不过,按劳分配原则并不完善,其在企业亏损承担和资本参与收入分配现实原因方面的理论阐释不足导致了国民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原则的产生。以资本承担不确定性建立起来的合理性原则是片面的,需要批判;以资本和劳动的基本分工事实建立起来的现实性原则说明了资本的作用和价值,实现了资本和劳动的统一。按照现实性原则思路展开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深刻地总结了建国以来我们实践按劳分配的经验教训。他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积极性,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生产。”这就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理论,使其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观按劳分配,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下要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科学的按劳分配学说,是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个伟大发现的基础上,对空想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政策原则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政策原则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一个是用什么思想体系教育劳动者;一个是劳动者之间分配劳动产品的政策原则。二者是有区别的,我们不能把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同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政策原则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4.
按“知”介配也会造就大富翁 科技部部长朱丽兰最近强调必须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改革力度,尤其是要在分配体制上实现突破,逐步使按“知”分配成为按劳分配的重要内容,在全球范围的人才争夺战中,为国家培养一支大规模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她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在分配体制上强调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内涵决不仅仅是劳动量的积累,更主要的是劳动的最终产出和效益。科技人员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大都需要付出超常的创造性智力劳动,并且能够为全社会带来超常的回报。因此,“按知识分配”应当逐步成为按劳分配的重要内容。按“知”分配也会造就…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然生产要素中包括了劳动,按生产要素分配便包括了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为什么还要再讲按劳分配呢?  相似文献   

6.
一、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方式。要正确理解这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方式,首先必须弄清楚它们的区别。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来。1.从含义和内容上来讲,按劳分配是指社会在做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其主要内容是:①实行按劳分配,所分配的物质对象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给劳动者个人的,既不是全部社会总产品,也不是全部国民收入。②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是参与按劳分配的前提。这有两层意思:一是必须参加劳动,提供劳动;二是必须在公有…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江泽民总书记说 ,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呢 ?对此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一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和自然科学人才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界 ,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于人既有物质方面的需求 ,又有精神方面的需求。物质方面的需求主要通过生产物质产品来满足 ,精神方面的需求主要通过生产精神产品来满足。而这两种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自然科学人才和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创造性劳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倡无私奉献精神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是否相矛盾?这也是许多同志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以笔者之见,无论在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的角度看。无私奉献精神与按劳分配原则都不矛盾。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时期,虽然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还不能立即消除劳动力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的情况。这种生产条件的分配方式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还必需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目前,在我国农村联产计酬责任制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推行,其原因就在于这种责任制更能体现按劳分配原则。联产制在劳动计量上比较合理。它是以劳动的  相似文献   

10.
以劳动效益为中心实施按劳分配原则王科一我国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如何贯彻实施按劳分配原则,做过曲折而努力的探索,明确提出了按劳分配就是要按照劳动者给全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来决定劳动者个人的报酬。按这样的尺度,又相应实行了计时工资制...  相似文献   

11.
管理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也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包括对社会主义精神产品的质量管理。 进行社会主义精神产品的质量管理,首先要依靠正确的方针政策。赵紫阳同志在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了保证精神产品的质量,各级思想文化领导部门,必须尊重艺术规律,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赵总理所强调的两个“尊重”,是实现精神产品高质量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衡量一种制度是否正义,罗尔斯认为,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正义两原则;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制度正义应充分体现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上。当前,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资本、出身、地位和权力等仍然影响着按劳分配。对于农民工群体而言,这种制度不公平表现得更加明显。一些制度没有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劳动贡献、个人努力等自致性因素的贡献。政府必须消除这些制度的不正义,注重农民工的能力建设,加强社会流动,促使竞争性岗位对所有人开放,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同等地利用各种机会。  相似文献   

13.
一、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经典的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1875年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这一理论的前提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一著作中一方面重申了他们对未来社会的一贯看法,即“在一个集体、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了这样一个新的重要的观点,即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消费资料的分配中,“通行的是商品等价物的交换中通行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把按劳分配规定为“资产阶级权利”,这是《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个“斯芬克斯之谜”。以前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先用小商品生产者的尺度来衡量按劳分配,然后又拿发达的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生产)的尺度来衡量小商品生产,通过这样曲折的道路就找到了按劳分配和资产阶级权利之间的同一性。本文认为马克思在衡量按劳分配时,所使用的是自由劳动的尺度,也即马克思是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从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的角度来衡量按劳分配的“资产阶级权利”性质的。当然,关于什么是自由劳动,以前也只是一些特征设想,而缺少历史分析。本文详细分析了劳动发展史,并以此为根据提出了对“资产阶级权利”的新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一按劳分配通行的原则是等量劳动相交换。它们之间的劳动交换,必须经过社会平均劳动的比较和衡量,通过市场,借助商品的各种运行机制,实行以货币为中介的商品交换来实现。如果价格和价值相一致,企业劳动者拿到的、作了各种必要扣除之后的劳动报酬即货币  相似文献   

16.
按劳分配里的“劳”,其具体含义是什么?对这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结合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特征,谈几点看法。一、关于“劳”的衡量在谈到按劳分配时,人们一般地认为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我认为按劳分配的尺度应该是劳动的量,马克思、列宁等都对此作过明确的论述。这里的“质量”并不是指劳动的质。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的内在规定,不同种的劳动具有不同的质,它是相对于具体劳动而言的。而“质量”是相对于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而言  相似文献   

17.
不能把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混为一谈  目前 ,理论界有的同志自觉不自觉地把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混为一谈。例如 ,魏后凯同志在《中国工业经济》 1998年第5期发表了《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一文 ,该文第二部分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更高一层次的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讲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实际上就是按劳分配与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之后 ,该文在其第四部分运用《1992年各国劳动者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统计表进行实证分析 ,并指出 :“目前 ,我国国内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决议》指出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那么 ,应该怎样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呢 ?有人发表文章说 :“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和财富创造过程中”都做出了“实际贡献” ,“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 ,不仅劳动 ,而且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劳动、资本或技术本身都不能单独创造价值 ,价值创造是离不开各…  相似文献   

19.
社会精神生产是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马克思阐明的“全面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生产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今天,我们面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更加需要结合,协调发展。因此,深入研究精神生产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精神生产的本质、特点和价值等方面,谈些看法以就教于行家。一马克思第一次使用“精神生产”概念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他指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一样都必须服从产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条规律。这里所谈…  相似文献   

20.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说:“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和其他各项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但必须用共产主义思想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一切先进分子,并且通过他们去教育和影响广大群众。”这是我们进行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这项原则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按劳分配与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