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梁治平先生的《法意与人情》一书出发,秉着其"用法律去阐明文化,用文化去阐明法律"的理念,从"国"与"家"、"礼"与"法"、"名"与"实"三对概念入手,试从古代的礼法中找到法意与人情的统一,希冀能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2.
自"阳光行动"开展以来,侯马市看守所用现代文明、人文关怀的理念管理监所,用爱心修复在押人员灵魂,用"阳光"荡涤他们心灵的污垢,以建设"阳光监所"为目标,积极推行"人性管理,文明管理,真情施教,阳光监管"的管理理念,取得了监管到位、教育明显的成效,也博得了在押人员的由衷赞扬。  相似文献   

3.
肖绮雯 《政法学刊》2011,28(3):123-128
海岩一系列的公安题材小说在当代小说大众通俗文学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用"案件+爱情"、"冷艳"复加突破公安题材小说制造英雄呼唤崇高的原有模式,成功制造了一大批英雄民警和爱情英雄,用独特的公安文学视觉用执着的崇高审美开创出"因冷艳显得更浪漫、遇到热辣即回归理智"的题材叙事模式,成为当代文学大众文化中"最不雷同"的成功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4.
"住改商",即《物权法》所谓的"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是指将原来用于居住用的住宅改为饭店、超市、公司、歌厅等经营性用途的场所。由于"住"、"商"目的之迥异所导致的种种弊端凸显,两者之间的碰撞时有发生,本文围绕"住改商"产生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认定,并探讨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金香兰 《法制与社会》2010,(24):265-265
目前朝鲜投资法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外国人投资法为中心,相关的基本法律实施细则为辅的投资法体系,具有"中"学为用,突破旧界限、"走出去"与"引进来"和法律亟待跟进、政策需明朗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李慧 《法制与社会》2010,(23):285-287
董仲舒用"天人三策"的对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以"天人感应"作为理论工具进行实施,这样使儒学融合了阴阳、五行及道家等思想,从而锻造了儒学的兼容性和应变能力,使得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流地位,董仲舒思想对儒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黄奇帆 《中国监察》2010,(17):22-22
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定不移地防治腐败,坚持不懈地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努力建设"廉洁重庆"。  相似文献   

8.
以"天价滞纳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天价执行罚"在行政强制法制化的进程中广受诟病,"天价执行罚"的产生主要源于法律对执行罚的数额规范不够明确甚至缺失。国家用规章尤其是用人大立法的形式对执行罚的数额作出明确规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启木 《法制与社会》2010,(25):170-170
福建省惠安县洛阳镇在开展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的过程中,依靠"亲情、乡情、友情",用"诚心、耐心、用心、细心、公心",扎扎实实夯实群众基础,有效地推进了惠安县综治工作、平安建设的科学发展,从而使"平安惠安人人建、惠安平安人人享"深入人心,社会治安保持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0.
自2011年5月1日起,一项名为"危险驾驶罪"的新罪名开始履行它的使命。这一罪名的使用,意味着一些"醉驾者"和"飙车者"会陆续被用它来判刑并顶着它进入监  相似文献   

11.
施永青 《法人》2010,(10):82-82
为什么自然灾害比比皆是?或许,我们可以用"天灾"来对此一一解释,但"天灾"与人类的活动有多少因果关系?我想,这是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应该好好反思的问题,尤其是对企业家来说,更应把此放在企业战略的高度来看待。  相似文献   

12.
由于日本的疯狂购岛事件,导致中国国民群起激愤,多地民众举行了示威游行。在游行过程中,发生打砸"日系车"以及重伤"日系车"车主的行为。这种行为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当"日系车"遭遇打砸时,车主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降低损失、最大程度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呢?珍视生命西安车主李建利的境遇可以用"震惊"二字来形容。  相似文献   

13.
胡兴东 《时代法学》2011,9(3):71-79
习惯、习惯法与民间法是当今法学界常用的三个不同概念,用来分别指称不同的规范范畴。习惯是法律的重要渊源,不管在来源与形式上,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习惯法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概念,在人类法律史上的存在却具有特殊的时代性与价值意义。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固有法与习惯,中原汉人民间各类具有规范性作用的"俗"并不用习惯法来指称,而是用"刑"、"法"、"例"和"俗"等。习惯在法律体系中成为法律的路径有二种:概括性承认习惯在特定条件下成为法律适用时的依据和把习惯作为立法来源,写入正式的法律,上升为成文法。习惯法在法律体系结构中有两种模式:法律与习惯法并存和特定法律适用中习惯成为特定案件与事件的依据而成为习惯法。  相似文献   

14.
谈到腐败,大家会想到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本质不外乎是用财物、美色贿赂掌握权力的人,进而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殊不知,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贿赂方式是游离于制度建设惩治腐败之外的行为,那就是一些善于"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人们,巧妙地伪装自己。  相似文献   

15.
刘永红 《政法学刊》2010,27(5):23-27
"对"字句是法律文本中使用频率较高、应用比较有特点的的句式之一,它在法律文本中主要有强调突显、指示范围、分类列举等语用功能,但运用中有与"对于"句混用现象,并存在滥用、漏用、错用等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方式,进行"回马枪"式监督,使得人大监督由"虚"变"实"。4月11日的《郑州日报》用两个整版,对2011年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工作情况进行通报。通报显示,政府没有兑现此前的承诺——按照2010年建设目标,郑州市区将改扩建15所中小学,但目前仅有3所学校竣工。而这个问题首次被披露,则是在今年...  相似文献   

17.
刚刚过去的2014年上半年,是反腐风暴不断加速的半年。从年初到6月30日,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官网的"案件查处"栏目中,有375名官员被点名通报,包括接受组织调查、"双开"、移送司法机关等。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2013年的全年反腐"战果"。反腐风暴给官场带来强大震慑,还不仅仅体现在"提速"上。2014年上半年,中纪委反腐败的速度、力度、广度、深度,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反腐没有什么"差不多行了"的说法。"宜将剩勇追穷寇",用反腐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才是这场风暴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们家乡有一位小名叫"勇子"的男人,前年"嫁"到云南去了。当我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感觉此事极富传奇色彩,于是就用第一人称将这个故事重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用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指导检察工作,就要做到"四个强化",实现"四个统一"。教育检察干警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正确的执法观,进一步增强检察执法公信力和提升检察形象,就必须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完善机制保障和监督制约,实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观由理念向行动的自觉转化。一、做到"四个强化",实现"四个统一"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的提出,对新形势下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提出了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20.
"知"和"欲"可以被分别用来对应罪过理论中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知"和"欲"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知欲构造"可以用来对罪过形式重新进行分类,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将不属于罪过形式的一种。用"知欲构造"对罪过形式所作出的重新分类将有助于在刑法立法上适度紧缩犯罪圈和刑法司法上实现刑法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