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制博览》2019,(31):19-21
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就当前我国全民守法现状而言,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公民的学法信法意识比较淡薄;知法明权意识比较缺乏;用法维权意识不足;依法尽责意识不够。因此,推进全民守法,需要坚持党员和领导干部带头守法,加强全民普法力度,建立违法惩戒制度和守法奖励制度,健全全民守法的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改革和守法     
三月初谷牧同志到广州检查工作,听完许士杰、叶选平、朱森林等同志汇报广州的情况之后高兴地说:“广州的工作做得不错,去年广州市各方面工作都有较大发展,在开放、改革中,思想比较解放,管理工作也抓得比较紧。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广州还没有什么倒卖汽车、电器、乘  相似文献   

3.
在犯罪心理学中,累犯行为(recidivism,recidivistic behavior)是指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继续重复进行的犯罪行为。 对累犯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比较缺乏。一般而言,导致累犯行为的心理因素可以概括为下列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5.
马加爵事件震惊全国,引起社会各界对高校暴力犯罪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在我国高校发生的几个重大暴力案件,然后提出了几点预防和减少高校暴力犯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言,公民对法律体系的遵守是一项重要的标准,而公民遵守法律体系取决于公民的守法道德水平。基于此,本文先是分析了守法道德实际价值,其次提出了守法道德的形成途径。只有有针对性的培养公民守法道德,才能提高公民守法道德水平,让法治社会建设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8.
9.
10.
加强家庭法制教育培养守法的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制度体系的日益建立、健全,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今天在校的中学生将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中坚,他们只有知法、懂法、守法,才能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我国当前中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的不断发生,更增加了加强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的紧迫性。那么作为一个家庭,如何进行家庭法制教育,养成孩子遵守法律的习惯呢?(一)让孩子了解有关的法律条款,知法、守法。中学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法制观念淡薄,因为不知法、不懂法而犯罪。据2000年2月1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浙江温州市桥头镇中学初三(10)班学生杨统焰,单…  相似文献   

11.
《法制博览》2019,(28):197-198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对于全民守法做了全面的解释,而守法是我们国家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在法理学视角下,对守法的概念进行解读,并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是我们国家推进依法执法和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在法理学视角下,对守法的概念进行了论述,并从守法主体、守法客体和守法的内容三方面对守法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在最后提出了守法的实现条件,以期能够为我们国家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矛盾和挫折,或者会受到外界的非法侵害,作为当事人的青少年,必须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面临的问题,因为这与自己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最近,发生了这么两件事,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3.
青年女性卖淫行为的心理和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对于卖淫行为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为犯罪,但是就其危害和影响来说,是非常恶劣的.在司法实践中,已将屡教不改和影响恶劣的,按流氓罪处理.并且,现在已增加了与其有关的一个罪名——传播性病罪.因此,认识女性特别是女青年的卖淫违法行为发生的心理原因,由此探讨防治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试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透视和分析女青年卖淫罪错心理的某些规律,力求有助于对卖淫罪错青少年的综合治理.一、女青年卖淫行为的主要特点(一)从地理上看,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1994年,广东、福建、海南、广西、浙江、辽宁六个沿海开放省区查获的卖淫嫖娼人员就占全国查获总数的41%.在这些地区,文化水平较高的妓女已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4.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规定的重要制度,是我国公民防止国家、集体、本人或者是他人的利益遭受损失而实施的抗击犯罪的行为,是公民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重要手段。本文对不法侵害行为的特征进行总结和论述,并对几种特殊的不法侵害行为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法律行为是引起法律关系的基础,是民法的重要概念,在《民法总则》中虚假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简单的规定,但是对于虚假民事法律行为适用范围、认定、对第三人的效力等方面的规定漏洞导致虚假民事法律行为在实务中的效力有较多的争议和不足。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作为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群体,其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必然有一定的背景。青少年之所以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人更容易违法犯罪,其根源还在于他们深层次的心理背景。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背景主要有八个方面:逆反心理、模仿、易受暗示、性困惑、从众、显众、嫉妒、戏虐。  相似文献   

17.
女性性犯罪是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标志,女性的性犯罪行为有伤风化,并且难以被社会道德认同。近年来,性犯罪中,女性占了相当比例。卖淫、性贿赂等犯罪受害性影响大够深远。因此,研究性犯罪女犯的心理特征和矫治对策,在当今社会的道德建设有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就总体情况看,现阶段的未成年人面临学习、心理压力和一定意义上的社会压力,对这些压力的生成,既要承认有未成年人自身的因素,同时更不能忽视包括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一些方面的影响。因此,对未成年人这个可塑性强、发展空间大的群体的保护,不仅要强调全社会的配合和各个方面的有效衔接,还要结合社会的发展状况树立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吕志双 《法制博览》2013,(10):113-114
自十九世纪末的德国法院在判决中首次确认先行行为是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以来,刑法理论界就从未间断对先行行为的研究与争议。本文诣在以不作为犯与不真正不作为犯通说观点为理论基础,结合比较研究对先行行为的定义、先行行为产生的作为义务、先行行为的范围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作为义务来源之先行行为问题上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出发,笔者认为抽象行政行为就是行政机关的立法行为,再分析中国对行政立法监督的三个主要途径:1、权力机关的监督2、行政机关内部监督3、司法审查;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的行政复议中可以对行政立法行为具有可诉性,从而引发思考行政行为可诉性后面的赔偿问题的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