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政府公共性的多维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公共性具体体现在政府执掌的是社会公共权力、政府贯彻执行社会公共意志、政府谋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政府承担公共责任和政府的行为应公开透明这六方面。政府公共性的理念支点是公共精神,现实载体是公共政策,物质保障是公共财政。政府公共性从历史看经历了一个产生、丧失、膨胀和转移的复杂过程。现代社会伴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壮大,第三部门的崛起,出现了私域公共性的觉醒,政府公共性逐步向社会转移。政府公共性的丧失和政府公共性的转移虽然表面上都表现为政府公共性在量上的减少,但其实两者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政府公共性的丧失是强政府弱社会的必然结果。而政府公共性的转移体现出社会在力量壮大之后,要求政府将一部分管理的公共事务交给社会,实现部分权力向权利的回归。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从本质上看,腐败是公共权力因非公共性运用而丧失公共性质的情况下产生的。腐败现象是一种外延很广的社会现象,有些属于违反职业道德和纪律的行为,更多的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而职务犯罪就是腐败行为中最极端的表现,是社会中特定人员利用职务和职权的便  相似文献   

3.
“行政公共性”是“公共性”这一哲学范畴被引入到行政领域收获的理论成果,也是人类共同体演进和社会公共领域分化的结果.从共同体的视角来看,公共性反映的是人类共同体实现内部平等交往的基本属性和未来发展的目标趋向,它集中体现在人类公共活动领域之中.在人类步入工业文明以后,人类公共活动领域分化为“公共权力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两大部分,相应地,公共性也呈现出“强制性共同体的公共性”和“非强制性共同体的公共性”两种情况.这样,“行政公共性”就从人类普遍主义视野下的“公共性”中被剥离和引申了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用于描述政府这种强制性共同体在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关系状态和对其进行价值确认的学术概念,并且在公共行政活动中以“他利性”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是适应社会公共生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构成了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政策以公共利益为取向、以公共权力为依托、以公共秩序为归宿。这构成了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内在意蕴。公共政策在公共权力的支撑下,通过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来实现公共利益,从而也为社会公共生活建立起新的公共秩序。这是公共政策对社会公共生活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
当社会处于变革或转型时,腐败行为就会有可能滋生和蔓延。我国现阶段腐败现象滋生的原因在于公共权力的增值和制约不力:公共权力主体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政府干预市场的某些活动也为权力“寻租”创造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依法规范、约束和监管公共权力,防止公共权力的恣意和暴虐,保证公共权力更多地体现其公共性,实现为民众谋取福祉的目标。然而公共权力与生俱来的公共性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存在着一种异化的力量,面临着无法回避的矛盾和冲突。当下中国化解这种冲突的两种路径都存在着明显不足,在一定意义上也成为我国腐败滋生的根源。对我国现阶段而言,加强权力主体法治思维能力和法治方式的提高是有效抑制权力主体的私人性、实现权力公共性的应然之举、必然之策。  相似文献   

7.
公共权力本应为公共利益服务,然而其在运行过程中,常常偏离既定目标,出现公共权力异化现象。公共权力寻租行为既是公共权力异化的原因,也是公共权力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本文试图对公共权力寻租行为进行分析,挖掘其形成机制,为预防和减少这种寻租性腐败行为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政府具有公共的属性,但公共的政府不一定会主动追求公共性的实现,只有责任政府才把公共性作为行动的目标和指南。本文从分析政府的起源与本质及其与公共性的关系入手,指出责任政府和政府公共性是内在统一的,责任政府必然选择和追求公共性的实现,而且责任政府公共性的实现需通过制度安排加以保证。责任政府的建立,最核心的是以实现政府公共性为目标,积极探索表现公共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公共权力腐败的社会治理是治理腐败的有效方式,需注重强调社会力量在制约公共权力和腐败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建设国家廉政体系、推动民主政治发展、促进反腐模式社会化方面来讲,以社会治理腐败具有其必然性,而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夯实反腐败社会基础、创新腐败治理模式、提升腐败治理实际成效、提高腐败治理几率、加大腐败的道德成本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权力配置改革,既是权力结构与权力形成及运行机制改革,也是社会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以公共组织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和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组织保证是公共组织的品质或质量,而公共组织的品质或质量是靠"权力结构"的"公共性"来保证的。  相似文献   

11.
<正>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体现公共性的特质。党领导国家治理是政府公共性的集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政府公共性的有效发挥和实现。新时代国家治理格局下多元主体共存、多方合理共治、治理成果共享。强化政府公共性,在规范公共权力、构建公共制度中获得足够的公共支撑,维护公平正义的公共价值,弘扬公共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12.
公共精神是指引政府公共行政的价值导向,是保障政府公共性的道德规范。它要求政府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公心的原则为公众利益服务。近年来,公共精神备受关注,不仅体现在人们对公共权力运行的关注,更多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所应该享有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高低的关注。基于此,注重公务员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把公共精神作为公务员的价值追求,对规范政府管理行为,提升社会的公共品质,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治生活既有法制和权力维度,亦有伦理价值维度。作为一种公共生活,政治生活的产生和延续不仅要以法制的创立、权力的运作为基础,更需要理想的追求、伦理道德的规约。因此,政治生活需要公共伦理。政府作为公共政治生活中的基本主体,公共性和服务性是其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确立合理有效的公共伦理是政府展现其公共性和服务性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14.
政治生活既有法制和权力维度,亦有伦理价值维度。作为一种公共生活,政治生活的产生和延续不仅要以法制的创立、权力的运作为基础,更需要理想的追求、伦理道德的规约。因此,政治生活需要公共伦理。政府作为公共政治生活中的基本主体,公共性和服务性是其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确立合理有效的公共伦理是政府展现其公共性和服务性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15.
一、权力腐败的危害权力腐败也称政治腐败 ,是指公职人员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 ,即以公共权利换取私人利益。权力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异变。所谓公共权力是指维护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而设定的权力。设定公共权力的目的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本身并不具有任何经济价值。说的通俗一点 ,公共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权力。但是 ,公共权力一旦私有化 ,就会使国家财产和社会资源悄悄地 ,源源不断地变为私人占有物。政治上的公权私用必然导致经济上的公财私有。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变成了代表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 ,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个人或小集…  相似文献   

16.
试论公共权力制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权力在本质上来源于人民,通过某种方式授权给政府,由其使用公共权力来解决公共问题。公共权力具有公共性、制约性、垄断性、易腐蚀性四个方面的特点。公共权力制约和监督来源于西方的社会契约论和性恶论。马克思主义者谋求现实的权力监督途径。认为只有人民群众实现了权力的监督,才是真正有效的制约公共权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公共性重建的根本命题,公共性阙如是当下社会治理面临的深层困境。发展基层民主是培育公共性的重要途径,公共性是协商民主的目标和"试金石",协商致"公"为两者的统一。公共性体现在个体、社会和国家这三个不同层面,基层协商可以按照是否涉及决策和决策权力主体划分为四种类型,它们在促进不同层面公共性的成长上作用也有所区别。基层协商的主体确定、议题选择、程序设计等环节均蕴含着公共性的载体发育及建构途径问题。新的公共性既保障个体权利和自由,又超越个人偏好,利益指向公共理性和公共利益。公共性的重建一方面需要国家权力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另一方面也需要公民从私人领域迈向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8.
公共权力腐败有其必然性,但腐败泛滥却仅仅具有可能性,腐败泛滥在于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只要能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一定能够制止权力腐败的泛滥,使权力的负效应减少到最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要想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就必须采用以民主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的四位一体的综合制约机制,其中以民主制约权力是制约权力的基础,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制约权力防止腐败的关键,以法制约权力是制约权力的基本措施,以德制约权力是制约权力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腐败是公共权力主体利用职权,违背社会政治规范,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谋取私利的行为和现象。腐败并不在于公共权力本身,而在于公共权力主体的介入,在于公共权力的归属和运用背离了公共的性质。因此,规范公共权力运作对预防腐败至关重要,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防止公共权力运行的封闭化;二是避免公共权力行使的集权化;三是杜绝公共权力运用的私利化。  相似文献   

20.
公共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应当用来为公共利益服务,并接受人民的监督,但公共权力的行使有可能偏离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目标.被掌权者滥用.甚至成为个别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说:“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的权倾向于绝对的腐败:”不受监督和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而腐败义必将影响政府的威信,削弱其合法性,甚至使政府垮台。所以,反腐倡廉始终是各同政府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