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探索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统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统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加强新时代公安机关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公安机关开展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助推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阶段助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及原因主要有: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助推主体能力不强;部分乡村村民思想文化素养不够,助推对象素质不高;部分地区乡村文娱生活单调,助推方法、载体、人才缺乏;部分乡村精神文明氛围不浓,助推环境优化不足。新时代助推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路径主要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用优良党风促进乡村精神富足;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用良好社风带动乡村精神富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用淳朴民风丰盈乡村精神世界;优化乡村地区人文环境,用有效社会治理保障乡村精神富盈。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研究的重大战略命题。从生成机理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文化来源于具有创新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具有创新品格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具有创新特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内在要求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文化要坚持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坚持和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从实现路径看,应该在推进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协同创新实践中提升中国力量,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内在耦合实践中弘扬中国精神,在文化制度变革和时代新人培养的协调实践中彰显中国价值,在文化反思批判和文化对话交流的包容实践中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4.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四个自信”的文化基础。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对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及其价值、文化内容与形式、文化作用和强大生命力充分认同、有坚定信心并积极践行。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文化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之所以能文化自信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立在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基础上,具有自我批判精神因而具有强大活力和生命力,是中国文化和文化价值得到广泛认同,是中国力量、中国形象、中国成功、中国奇迹的一部分。坚持文化自信必须要做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开放来大胆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与文明成果以实现文化自强,坚持文化包容与相互融合以实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影响世界,坚持在新时代实践中发展创新繁荣,坚持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的有关精神生产与"世界文学"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资本主义文化批判内容,从而引出更为深层的资本逻辑问题。这启示我们,文化发展要突破资本逻辑的掣肘。在以《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本质科学界定的基础上,真正驾驭与超越文化发展中的资本逻辑,探求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路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征稿启事     
正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两个重大主题,本刊诚征以下稿件: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源流研究2.习近平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思想研究3."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视角研究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文化领域的赓续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提炼,是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的现实需要。其内在包含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初心使命、依靠力量与评判标准。新时代要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中心保障人民基本的文化权益;以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为中心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中心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8.
人的精神生活是决定人发展程度的关键因素,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更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动力。新时代,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实现精神生活的富裕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等三个层面探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生成及发展,并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导向作用、增强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保障、构筑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地等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征稿启事     
正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两个重大主题,本刊诚征以下稿件: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源流研究2. 习近平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思想研究3."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视角研究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二、改革开放40年研究1. 邓小平与党的建设2. 邓小平"三步走"战略与"两个一百年""两个十五年"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明确提出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使全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观,旗帜鲜明弘扬党内政治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增强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力;构建优良的党内政治生态,积极同有害的政治文化作斗争;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以规范政风和社会风气。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智慧,传承革命文化的精神特征,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征文启事     
正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加强新时代统战文化的研究和交流,积极探索促进统一战线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水平,福建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文化武夷山研究基地和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联合开展"新时代与统战文化建设"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批判继承了民族重和精神,提出了党内需和、党群需和、社会需和、民族需和、外交需和诸多科学思想,使民族重和精神在社会主义中国新时代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的科学思维方法。这些科学思维方法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思维方法。学习和掌握这些科学思维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基础,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解决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石浩  杜仕菊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3,(4):97-106+115+1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形塑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体,构筑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框架,也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赋予内生动力。对标新时代精神共同富裕的要求和目标,从文化供给来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挖掘与阐发不足;从文化消费来看,深受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价值立场不符的思想和观念冲击;从文化参与和发展来看,存在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求不匹配的城乡及区域不平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径主要有:以物质奠基,健全城乡及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以价值引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以创新驱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21世纪颇具划时代意义的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就其真理品格、理论特质及内在价值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起点、逻辑起点、价值起点,在新时代极富动能伟力的实践中萃取思想精华,完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使其整个思想成为科学系统的完备理论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频频闪耀着理性的光辉,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壮大主流舆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红船精神"和"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为开创新时代红塔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表现在三个层面:个人层面,强调个体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和精神生活的丰盈充沛;社会层面,倡导社会精神财富的共创共享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国家层面,力求焕发出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实践,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和显著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鲜明彰显。新时代扎实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起点和归宿,促进社会精神文化生产的提质增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并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基层理论宣讲是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是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渠道。新时代新征程上,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个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根本遵循,按照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工作的新要求,完成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新时代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文化惠民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网络文化惠民既是满足人民公共信息文化需要的主要路径,更是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战略举措。研究山东省网络文化惠民建设的实践经验,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惠民建设探索山东路子、共享山东经验、贡献山东智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精神生产必须紧密结合时代条件的变化和实践要求,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问题。新时代的精神生产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提升新时代的民族凝聚力,为实现新时代的伟大使命提供不竭动力;促进新时代的文化繁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新时代的人的文明素养;提升新时代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