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高校应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法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网络行为失德、违法现象严重,迫切要求高校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行为失德、违法现象严重的原因,提出了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法制教育中应当贯彻的基本原则,探讨了高校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道德的滑坡有其深刻的心理基础。目前,高校虽在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建设方面有所成效,但大学生道德甚是令人担忧,重新探究道德与心理的关系,认识大学生道德危机发生的心理因素,应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大学生的心理出发,探讨了大学生道德危机感的发生及表现,并对此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道德的滑坡有其深刻的心理基础.目前,高校虽在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建设方面有所成效,但大学生道德甚是令人担忧,重新探究道德与心理的关系,认识大学生道德危机发生的心理因素,应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大学生的心理出发,探讨了大学生道德危机感的发生及表现,并对此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熊英  汪德平 《法制与社会》2011,(20):227-228,230
青年大学生道德、法律信仰的失落已成现实。建立有效机制,建塑一代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法律信仰是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实践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法治建设,优化教育环境;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道德、法律素养;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德治校、依法治校,使大学生在德治、法治校园环境里得到良好熏陶与充分实践;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5.
道德律是人们道德地生活的基本法则,唯有道德律才能提供一种道德生活,也才能使道德生活成为可能.我们的时代缺乏对我们生活的准则是否合乎道德法则的检视,康德的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道德律给我们提供了可资思考的维度.康德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指出了一种道德地生活的可能性.道德是人之为人应有的生活方式,只有严格的道德规范,只有过一种严格的道德生活才是国民当下的道德选择,而伦理研究者的责任则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大学生对当今社会优质道德资源的认知状况,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采用自编的道德模范和最美现象调查问卷对2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校大学生对当代社会优质道德资源之"道德模范和最美现象"的关注了解不够广泛和深入;但他们比较认同当代社会道德模范和最美人物的行为价值,而且比较期望高校宣传和推广道德模范和最美人物及其事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借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大对当今社会优质道德资源的宣传和普及力度。  相似文献   

7.
林建平 《法制与社会》2011,(25):241-242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许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本为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提出了构建法律道德心理三位一体的大学教育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道德信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信仰被理解为对道德目标的信服与崇拜,它是对道德生活的超越性把握。道德信仰赋予道德以精神本体,同时又是人的精神生命形式。善恶因果链的断裂、两种明的冲突、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以及道德体系自身的缺失等导致了道德信仰危机。对道德信仰危机既要有忧患意识,又要持乐观态度。重塑道德信仰的基本途径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和道德法制化。道德信仰研究的存疑颇多,如,道德信仰能否科学把握,其理性与非理性如何统一?对道德信仰危机的否定性评价的标准是否具有自明的真理性?道德法制化与道德的自由精神有无冲突?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戴恩湘 《法制与经济》2009,(24):115-116
高校的有序运行,离不开伦理道德的价值功能。构建和谐高校,必须增强管理中的道德性,实践以德治校的和谐校园理念;强化师德意识,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营造健康活泼和谐的道德校园。  相似文献   

10.
约翰·杜威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他将实用主义原则应用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研究。在伦理学领域,他以实用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道德选择和判断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杜威对传统一元论道德原则的批判、道德的三个独立要素以及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入手,综述并分析了杜威关于道德的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和新生力量。道德是支撑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所以大学生道德发展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民族的未来。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大学生当前道德状况进行探讨,并分别从教育者和学生的角度提出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12.
道德效益是指道德调整社会生活的实际状态或结果与社会道德目的或道德理想之间的重合程度。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决定着该社会的伦理文化精神、道德在社会调整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行为主体道德权利和义务的分配状况以及道德结构,从而对道德效益的实现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形态转型时期,各种道德目的、道德价值评价标准以及道德体系之间的矛盾存在,无疑将影响到道德效益的实现。因之,科学地解决这一系列矛盾以提高道德建设的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状况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各个层面的道德认知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对跨世纪的这一代大学生急需加强人文主义教育,而尤以对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意义更加重要;大学生中,女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普遍高于男生;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明显的正相关;市场经济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消极意义与积极意义并存,其消极影响有扩大和蔓延倾向;父母的职业对大学认知的消极意义与积极意义并存,其消极影响有扩大和蔓延倾向;父母的职业对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从总体上看,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城乡差异不显著,这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加速城市化进程有关,也与农村大学生适应城市化生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
壮族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代道德发展的源泉之一。端正对壮族和壮族传统道德的认识,把壮族传统道德文化融入到壮族聚居地区高校道德教育课程之中,借鉴壮族传统道德独特的教育方式,加强壮族聚居区地方高等院校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探索壮族传统道德在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实现现代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他们的道德社会化过程在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上出现了诸多偏盖。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全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具有时代标杆的作用,来规范和加快大学生道德社全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黎明  王鑫  黎森 《法制与社会》2010,(23):222-222
提高高校法学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必须清晰的认识到道德因素在法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道德因素入手对法学教育的意义,现行法学教育中道德因素的缺失,以及如何运用道德因素增强法学教育的效果三个方面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表面上看,道德法律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强化道德的作用,但其背后却是道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一,掩盖了道德的形态,侵犯了道德的生存权利;其二,低估了道德的作用,损害了道德的形象;其三,破坏了道德发生机制,滋生了道德泡沫。  相似文献   

18.
浅论我国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丽 《法制与社会》2010,(23):226-227
本文以论述我国传统道德中的优劣因素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为基础,分析传统道德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并从继承与批判传统道德的角度探究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路径,最后提出从原则、方法论、环境氛围、自修等方面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9.
吕艳艳 《法制与社会》2011,(15):228-229
孟子认为人人天生都具有仁义礼智"四端","四端"思想对化解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建设大学生现代网络道德新模式具有借鉴意义。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可以通过强化"四端"思想从大学生主体、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出发,建设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何书彩 《法制与社会》2014,(16):162-163
网络中的不良思想,严重腐蚀着大学生的灵魂,从而产生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使大学生言行放纵,价值观模糊,人际交往意识淡漠。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网络的弱规范性、自由性、和现实道德的影响。对此,我们不能粗暴地切断大学生与网络的关系。而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共同合力,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