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燕继荣  林永兴  刘舒杨 《政治学研究》2023,(3):35-45+168-169
社会的发展进步,往往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来推动和实现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本质正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的“折腾”,也不是换汤不换药的花样翻新,而是基于发展和治理需求导向的解决方案的探索,是基于社会共识而构建新规则,以实现更有秩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社会公共生活为目标。制度创新是许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多元共治,被认为是协同治理的理想状态。本文从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博弈的角度分析制度创新的条件和实现路径。研究认为,制度创新可分三个阶段,即博弈阶段、共识阶段和实现阶段,相对应地,其实现需要满足三个“有效”条件,即多元博弈机制的有效运转、制度主体共识的有效达成、符合共识制度安排的有效供给。为推动制度创新的实现,应建立多元博弈机制,凝聚最广泛社会共识,激励解决方案的创新设计与试验,增加有效制度供给,才能带来制度效能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华 《团结》2008,(1):23-26
我国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其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建立的一种新型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与只是针对部分困难户、五保户以及受灾群众的传统救助相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起到了“兜底”的作用。这一制度有了明确的保障线标准,避免了过去有钱多救助、无钱少救助的随意性,扩大了保障对象的覆盖面,提高了保障标准,及时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相似文献   

3.
<正>一、制度环境分析社区是地域性的小社会,是人类生活共同体,它既是广大民众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广大中小企业经济生产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单位体制社会结构的逐步瓦解,社区在  相似文献   

4.
中、韩两国在上世纪末在应对突发的贫困等社会问题时,在社会救助制度方面所进行的选择都是设计与实施了新的社会救助项目,即中国用最低生活保障取代了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韩国用国民基础生活保障取代了原有的公共救助制度,也就是说两国都实施了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本文即是对这次中、韩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背景与动因,改革的过程以及改革的结果与意义进行的考察以及比较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物质保障的一系列社会安全制度。北欧的社会保障制度堪称世界典范,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全力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任克利代表:做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生活保障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要深化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下岗职工的后顾之忧。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企业在岗职工最低工资制度、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制度、城市扶贫帮困资金制度、职工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救济制度等,并纳入财政预算或编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保证需要时资金能及时足额到位。要进一步加强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  相似文献   

7.
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与风险社会的渐趋深化,渐次引发了现代理性对传统制度价值的撕裂式解构“,生活的政治”日渐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体验中。基于宏观层面的分析视角已然无法有效概括、诠释乃至应对政治安全话语体系中的诸多问题,由此引发的理论迷思与实践困境启示我们应突破国家与社会的实体论和二元对立思想,打通从国家逻辑的宏大叙事到生活逻辑的日常叙事之间的壁障,从而在对政治安全制度逻辑的分析过程中,建构一个基于微观层面的替代性分析框架。制度的失场、僵化以及制度间的抵牾,都会成为政治安全问题衍生的结构性根源,应基于对制度与生活逻辑的细致观察而探寻政治安全实现与维系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8.
进入十九世纪以 来,在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领域中,公司做为一 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形 态,以迅猛的发展速 度,在短短的几年里, 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在 工业、农业、商业、服 务业、金融业和其他各 行各业,公司都起着主 导作用。其在社会经济 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主要 是通过公司的人格独 立,即有限责任制度这 一形式所体现的,而且 这一制度现在已被各国 的公司立法在很大程度 上认可,并据以确立一 系列规则。那么,有限 责任制度具体是一种什 么样的制度呢? 一、公司有限责任 制度概述 (一)有…  相似文献   

9.
从思想观念、制度结构、主体行为三个维度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推进路径,可以发现,思想观念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根本影响因素,需从制度人本、制度公正、制度统一、制度合理、制度法治等五个方面强化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观念变革;制度结构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影响因素,需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构、完善社会管理职能体系、重组社会管理组织结构、健全社会管理相关规范、加强制度实施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优化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体系安排;主体行为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需从加强党委领导、突出人大监督、促进政府负责、注重司法保障、推动社会协同、增强公众参与等六个方面改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10.
传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很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应当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长期发展需要,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把分配性制度转变为发展型制度;通过救助政策解决短期困难,进一步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逐步建立专项救助制度、健全社会互助救助制度;最终通过发展型制度实现农村社会救助的长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朋 《党政论坛》2011,(13):28-29
一、重要概念解释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是指社会利益的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人类社会一体化的过程。社会整合的可能性在于人们共同的利益以及在广义上对人们发挥控制、制约作用的文化、制度、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12.
在传播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政治制度起到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政治力量从未放弃对传播制度的控制和利用。在另一方面,传播制度也以自己特有的功能和特性影响着政治制度的发展,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小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行政问责制度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监察制度。现代的行政问责制度是基于民主、法治理念而产生的为减少政府行为过错、提高行政效率、由特定主体通过一定程序和形式追究相关责任客体的一种制度。行政问责制在现代社会承载着推进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减少行政过错,提高行政效率等多种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是一部颇有价值的社会史著作。全书共计4章。首章绪论阐述了隋唐五代时期的时代特点,比较了与前后朝代的异同;人口分布与社会阶级结构的变迁;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政策给予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基层政权、宗族乡里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揭示了社会生活诸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第二章详述隋唐五代时期各地区各阶层人们的衣食住行及有关的礼俗与制度。第三章论述各族各阶层人们的婚丧嫁娶,并单列一节专述妇女各阶层的状况及其社会生活与业绩。第四章分门别类研究时入的社会风俗与精神生活,包括文化教育、折柳送亲…  相似文献   

15.
从思想观念、制度结构、主体行为三个维度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推进路径,可以发现,思想观念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根本影响因素,需从制度人本、制度公正、制度统一、制度合理、制度法治等五个方面强化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观念变革;制度结构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影响因素,需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构、完善社会管理职能体系、重组社会管理组织结构、健全社会管理相关规范、加强制度实施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优化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体系安排;主体行为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需从加强党委领导、突出人大监督、促进政府负责、注重司法保障、推动社会协同、增强公众参与等六个方面改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16.
歙惠 《求知》2002,(11):65-6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有制度和法制作保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政治法治化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权力的根本途径,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7.
文化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文化生活值得关注。根据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调查数据表明,农民工城市文化生活总体上处于相对贫乏状态,其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收入低下,得不到充分的社会保障,生活压力较大,用于文化经费的开支不大。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从制度建设入手,改善农民工的城市文化生活环境,促进其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下我国城市社会保障改革初探文军一、当前的状况和问题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我国自建国以来,在城市就逐步建立起了以高就业、高补贴等职业保障为基础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这种社会保障制度,对保障人民群众的基...  相似文献   

19.
曾峻 《党政论坛》2012,(7):12-14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存、发展,民生构成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内容。民生问题是指民生领域中的突出矛盾,主要是人民的生存、发展问题,是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不和谐的表现,表现为具体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它是社会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三条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难以避免城镇职工下岗、失业及贫困现象的发生。党和政府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社会稳定,关键在于重塑科学的城市制度性扶贫体制,实施“三条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即:最低工资标准线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标准或失业人员失业保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