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相似文献   

2.
骗你没商量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除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以下简称记分)制度……  相似文献   

3.
[文(令)号][2006]第2号令[公布日期]2006.1.12[类别]经济法·交通[施行日期]2006.4.1[同时废止法规]1996年《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和1995年《汽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活动,维护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市场秩序,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的,应当遵守本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是指以培训学员的机动车驾驶能力或者以培训道路运输驾驶人员的从业能…  相似文献   

4.
王军 《公民与法治》2005,(10):42-43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但作为法定授权部门的国务院尚未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保监会也没有制定和公布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目前保险公司实行的仍是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而不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意义上的强制保险。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不是真正意义上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道路交通案例法第七十六条中的责任限额也非保险法规定的保险金额。正在制定中的《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条例》施行前保险公司责任不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6条明文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或者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并处  相似文献   

7.
毛磊 《江淮法治》2008,(9):22-23
原来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有人认为这是规定机动车一方无责全赔。  相似文献   

8.
法律解读     
河北“交强险”的第一单6月29日,在中国人保财险石家庄分公司营业大厅内,投保人李维春领到了印有“1号”字样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的保单及标志,这是河北省“交强险”的第一单。根据2006年7月1日实施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第3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  相似文献   

9.
《江淮法治》2008,(9):20-21
2007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决定》对原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进行了修改,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如无过错,超过机动车交强险赔付限额的部分,机动车的赔偿不超过10%。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0.
马东 《山东审判》2004,20(6):79-82
一、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第5项规定:"交通事 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 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依此,《道路交通安全法》将 交通事故的原因规定为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而不 仅仅是过失)和意外,这就确认了机动车在道路上运 行是一种高度危险作业。根据《民法通则》第123条 的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 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 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据此在道路 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上应当实行无过错责 任。  相似文献   

11.
一、对本罪客观行为范围的反思刑法将本罪的客观行为限定为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和醉酒驾驶行为。两行为都属于危险驾驶行为,但危险驾驶行为并非仅限于此。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危险驾驶行为应是指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安全驾驶规定,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它具体应包括无证驾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管理,规范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3.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及责任归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民法通则》到《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再到修订前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方面,我国立法在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之间摇摆,现行法主要体现的是过错责任(含过错推定责任)体系。《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机动车一方的表述语焉不详,《侵权责任法》第六章的数个条文均系针对特殊情况下认定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主体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确立提供了依据。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存在为前提),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76条的相关规定,对受害人是否享有直接求偿权,保险公司承担责任的性质等问题加以探讨,指出76条规定的不足,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5.
郑冲 《法学杂志》2007,28(1):123-125
一、德国关于机动车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 德国对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责任主要由《道路交通法》规定,除此之外也适用《民法典》中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主体包括物件责任主体和行为责任主体。前者仅在《侵权责任法》中有规定,对机动车负有管理责任但并不直接使用机动车参与交通运行活动,一般承担过错责任;后者使用机动车直接参与交通运行活动,在《侵权责任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都有规定,必须将两部法律的规定对接,根据交通事故类型承担过错责任或无过错责任。我国道路交通领域的危险责任是在弱者保护语境下的危险责任,与西方保有人制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刘明洁 《政法学刊》2004,21(2):14-15
交通违章后,采取逃跑的办法躲避交警的检查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常见现象,怎样处置这类违法现象是执勤交警很难把握的一个问题,如果采取强制措施或者去追赶,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或者其他问题;如果不去追赶就会放纵违法行为,交警又有失职之嫌。虽然目前的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已经比较健全,最近国家也公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但对此类违法行为的处置,还没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建议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细则中,明确具体地规定交警拦截、追赶违章逃跑和机动车的前提条件、操作方法和实施限度,以及对于这类违法行为的相关处罚办法,以利一线交警执法有据。  相似文献   

18.
李飞 《中国律师》2011,(12):50-50
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作出了相关规定。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虽已确立,但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其中如何确定保险公司的诉讼地位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姜振颖 《法制与社会》2010,(33):63-64,80
2010年7月1日施行的《侵权责任法》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归责原则指向《道路交通安全法》,使得人们再度把目光聚焦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本文以《侵权责任法》为视角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归责原则体现不同的责任分配思想和责任承担基础,因此其责任主体的认定标准也不相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没有采纳单一的归责原则,而是区分不同的责任范围和交通事故类型分别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是危险责任原则下保有者或者运行供用者的判断标准,因此将其作为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判断标准必然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一)项所确立的过错责任相冲突。我国未来制定的民法典应当在厘清归责原则与责任主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定位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并规定与之相适应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