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红 《统一论坛》2003,(4):11-14
近期台湾政坛出现一股“公投热”。一直高喊“拼经济、大改革、反黑金”为明年连任奔波的陈水扁,为了达到既能推进“渐进台独”又能在选举中增加打压对手的手段,自5月20日以来一门心思玩起“公民投票”。面对这一“公投狂”,美国通过国务院、国防部、“美国在台协会”、“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等出面,第一次全方位、多梯次、明确地表示,美国“反对台湾进行任何  相似文献   

2.
2003年11月,台湾"公投法"通过之后,陈水扁即抓住其中的"防御性公投"条款,表示将于2004年大选投票日一并举办针对大陆的"防御性公投",持续了"公投"作为竞选议题的炒作.这不仅进一步恶化两岸关系,而且引发台湾政坛新一波的纷争,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美台就此展开相关的一系列互动,但台湾当局置多方反对于不顾,执意进行筹划和宣导,如期在大选投票日举办"防御性公投",主要原因在于主导选战议题的需要,"防御性公投"成为陈水扁竞选连任的最后赌注."防御性公投"的筹划过程及结果都对台湾政局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冲击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3.
评台湾的“公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当局近来推动在明年大选之前完成“公投”,此举虽有选举的战略考虑,但是深层意义在于推动“渐进式台独”。本文从“公投”的概念、缺陷出发,并结合台湾岛内的现实,从政治和法理两个方面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4.
近日,台湾蓝绿就用公投方式解决核四争议问题基本达成一致,困扰台湾多年的核四问题可望就此解决。核四公投虽然是岛内民生议题,但此举可能为公投常态化以及"公投法"的修改打开潘多拉盒子,进而为"台独"势力利用公投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可乘之机。对此,必须予以警惕。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7,(5)
年底的“立委”选举和明年地区领导人选战的戏码刚开幕,台湾的政治生态就笼罩在一片诡异氛围中。四年前陈水扁钻窍门让公投绑大选,加上两颗子弹的推力,成功连任“总统”。如今民进党食髓知味准备大大的再玩一次。陈水扁就迫不及待地要修改“公投法”,民进党动员“府院党”等一切资源,全速推进“公投”绑“大选”的列车。距离民进党内初选的日子不到一个月,诸“天王”恶斗已是“遍地烽火”,互相攻击对手的题材“俯拾皆是”,拼口水也拼场子,一场好戏正上演。更令人惊讶的是,台湾年度“玉山兵棋推演”竟然设想的是2008年“总统”大选结束,台当局出动军队因应马英九及泛蓝阵营引发的岛内骚乱。除民进党上演的闹剧外,TVBS电视台“造假”事件和“台视”释股风波,是近半月岛内社会的另两大热点,而这两件事情的背后,都有陈水扁当局以政治黑手企图控制媒体的痕迹。  相似文献   

6.
2月26日,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国务卿赖斯在北京重申,反对台湾举行“入联公投”。尽管美国会众院外委会27日通过了“支持台湾民主选举”决议案,但这并代表美国政府的立场,也没有实际的法律约束力。而2004年吃了“公投绑大选”闷亏的国民党,这次虽“输人不输阵”提出“返联公投”,但从最近泛蓝团体、“立委”与地方首长一波波“拒领公投票”的行动可看出,国民党最后就算没公开表态拒领,  相似文献   

7.
编辑部吹风     
《两岸关系》2003,(9):4
陈水扁为了明年选举,近期大肆鼓 吹“一边一国论”和公民投票。近 日,又炒作“直航”议题。陈水扁称“一边一国”和“公投”是民进党的党魂。甚至说,如今“一边一国”、护照加注台湾、公民投票都成为台湾的主流民意,公然歪曲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的台湾主流民意,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相似文献   

8.
民进党入主台湾政坛成为执政党后,出台诸多新政策,如反核四厂兴建、调整“戒急用忍”政策等,陆续见诸媒体,引起民众广泛争议。其中尤以有关对台商拟课征“国家安全捐”的议题,最为社会各界及广大台商所关切。 内定的“中央银行”副总裁陈师孟5月11日对外界表示,赞成“财政部长”许嘉栋  相似文献   

9.
台湾民调本不看好的陈水扁,通过撕裂族群、离奇枪击案、“公投绑大选”、“国安机制”等不公正手段,勉强赢得了今年3月20日“大选”。未来4年,陈水扁同样也会以非正常、非理性手法来巩固其争议性政权,台湾社会与两岸关系都将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1月初,由“台湾长老教会”和“台湾教授协会”主导成立了所谓“台湾前途公投促进会”,极力为“公投台湾前途”活动制造舆论。同月29日,“台湾长老教会”举行“台湾前途公投”活动,该组织的6000余人参加了投票;当天下午,台南市政府和“台湾长老教会”还联合举行“公授大游行”。12月5日,在台湾“三合一选举”投票的同一天,台南市政府同步进行了“台南市市民投票”活动,其中一个议题即是所谓的“台湾前途公投”,以“赞成(或不赞成)台湾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的字样作为台南市民投票内容。台南市政府声称,举办“公投台湾…  相似文献   

11.
这次台湾“总统”选举,陈水扁在选情不利的困境下,竟悍然挑动“公投”议题,意在左右选情。然而,“公投”给陈水扁带来的却是内外交困的加剧,他利用“公投”进行“台独”冒险的行径已经大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12.
编辑部吹风     
在岛内外各方面的强烈压力下,陈水扁推动的“3.20公投”陷入空前的困境。但是,陈水扁却不思悔改,一意孤行。在1月15日他的新书“相信台湾”发表会上表达了顽固到底的决心。他说:大选的两大任务是“公投”和连任,如果两者不能兼得,他会优先选择“公投”。“如果由于推动‘公投’、‘催生新宪’而影响我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岛内“大选”资源 争夺战硝烟弥漫,谁能 胜出,尚有很大变数。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中美关系的走向及美国对台湾竞选政治势力的态度和支持度,将对明年的大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徐博东 《台声》2011,(10):26-26
近来台湾政坛就“九二共识”议题争辩得不可开交,这不免让我想起了11年前的有关往事。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7,(11):37-39
10月16日,综合岛内媒体报道,民进党当局为推“入联公投”势如疯魔。虽然今年的联合国大会已经结束,但台湾“入联”则没完没了。为了配合民进党的“入联公投绑大选”。台当局推动“入联”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相似文献   

16.
<正> 关注朝鲜核问题与中国台湾“公投”问题的明眼人不难体会出中美两国的微妙关系,中美在相互“借牌”,在朝鲜核问题上,美国“打中国牌”;在中国台湾“公投”问题上,中国“借美国牌”。从胡锦涛主席与美国总统布什的通话中也可见一斑,布什总统高度评价中国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上发挥的积极作用,而胡锦涛主席赞赏布什最近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反对台湾当局旨在改变台湾地位的言行。  相似文献   

17.
沈己尧 《台声》2003,(12):8-9
新一轮台湾大选即将到来,激情演出的竞选活动,闹得沸沸扬扬,也隐藏着严重的危机。为了胜选,民进党和国亲联盟各自有“公投立法”的议题:当权的阿扁提出的是“公投制宪”,在野的连宋提出的是“公投新宪”。这些选题扑朔迷离,让台湾选民不知何去何从,也引起中美双方密切关注。记得3年前阿扁当选后曾提出“四不一没有”的承诺,不久又提出“台独公投”的反调,表现出他是个反复无常的投机政客。今年11月11日阿扁接见外宾时指出,过去10多年曾6次修宪,大家都不满意(李登辉现在说出,6次修宪都是一时权宜之计)。阿扁宣布将于2006年举行“公投制宪”,2…  相似文献   

18.
魏秀堂 《台声》2008,(4):45-45
3月22日,台湾大选有了结果:国民党推出的候选人马英九和萧万长以领先对手220多万张或17%的选票当选。同时,陈水扁当局鼓动的“入联公投”,也以失败而告终。国民党推出的“返联公投”同样未获通过。  相似文献   

19.
老师:离台湾3月20日“总统”大选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陈水扁生怕不能连任“总统”,加紧推行“台独”路线,一年来不断鼓吹“公投”,并花样翻新,使台湾局势复杂多变,两岸关系紧张。同学们和全国人民一样,都十分关心台湾问题。下面,我们讨论一下目前台湾局势。  相似文献   

20.
此次台湾大选呈现新特点,经济因素的重要性明显提升,经济选民已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力量。 台湾大选中经济议题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传统上影响选民投票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党认同、候选人形象及以经济为主的公共政策议题等,在“民主”相对成熟的欧美选举中,经济议题是选举的决定性因素,选举成为执不同经济政见阵营间的对决。但台湾大选呈现不同特点,研究发现,2000年以前台湾选民基本不关注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