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小媚 《理论导刊》2003,46(12):42-43
人的素质的提高、培养和塑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也有着深刻影响,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要始终遵循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手段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朱晓慧 《学理论》2010,(16):57-58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重视人的发展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根本一致的。因此,对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思考,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水平状况相适应,当代中国在人的发展问题上既存在着人对物的关系依赖,又存在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取向特征,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以社会和谐发展为中心线索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互为前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独特历史发展时期.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切入点,通过制度与文化创新,不断改变人的社会关系,逐步摆脱"物对人"的支配和控制,是实现我国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黄东明 《学理论》2010,(20):92-93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出社会生产决定人的发展,与私有制相联系的旧式分工导致人的“异化”,私有制条件下的阶级关系束缚了人的发展,共产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启示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发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5.
李宝玉 《理论探索》2005,3(6):26-28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提出了新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使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韩瑛 《学理论》2015,(5):1-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价值追求,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始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寻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所在。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引领下,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0,(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是多方面的,人类需求的发展、劳动和各项综合能力的提高、社会关系的更加和谐以及自由个性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对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充分支撑。人的全面发展诸多方面均离不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多方位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杨卉青 《理论导刊》2007,1(8):123-125
宋代土地制度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阶级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宋代契约关系的发展.宋代契约关系广泛存在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中,契约种类增多,国家注重对契约关系的法律调整,保障了契约的履行。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正确运用市场机制是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人的发展,无论是类整体的发展还是个体的发展,固然依赖于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提供的物质基础,但更为主要的,则是取决于人类自身为自己营造的社会环境和提供的社会条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于物质利益的驱动,背信弃义、弄虚作假、欺诈行骗等诚信和契约精神缺失现象已不断滋生蔓延,并逐渐形成一种社会公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