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同志: 付某是一名军人。最近,他驾车出差到某地时,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将行人吕某撞伤。当地公安交警部门勘查现场后认定事故是由于付某的违章行为造成的,所以,他应当负事故的主要责任。为此,对付某作出了吊扣十个月驾驶证的处罚。但是,付某却认为自己是军人,地方公安交警部门不能对他作出处罚,而应由部队对自己的违章行为给予处罚及执行处罚。请问:他的意见对吗?  相似文献   

2.
《法庭内外》2008,(2):60-60
法官: 2007年5月26日,我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了轻伤,对方亦受伤。当时出于怕麻烦考虑,我们决定私了,便没有向交警部门报案。此后,因分歧太大,我们协商未果。2007年11月17日,我遂到交警部门报案。但交警部门称,因我未提供相关证据无法查清事实不予处理。请问:交警部门未作出责任认定的交通事故,我能直接起诉吗?  相似文献   

3.
我区公安交警部门多年来实行财政部门管预算拨款,预算单位管财政拨款形成的资产,拨款与管理相分离的财政和资产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对于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发挥现有资产功能,克服财政困难曾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区公安交警部门资产占有量的大量增加,这种体制的缺陷就呈现了出来,并成为当前我区公安交警部门国有资产管理不善的根本原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改进和加强对全区公安交警部门国有资产的管理,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认真剖析存在的原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我国酒后驾车立法方面的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对不同国家酒后驾车的血液乙醇浓度界值、检测方法选择以及相应处罚等进行比较。结果目前世界各国此方面立法的变化趋势为:(1)1BAC界值普遍下降。(2)对不同驾驶员的具体BAC值作出不同规定。(3)对酒后驾车的处罚越来越严厉。结论建议我国有关立法机构:(1)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2)规定最小饮酒年龄和驾车年龄;(3)对不同驾驶员规定不同的BAC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界值;(4)政府给交警部门配备合适的检测仪器;(5)加大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5.
冯野光  闫莉 《法学杂志》2012,33(3):19-24
牵连犯在我国立法上未作出明文规定,理论界存在多种观点,不能达成共识。本文对牵连犯的内涵、特征及处罚原则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法学界的各种观点,经过考查认为对于牵连犯仍然适合从一重处断的处罚原则。  相似文献   

6.
论重新处罚     
报载:1996年秋,某县尚屯村丁某等32户村民。因自行除掉各自责任田内的果树,被县林业局处以罚款70元至320元不等。县林业局罚款时,未制作和送达处罚决定书,也没有出具罚款收据。同年10月,被罚村民以丁某等5人为诉讼代表,诉请法院撤销林业局的处罚决定。一审法院判决原告胜诉,撤销处罚决定,原被告均未上诉。1997年8月12日,县林业局对上述32户中的丁某等3人,重新给予了5500元、7000元不等的罚款处罚,并制作送达了处罚决定书。这是一起典型的原处罚决定被撤  相似文献   

7.
治安管理处罚说明理由制度就是公安机关在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拟作出或者作出处罚时,必须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说明作出该处罚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理由、证据和自由裁量的主要因素的制度。它的法理基础是宪法中"国家车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以及行政控权理论,拟给予处罚时没有说明理由以及说明理由时间倒置,将导致处罚决定无效;说明理由错误或者不充分并不影响正式处罚决定的效力。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们在审判实践中遇到如何认定行政处罚时效的问题。原告曹某1993年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盖了一间平房。被告某市建设委员会当时发现了,但未予处罚。1999年,被告经调查核实,对原告的建房行为作出处罚决定。对该案处罚时效如何认定的问题,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被告所作的处罚不符合法定时效。理由是,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被告在发现后两年内作出处罚才符合处罚时效,因此被告不能对原告1993年的行为予以处罚。另一种意见认为,被告在1993年已经发现原…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宁阳县一位车主由于没有缴纳交通罚款,在车辆年检时,虽然符合法律规定条件,但仍被交警部门拒绝发放合格标志。该车主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将交警部门诉至法院,胜诉后仍拿不到车辆合格标志。  相似文献   

10.
在司法实践中,加处罚款面临是否需要另行作出决定、是否可以申请减免、如何进行减免等问题。基于规范行政行为、保障当事人诉权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加处罚款决定应当另行作出。根据法律规定、时代背景和实践情况,加处罚款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申请减免,而申请减免的事由和程序则应当进行严格限制,包括当事人申请、调查核实、听取意见、作出决定等。  相似文献   

11.
不服乡(镇)综合治理办公室作出的处罚决定能否提起诉讼?编辑同志:我院收到两起不服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综合治理办公室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作出的处罚决定的起诉。对该类案件人民法院能否受理、谁应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问题,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  相似文献   

12.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赋予行政机关应对突发事件快速、从重处罚的权力,旨在明确依法从快从重处罚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行为。但实践中这一条款的具体适用仍面临处罚对象不明确、快速处罚程序过于简化、从重处罚边界不清等问题,难以实现尊重法律和保障公民权益的制度目标。对此,应从明确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厘清快速处罚程序的内容,限制从重处罚裁量权等方面对快速、从重处罚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云南法制报》记者邹骏曾因涉嫌"逆向行驶"被交警当场处罚,一番辩争无果后,他把交警大队告上了法庭。一审法院以原告未能提交足以证实其并未违法的证据为由,驳回原告请求。二审法院则以行政执法部门负有法定举证责任为由,判决交警部门败诉。一个月前,邹骏终于从执行法官手中拿回了被交警处罚的200元罚款和200元诉讼费。此案成为云南省交通纠纷中首例司机告赢交警的案件。  相似文献   

14.
【裁判要旨】行政处罚法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属于同一机关制定的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二者不一致的,在道路交通处罚案件中应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简易程序中,可以由一名交警当场作出罚款200元的处罚,但应当依法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当场处罚中,简易程序处罚  相似文献   

15.
刑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这个条文明确了从重处罚和从轻处罚的原则。所谓从重处罚,就是在法定刑范围内判处最重或较重的刑罚;所谓从轻处罚,就是在法定刑范围内判处较轻或最轻的刑罚。刑事案件中的量刑,就是在法定刑的范围内,衡量每个具体案件如何具体处理从重或者从轻处罚的向题,这是判刑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新、旧刑法关于主犯处罚原则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旧刑法关于主犯处罚原则之比较●蒋莺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刑法的修订案。此修订案对1979年刑法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其中,在刑法总则中,对主犯的处罚原则进行了重大修改。本文拟通过对新旧刑法主犯处罚原则之比较,阐述...  相似文献   

17.
2010年6月18日上午,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的一个大型社区,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的法官正在该社区的巡回法庭上,公开宣判一起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案件,被告是一位名叫肖昌勇的19岁四川小伙子。上午10时左右,法庭宣布一审判决:“被告人肖昌勇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免予刑事处罚”。当审判长宣布“被告人当庭释放”时,紧紧牵挂着这位小伙子命运的上百名参加旁听的社区居民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8.
记者近日从温州市交警部门获悉,温州市开罚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等违法行为,各辖区交警大队统一处罚力度———罚款5元。5元罚款属试水性处罚3月初,温州市交警部门发布消息称,将对行人闯红灯、行人过路口不走人行横道等八类严重影响交通的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整治。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对近四年来所办理的刑事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对负案在逃的犯罪分子捉捕归案后不但没有从重处罚,而且相对于已归案的同案犯的处罚反而要轻。分析原因,是因为在我国刑事立法上没有负案在逃犯应当从重处罚的相关规定,而人民法院在审判此类案件时依据的是公检法司四机关关于对负案在逃的犯罪分子投案自首从轻减轻处罚的联合公告。这无疑使一些犯罪嫌疑人得到一种启示,即:作案后先逃再去自首,就会得到从轻或减轻的处罚。因此,笔者认为,刑事立法应对负案在逃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从重处罚的规定,这样才能正确区别投案自首与负案在逃的不同处…  相似文献   

20.
《刑法修正案(八)》中有关特殊群体从宽处罚的规定具有合理性,但也有一定的模糊性。老年人从宽处罚规定中的“已满75周岁”的时间节点,应理解为“审判的时候”。老年人从宽处罚及不适用死刑规定中的“审判的时候”的时间节点,应理解为一审判决确定时已满75周岁。未成年人累犯排除规定中的“不满18周岁”,应理解为实施后罪时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既不能构成一般累犯,也不能构成毒品再犯和特殊累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