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鹏霖 《法制博览》2023,(17):96-98
本文结合我国近些年《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民事执行制裁措施的规定和“执行难”问题的呼吁、当前执行案件的司法现状,通过对民事案件强制执行阶段相关制裁措施的研究,认为民事执行制裁措施是促使被执行人能够按生效法律文书履行义务的保障手段,能够推进民事案件有效执行,使执行案件申请人合法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法律权威得以树立,司法机关的公信力进一步得到提升,进而有效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体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2.
王君伟 《法制博览》2022,(9):98-100
长期以来,"执行难"成为法院系统工作的一大难题,更是为大众所诟病.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要"改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到2020年,我国法院民事执行工作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民事执行难的问题却从"执行不了"转变为了"执行混乱",成为当前"审执分离"背景下民事执行的新难题...  相似文献   

3.
李红竹 《法制博览》2024,(12):48-50
执行是保证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一直以来民事金钱给付之诉中执行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尤其对于执行不能,更是一直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虽然法院加大了执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执行效率,但民事案件执行不能的问题始终未能完全解决,依然是法院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执行不能的定义入手,从对执行不能后续财产处理缺少法律依据、执行制度不完善、申请执行人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三个方面研究在金钱给付之诉中执行不能的困境,进而从完善对瑕疵财产方面的立法、完善现有的执行制度、明确申请执行人的权利义务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以期金钱给付之诉中的执行不能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财产刑的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向罪犯追缴一定罚金或者没收罪犯财产的刑事法律活动。近年来财产刑的"执行难"现象愈加凸显,不仅削弱了国家刑罚的惩罚功能,也损害了国家司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本文以浙江省S县法院财产刑执行现状为视角,分析财产刑"执行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财产刑"执行难"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权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峰 《法制博览》2023,(23):95-97
本文首先研究与探索民事“执行难”问题的表现以及其危害性,之后剖析在民事诉讼案件当中产生“执行难”问题的原因,最后基于立法完善的角度提出相应策略,用以切实助力解决我国民事诉讼案件当中的“执行难”问题,推动我国社会法治化建设水平与质量得到提升,达到切实保障社会公众合法权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张弘 《法制博览》2022,(14):105-108
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变化,于是随之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人们之间各种的矛盾.在司法领域,表现为我国的民事案件不断涌现,其中尤以小额纠纷居多.本文从小额诉讼的特征出发,分析了小额诉讼程序自开始实施以来出现的众多问题,认为进一步加强对小额诉讼明确而细致的程序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明确小额诉讼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民事合同纠纷的执行占了民事执行工作乃至执行工作很大比例,民事合同纠纷执行难不仅影响社会公众对执行工作、对司法的信任;而且也不利于法院执行工作的开展。执行难已经超越司法领域,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律规定不完善而致使执行工作难以操作的因素,也有当事人的风险意识不强、执行协助单位不配合等社会因素。因此,我们应从社会的角度去看待"执行难",从社会的角度探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诉讼是解决民众纠纷和维护公民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执行则是案件在司法程序的最后一步,是体现司法公平正义的关键一环。但当前我国法院系统普遍存在“执行难”的困境,如何有效解决“执行难”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对民事强制“执行难”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对推进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改革、破解“执行难”对策展开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璨 《法制博览》2022,(2):97-99
信息化建设是破解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技术性措施,其在提高法院执行工作协同性、保证法院执行效果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信息化建设对法院执行工作开展的影响的基础上,就当前我国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相应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为从信息化建设角度出发完善法院执行工作开展提供相应的内容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金露 《法制博览》2022,(7):99-101
业主知情权纠纷存在"执行难"问题,执行措施受限,执行期限也较长,倘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削弱生效裁判文书的司法权威,更会成为影响社区治理的棘手问题.本文分析这类案件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并从立法、司法、社会层面探索解决之策,以期实现对业主知情权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1.
新民事诉讼法围绕着执行难和申诉难问题,对执行、审判监督程序进行了部分调整与修改,这对民事审判工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将对民事诉讼法修改对民事审判工作的影响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执行难问题突出,社会成因复杂。执行联动机制是人民法院为解决执行难而探索和推动的一项工作机制,是符合我国实际的破解执行难的治本之策。近些年该机制建设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执行联动机制功能的最大发挥。民事诉讼法修改后,执行联动机制的完善已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叶竹盛 《南风窗》2013,(8):28-30
自1999年中央发文转发《中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报告》起,10多年来,"执行难"一直成为决策层和公众最为关注的司法顽症之一。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透露,2012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219.6万件,执结1203.9万件,执结率接近100%。从数字来看,长期受到诟病的法院判决"执行难"问题似乎已经得到很好解决。但  相似文献   

14.
法院的执行工作主要是由审判业务部门负责并执行的,但是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要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如何做好各个部门的沟通,如何协调好业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工作显得异常重要。本文列举一个民事案件的整个审判过程,指出在审判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从审理前,审理中,审理结束后等相关问题与其他部门的协调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海骠 《法制博览》2022,(15):102-104
金钱债权案件执行中,执行法院查封被执行人房产后,被执行人以查封房产系其唯一住房、维持家庭基本生活所必需住房为由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主张不能处置该房产的情形在实践中经常出现.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规定》第二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执行上述"一套房"案件中,应当根据案件的执行内容和房屋的具...  相似文献   

16.
司睿 《法制博览》2022,(6):121-123
在我国《反家庭暴力法》中,人身安全保护令是其重要内容,是保障弱势群体、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举措.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社会宣传少、公众知晓少、司法执行难、传统思想深的问题,导致该制度少有应用,从而难以达到立法目的.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完善法律制度、提高惩戒力度、增加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家暴防范意识等.  相似文献   

17.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时缺少系统分析,导致该政策在具体执行时产生了执行效果时好时坏地循环往复、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产生副作用等各种问题.通过对政策的系统分析,我们可以找出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法.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系统分析是一个成功政策制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并且系统分析本身也需要能够使其健康成长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前,受人力、物力、案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各地法院少年庭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不统一、不稳定、不规范,“已经影响到法院内部的审判工作秩序和少年法庭今后的发展。”。本文以实证考察的方式,归纳出合理界定涉少民事案件范围的五项基本原则,同时提出理性界定涉少民事案件范围的实质标准和形式标准,并结合最新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对涉少民事案件的具体类型进行了合理界定。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在诉讼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就如何加强对财产刑执行的法律监督的研究和探索不够深入,财产刑执行监督在很多地方成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盲区,财产刑执行难、监督不到位也影响了司法裁判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本文就当前财产刑执行中检察监督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阐述了如何加强财产刑执行的检察监督提出对策和方法,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杨楠 《法制博览》2023,(3):86-88
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执行异议规定》)的制定背景,该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能够排除强制执行的另案生效法律文书,从文书类型上看,应当包括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以及仲裁裁决;从文书内容上看,其中应当包括或者隐含对执行标的物权进行确认的内容;从纠纷类型来看,“权属纠纷”并不仅限于物权确认纠纷等《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对财产权利进行确认的纠纷,还应当包括“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析产纠纷”“继承纠纷”“离婚纠纷”等各类纠纷,但最为关键的是这些生效法律文书中必须包括对财产权属进行确认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