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奋斗》2016,(3)
正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欧阳钦(1900-1978)是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先后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红三军团担任过政治部组织部长和红六师政治部主任。1954年8月至1965年10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1978年2月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这部《画传》展示的不仅是欧阳钦个人的人生足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00,(4)
今年8月3日,是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欧阳钦同志诞辰100周年。欧阳钦同志在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贡献了毕生心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革命精神、高贵品格、不朽业绩和音容笑貌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和无尽思念。  相似文献   

3.
欧阳钦     
欧阳钦,字惟亮,化名杨青、杨文渊,1900年4月出生在宁乡县石家湾乡同荣村。1919年3月,中学还没有毕业,便作为第一批勤工俭学学生去法国。到法不久,他参加了“工学世界社”,结识了蔡和森、聂荣臻、李维汉、李富春等进步青年。1924年2月,由林蔚介绍,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了比映古支部的训练干事。同年5月,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国内爆发“五卅”运动,中共旅法支部为了声援这一运动,组织在法进步华侨青年向驻法大使馆示威请愿,欧阳钦积极参与组织了这次活动,结果和许多同志一起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当即,他又受党组织的派遣,转入共产国际在苏联莫斯科举办的一个军事训练班,和朱德等一起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军事。  相似文献   

4.
《湘潮》1986,(5)
欧阳钦1897年出生于宁乡石家湾乡邓家冲一个世代书香的地主家庭。他从六岁发蒙,颇受“读书做官”的思想的影响。18岁时,他进入宁乡三仙坳乡大坝垴成蒙时氏族校接受一些新思想,世界观大有进步。一九一六年,欧阳钦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长沙长郡中学。这所学校订的报刊杂志很多  相似文献   

5.
同志们: 今天是政协第五后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原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缅怀欧阳钦同志的光辉业绩,学习他的革命思想和高尚品德,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1959年11月5日.在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的倡导下,以基层干部和党员为读者对象的通俗刊物--<党的生活>杂志创刊.<党的生活>杂志由省委主办,省委组织部代管.32开本,48页,印数20万册.创刊号刊登了欧阳钦书记题为<写在"党的生活"的前面>的发刊词.  相似文献   

7.
杨飞  赵兴宇 《世纪桥》2011,(20):16-18
1920年,在上海,一艘法国两万吨级的"波尔多斯"号邮船,载有197名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漂洋过海驶向法国,踏上了前往欧洲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艰辛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1927年4月,时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后方留守处少将主任的共产党员孙炳文,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上海龙华。2009年,孙炳文成为全国"双百"人物候选人,他的夫人任锐被评为河南"双六十"人物之一。2010年,任锐的小妹任均出版了回忆录《我这九十年》,首次披露了1935年孙炳文遗骨由上海秘密迁葬于河南开封的经过。一介书生和朱德成为挚友1922年9月,一艘法国客轮从上海起航。船上,37岁的孙炳文和36岁的朱德准备经法国前往马克思的故乡德国,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赴法国留学 邓小平第一次过香港,是在他年仅16岁的时候。当时,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他怀抱着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投身到了由吴玉章发起的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之中。 1920年9月11日,邓小平等90名中国学生,在上海登上了法国邮般“安特莱波”号,从而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万里征途。3天之后,邮船途中驶抵香港。当时船上一个名叫冯学宗的四川巴县学生,在写给亲友的信中,记述了香港当时的情形和学生们的一些感觉。  相似文献   

10.
捧读最近出版的《张闻天社会主义论稿》,凝视张闻天遗像,不由得想起法国艺术大师罗丹的著名雕塑作品《思想者》。 数十年来,张闻天对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深刻思考,他那硕大的头颅和深邃的眼光里不时地迸发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以及他惯于独立思考、不迷信、不迎合、求索真理的执著精神,使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冷峻而伟大的思想者之一。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和陈毅,生前一个是总理,一个是元帅,两位伟人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丰功伟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还曾写过报告文学呢。1920年末到1924年夏,20来岁的周恩来在德国和法国住了3年多。他一方面在华工和勤工俭学学生集中的地区发表演说,传播真理,一方面拿起笔来,连续写了50多篇旅欧通讯寄回国内,发表在天津的《益世报》上。  相似文献   

12.
1922年8月下旬,朱德与他的四川同乡、曾任靖国军旅部谘议的孙炳文一道来到上海,拜见了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朱德怀着殷切的希望,向陈独秀提出了加入共产党的申请,不料却遭到陈的拒绝。满带惆怅与失望的朱德和孙炳文,决定到马克思的故乡去寻求革命的真理。 9月初,朱德同孙炳文登上法国邮轮“阿尔及尔”号,缓缓离开上海。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于10月中旬抵达法国马赛。当天,朱德和孙炳文换乘火车去了巴黎。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6,(10)
正习近平主席2015年11月5日在越南《人民报》发表文章指出:"洪水响应胡志明主席号召,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成为新中国开国将领中唯一的外籍将军和世界上少有的‘两国将军’。""两国将军"洪水,在中、越两国演绎他的传奇人生。★把青春年华献给了中国革命洪水原名武元博,又名阮山,1908年10月1日出生于越南河内市。1923年夏天,年仅15岁的洪水就远赴法国,追寻革命真理。在那里,他结识了越南革命家胡志明和中国革命家周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爸爸阎捷三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更是一位彻底的革命者。他于1924年在家乡山西晋城开始早期革命活动,在黎川中学读书时组织了“晋晋读书会”,曹苦寻求拯救中国的真理和道路,在1929年他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土地革命中,他在中央苏区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跟随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抗日战争中,他遵照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穿过封锁线,到敌后大别山、沂蒙山创办抗大一分校。在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从东北转战到海南岛。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从事军事教育工…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进鲜花盛开、万象更新的5月,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实现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党的生活》迎来复刊40周年的喜庆日子。薪火相传,饮水思源。1959年11月,经时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的欧阳钦同志倡导,《党的生活》杂志创刊。欧阳钦同志在发刊词中说:"我们正处在伟大的变革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正在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广大干部和党员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要求  相似文献   

16.
欧阳钦在担任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工作的期间,两次视察通河,深入指导通河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在过去50多年时间里,《党的生活》得到了许多省内领导和中央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其中,曾担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后来任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陈俊生同志,对《党的生活》的关怀和支持最令人难忘。我同俊生同志的结识,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调到省委《党的生活》编辑部之后。那时,俊生同志是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的秘书。欧阳钦书记非常重视和关心刚刚创办的《党的生活》,不但亲自为创刊号写了发刊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期间,在风雷激荡的革命活动中,向警予结识了志同道合的蔡和森。为进一步寻求救国的真理,他们双双乘上央克莱蓬号邮轮,远涉重洋去法国勤工俭学。1920年5  相似文献   

19.
正1922年春节,中共一大的红船荡起的憧憬涟漪还未散尽的时候,一位刚从法国勤工俭学回来的年轻人兴奋地告诉父亲:"我要干共产!"父亲听罢,暴跳如雷:"你们几个小娃娃,一千年也搞不成!"年轻人回答:"军阀有枪,我们有真理,有人民。"这位年轻人叫李立三。他的这声"我们有真理"的呐喊,正是95年前13个立志改造中国的"小娃娃"从积贫积弱的残酷现实中"为什么出发"的集体心声。"作始也简,将毕也钜。"经过95年的浴血奋斗,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自幼工诗文 ,善于运用对联言志寄情。1916年 ,周恩来还在中学时代时 ,他的同学王朴山去日本留学 ,临别送行 ,周恩来赠联一幅纪念 :“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寥寥八字 ,将他振兴国家 ,抗御外侮的壮志雄心集中地表达了出来。他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 ,为自己撰自勉联 ,作座右铭律己 ,要求在交友、读书中做到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1917年9月结束中学生活时 ,他为寻求革命真理 ,东渡日本。在出国前夕 ,他作诗曰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青年周恩来题联抒怀@田大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