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斌龙 《前进》2005,(2):19-20
"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这一名言充分反映出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文化体制和机制作为文化制度的具体体现,直接制约着文化建设的效率和成就,即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整个社会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之后,文化生产力在整个生产力体系中的地位凸显,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山西省委、省政府根据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我国重要发展目标之一,但我国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生态文明建设落后。我们认为欠发达地区的传统生产力亟需转型为新型生产力,而旅游在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三个维度的作用力充分说明了旅游生产力是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新型有效生态生产力。具体分析中,从资源要素转化、循环经济发展、产业生态化及产品生态化四个方面探讨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3.
韦建平 《理论月刊》2002,(12):15-17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对生产力问题都曾进行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形成了各自的生产力观。毛泽东认为生产力是划分敌友的标准,也是革命成功的标准;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建设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科技的进步就是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生产力观是对毛泽东生产力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必须完成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三大任务,而三大任务都围绕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核心问题。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也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生产力标准,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这既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更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本质上体现了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这个理论把实践标准运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中,构成了生产力标准。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生产力理论。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观点深刻、内容丰富,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析。 一、“根本任务”论。根本任务论,即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是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核心。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圾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其中,解放、发展生产力是核心,是根本。因为,在现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是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少数民族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杠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必须通过科技建设与技术创新、民族教育的建设与创新、管理创新、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如何按这一纲领把我们党建设好,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模范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先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是先进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和人民利益实现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牢固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什么时候都不能偏离这个中心。而要搞好经济建设,就要了解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适时进时经济、政治、科技…  相似文献   

8.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决定的。党的8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奋斗的历史。在新时期,党要更好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仅注重发展生产力,而且更着力关注发展生产力的“方式”。正是在发展生产力的方式问题上,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的思想,并显示出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独特思路和构想以及理论贡献。一、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生产力理论主要体现在本质、科技和标准三个层面。把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之中,深刻、完整地揭示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证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合理性。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动力的新特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把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非得失的标准。三个层面的论述有着内在的逻辑性,构成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唯有借助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而要全面科学地发展生产力,就需要研究生产力中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正确认识人在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和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的一致性问题。这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认识、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着眼于社会生产力与人的发展的协调一致,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生产力范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点集中体现为人的主体实践能力。马克思曾经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心,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又必须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为发展现代农村社区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农村社区的基础和前提,农村社区建设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目标和归宿。发展现代农村社区应从建设中心村、规划功能区和构建价值共同体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曹劲松 《群众》2008,(4):60-61,6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不仅是宣传思想战线面临的重要课题,而且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认识水平,把握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实践步伐。  相似文献   

15.
对社会主义改造必然性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国初期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由之路,它既是当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然结果,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充分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生产关系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完成的第一大任务。改革开放,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完成的第二大任务。 改革、开放是动力,发展才是目标。生产力解放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了,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发展了,又要进一步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即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至科技和教育体制,以利于生产力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日前召开的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注定将被载入河南发展的史册。会议提出的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对河南建设文化强省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生产力就是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一种能力。文化生产力的解放,意味着河南的文化建设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明媚春天;文化生产力的解放,标志着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正式吹响了迈向文化强省的嘹亮号角。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我们回眸来路,清晰地看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党对文化建设地位作用的认识也在一步步深化。党的十六大把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提到战略…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力量。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以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曾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08页)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更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如果不愿陷于空想而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制度,那就只能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多少年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有过许多经验和教训,概括起来就是:离开发展生产力这一基点,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作用。因此,正确认识生产力理论的重要性,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于伟大的改革事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方面,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中国生产力的论述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明晰的思维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为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根本任务。一、着眼于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抓创建,努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集中体现。要发展生产力离不开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重要力量。精神文明建设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1、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抓创建。创建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