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旬阳县石门镇位于旬阳县西南部,辖12个村80个村民小组,1.2万人,地域面积148平方公里。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镇创建工作,多次召开班子会议研究部署,把重点放在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修复、生态宣传(文化)、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鼓足干劲,把握关健环节,积极开展省级生态镇创建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生态镇创建工作中,该镇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载体,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抓手,以构建绿色家园和谐社会为目标,围绕"生态工业强镇、生态农业富镇、绿色产业兴镇、河源文化擎镇"的发展理念,以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集镇五大板块为重点,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改善人居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是指导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法治观、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与法制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生态文明法治理论提洪了思想根基、本土资源与全球视野,并为生态文明法治理论继承和发展。生态文明法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产生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实践,应以法治国家建设推动生态文明法治的顶层设计,以法治政府建设完善生态文明法治的体制机制,以法治社会建设保障生态文明法治的社会基础,这也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旬阳地处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横贯其中.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曲水环流,状若太极,被誉为"中华天然太极城".近年来,旬阳县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环保部门的精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之基、民生幸福之源的理念,紧紧围绕"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旬阳、富民强县奔小康"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化兴县"三大战略,紧扣保护汉江水质安全这条主线,以污染减排为重点,以生态创建为抓手,以四大生态体系(生态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为统揽,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大整治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着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探索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共赢之路,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11月成功举办"汉江(旬阳)生态"论坛,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水源区旬阳生态补偿规划研究报告》等6个生态项目可研环评、评审上报工作,争取国家生态转移支付资金近亿元,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命名.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创新,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国法律传统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理论创造,是借鉴世界文明发展和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成果、并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实现扩展与升级的理论贡献。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以"生命共同体"为核心,创新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价值论;以"整体观"为要旨,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法治方法论;以"协同推进"为目标,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法学理论。生态文明法治理论的实现路径包括完善生态文明法律规范体系、完善生态文明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生态文明法治监督体系、健全生态文明法治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政府法制》2013,(8):F0003-F0003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对此,孝义市及时提出以实际行动为这个宏伟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坐落于孝义市贾家庄的三皇水一方生态园林景观酒店,以生态餐饮、生态住宿、生态洗浴、生态水上乐园、生态茶艺等为核心,把“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天地人和谐相融”的企业核心文化,融入到酒店建设和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以来,镇安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县”的战略,认真贯彻中央发展林业《决定》精神,以打造“绿色镇安、平安镇安”为目标,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各项林业既定目标任务,林业事业实现了健康稳定协调发展,为县域经济突破发展提供了有力地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为进一步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全市林业建设快速、科学、和谐发展,近日,临汾市林业局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科学发展”的林业发展总体思路,以“创建文明单位,争当文明公仆”为主题,积极开展“文明和谐单位”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8.
环境法认识论上的四个“风向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印 《河北法学》2012,30(2):81-90
法学界尤其是环境法学界在对环境法的基本目标、逻辑基础、基本定位、价值追求这四个方面的认识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即:环境法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的法,还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法?是以权力为逻辑基点构建的法,还是以权利为逻辑基点构建的法?是只以当代人的利益为本位的法,还是也包括以未来世代人的利益为本位的法?是以人类利益中心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法,还是以生态利益整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法,还是以相对人类利益中心主义兼顾生态整体利益为核心价值观的法?尽管目前世界环境保护活动带有社会实验的性质,但这四个认识上的分歧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环境法的未来发展方向或路径,因而成为影响或决定环境法未来发展方向或路径的四个“风向标”.就这四个“风向标”而言,环境法应该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目标的法、以公民环境权为逻辑基点构建起来的法、以当代与未来世代人的利益为本位的法以及以相对人类利益中心主义兼顾生态整体利益为核心价值观的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都提出了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生态危机的深刻反思,具有深厚的伦理意蕴。解读生态文明理论的伦理意蕴,对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五位一体"总布局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研究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伦理意蕴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它追求生态平等和谐的伦理价值目标;第二,坚持生态理性发展的伦理实践手段;第三,要求以生态良知为核心的生态责任的伦理道德选择;第四,需要以生态自由为核心的生态公正作为伦理保障。  相似文献   

10.
商南县林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林业部门的精心指导下,高举生态文明建设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资源保护、林业经济增长、林业事业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目标责任考核为关键,深化改革、激发活力谋发展,以抓班子带队伍增强战斗力为动力,通过加强领导抓落实、团结奋进抓落实、克服困难抓落实,全面或超额完成了年度林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为促进该县生态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该局在工作中将点、线、面相结合,国投民建一齐上,全力构建生态商南新屏障。按照省市林业部门统一部署,以全民义务植树30周年活动为契机,  相似文献   

11.
谢菲  管婷 《法制与社会》2010,(10):159-160
生态公益林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是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的“稳定器”。文章以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为理论分析工具,从理想化的政策、目标群体、执行机构及环境因素方面对广东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的建设要以科技为支撑,以法律制度加以保障。生态化法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知识产权生态化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绿色技术创新顺应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潮流。绿化专利制度有利于优化创新的环境,实现绿色创新常态化,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专利制度为绿色技术保驾护航,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以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  相似文献   

13.
刘梅芳 《政府法制》2013,(29):I0002-I0002
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市郊区环保局在以局长王林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建设美丽郊区为目标,在环境保护方面措施得力、监管到位、成绩突出,成为上党环保工作中的佼佼者。2012年,该局紧紧围绕长治市郊区区委、区政府确立的“三四四五”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污染防控、总量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的环保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明了中国环境法60年的发展概况、所取得的成就、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後的发展方向。主张在环境立法内容方面,加强有关环境治理、环境善治、公民环境权、环境民主、公秉参与、环境知情权、环境公益诉讼、政府环境责任及政府环境责任问责制方面的立法:在环境法学研究方面提出:促进研究范式从“主、客二分”到“主、客一体”的转变;促进环境法上的人的模式从经济人模式、主体人模式向生态人模式转变。认为环境法治理建设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文明为方向,以环境法治为灵魂,以维护环境正义公平为宗旨,以环境安全为前提,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以环境民主为手段,以追求环境效益和环境效率为激励机制,以健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和环境“善治”机制为导向,充分发挥环境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使其成为建设环境友好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的法律保障。环境法学应该研究生态化方法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促进环境法向生态法转变,促进环境法律制度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15.
2017年,贵州省检察机关将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标,结合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法治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己任,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检察工作水平,努力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稳定和民生福祉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果不加以扭转,地球生态系统将面临崩溃,传统的以人类为中心的伦理观此时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因此,以生态为中心的生态伦理观开始出现.本文指出生态伦理观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伦理观内容,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流域的特性要求流域生态补偿立法理念应在可持续发展精神的指导下,以系统的、开放性的、可持续的思维模式来设计流域生态补偿立法的制度框架结构,以维护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发展、协调和持续来规范限制流域内人们的行为活动.本丈指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立法的具体制度主要包括:流域规划制度、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分配制度、流域产业发展制度、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及生态恢复与重建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的特性要求流域生态补偿立法理念应在可持续发展精神的指导下,以系统的、开放性的、可持续的思维模式来设计流域生态补偿立法的制度框架结构,以维护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发展、协调和持续来规范限制流域内人们的行为活动。本文指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立法的具体制度主要包括:流域规划制度、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分配制度、流域产业发展制度、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及生态恢复与重建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旬阳市地处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担负着"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使命和历史使命,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曲水环流、状若太极,被誉为"中华天然太极城".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持...  相似文献   

20.
作为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模式,生态文明需要在理念与制度层面提供适配的法治保障.以自由资本主义启蒙运动价值传世的个体优位制度供给模式,已无法回应生态文明的秩序期待.以社会优位为价值导向的整体主义法治实践模式同生态利益的整体性保护需求之间具有科学上与法律上的适配性,应成为生态文明语境下生态法治自新的适切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