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领青年”、“敬老院”、“婚礼”,这三个要素构成了仙霞社区的一条热门新闻:年末迎新之际,一对白领青年选择在社区的逸仙敬老院举办简朴的婚礼,将省下的费用捐赠给老人。在双方家长、亲朋好友、敬老院的63位老人、“两新”组织党支部、工会代表等100多人的见证下,这对新人度过了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相似文献   

2.
在敬老院的管理上,我们采用了一个新方法,在院民中推选出f名院民信得过的人,组成院民“议事会”,参与敬老院的日常管理。“议事会”的具体事宜是:每周一召开一次会,总结上一周的各项工作,听取院民的意见,并把会议结果和院民意见反馈给院部负责人;制定本周活动计划,排出日程表、每项活动安排专人负责;安排本周食谱,根据老人们的口味确定每天不重样的食谱。由于发挥院民“议事会”的作用,敬老院达到了服务优质化、生活多样化、庭院花园化、管理制度化的“四化”标准,连年被市。县、镇评为先进敬老院。在敬老院搞民主管理有很多…  相似文献   

3.
在钟灵破秀的郎山山麓,暮鼓晨钟的有王寺侧,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它就是曾被原民政部部长崔乃夫赞誉为“五朵金花”的浙江省都县五乡镇定幢敬老院。疯和尚·“阿庆嫂”·看山老汉那是1984年10月,一个深秋的夜晚。她第11次来到凉台上,脑子里镇党委书记的话象颗重磅炸弹:“包玲梯同志,敲定了:佛岭庵几间小屋,3万元钱,半年时间,叫18名五保老人到敬老院报到!”“当过十几年行政村支书的她,刚到敬老院,就接收了三个特殊“院民”第一位是宝幢街上妇孺皆知的疯和尚,法名修法,俗家姓陈,无名。因他5岁父母双亡,由有王守玄真法师收…  相似文献   

4.
<正>“我来岳滩敬老院3个月了,敬老院和隔壁的卫生院成为一家,有个头疼脑热的,卫生院的医生随时都能到,我一抬腿随时能到卫生院。我在这里住着安心,家里人也不用操心,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养老的地方了!”岳滩敬老院的王大娘如是说。这是洛阳市偃师区“医养结合”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广东民政》2009,(4):45-46
在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福康街,有一处老人们安享晚年的好地方——布吉敬老院。布吉敬老院是布吉街道2000年筹资重建的福利单位,2002年敬老院晋升为广东省一级敬老院,2005年分别被评为“三八”红旗集体和深圳市福利部门唯一的“绿色单位”。工作成绩得到了区、街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庐江县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农村敬老院建设.有2500名五保老人在敬老院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到25%以上。2008年.该县对因灾倒房的五保老人本着自愿和“钱随人走”的原则.建议五保老人在敬老院建房.集中供养。全县536户因灾倒房五保户有495户愿意在敬老院集中建房.仅这一项就争取敬老院建设资金500多万元。同时,该县每年都从福彩公益金中提取一定比例投入到镇级敬老院建设,目前已筹集福彩公益金600多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广东民政》2011,(3):7-8
明确思路,凝心聚力 构建农村敬老院整合改造强有力的推进机制2005年,黑龙江省确立了“三个一批”的敬老院整合改造工作思路,即“以县为单位,撤并一批规模小、设施旧、管理成本高的乡镇敬老院;改造一批基础较好、中等规模的区域性乡镇敬老院;新建一批标准较高、功能齐全的县级中心敬老院”。  相似文献   

8.
在山东省金乡县卜集乡,人称敬老院的马西云是孤寡老人的“孝女”。但知道马西云的人们都说: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1989年,卜集乡刚刚建起了敬老院,马西云主动“请战”,由一名乡办企业的业务员变成了一名服务员。当时,39岁的她已守寡7年了。婆婆年近80,儿子、闺女都在上初中。家里侍候老人,照顾孩子,种责任田,全都搁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有人说她,“你真傻,放着既轻松工资又高的工作不干,却偏偏去干侍候人的活。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就你一个人该怎么过啊!”马西云没想那么多,很快就走马上任了。敬老院里工作人员少,样样工…  相似文献   

9.
地处井冈山下的江西省泰和县农民富了不忘“五保〕”,涌现了一批“家庭敬老院”O泰和县有26个乡镇,近50万人。全县25所乡镇办技老院共收养五保对象503人。但是,由于敬老院床位巨制,还有一些五保户不能入院,处境艰难。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的泰和县农民,近年来,来应走上门或接回家的方法,诚心实意地服侍本村的五保巨人,既为政府分优,又解“五保户”之难,受到人们的赞当,被称之为“家庭敬老院”。到目前止,泰和县这种“家S敬老院”已达近百个。螺汲乡建丰村8组农民张祖会圭续服侍本组胡月寿、李金莲、李四妹三个“五保户”,被…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滑县慈周寨乡的敬老院办得不惜,原因是老院长戎丙沂治“家”有方。戎丙沂今年间岁,1989年他辞去了村党支部书记之职,受乡党委政府重托,来到了敬老院。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敬老院里也是如此。毛喜高、孙桂英是一对老夫妻。由于没儿没女,过去在家里是两个人的“世界”:要么你是“君主”.我为“臣下,”听你的;要么我为“君上”,你是“臣下”,听我的。来到敬老院里也是如此。可是有一天夜里,“臣下”却但待了“君上”,以至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原来毛喜高想小解,叫老伴把电灯拉着,老伴拉灯慢了一点,他就和老伴…  相似文献   

11.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养老护理事业要发展,必须完善以下制度。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养老机构管理制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除县福利院纳入机构编制管理外,敬老院均由乡镇自行管理,工作人员均为临时聘用,敬老院和福利院的供养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难以达到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孤”、“三无”特殊群体的关爱和养老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政》2010,(2):63-63
陕西省白河县新建农村敬老院和五保安置点31处.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448人.集中供养率达62%。全县有31个单位与敬老院结对子.开展“一帮一、一带一”活动。临近春节,这些单位为敬老院老人送去粮油、棉衣、棉被等慰问品。  相似文献   

13.
在河北省滦南县奔城镇敬老院里,时不时地会听到大爷大娘叫一个年近半百的妇女“闺女”,“闺女”笑容满面,痛快地答应着。她,就是敬老院的副院长王凤英。一声“好闺女”,让她心里热乎乎王凤英年轻时是有名的“铁姑娘”,18岁入党,在村里担任妇女主任。1980年,镇里筹建敬老院,领导点名要“铁姑娘”到  相似文献   

14.
“躬于福地享高龄,人在晚年逢盛世”,这是惠来县葵潭镇青坑村敬老院大门的一副横批为“幸福晚年”的对联。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元旦期间,青坑村14位孤寡老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建成的敬老院。青坑村是一个偏僻山村,只有650户3600多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一些家庭贫穷的年青人一直讨不到老婆,到如今,村里有30多位60岁以上的“单身哥”,零星居住在祖辈留下来的土角厝,一直依靠民政部门的救济过日子。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政》2009,(10):62-62
山东省阳谷县民政局制定了《中心敬老院年度百分考核办法》.每季度检查考核一次,特殊情况下可随时组织考核,年底累计得分情况.排出名次,对前2名进行奖励。对年底平均分低于80分的提出批评,对有关责任人提出“诫勉”意见,限期整改。  相似文献   

16.
做好梦都想成真,何况我这个梦是现实生活中心中的梦,更想成为现实。我于1998年初担任镇民政所长。在没有成为民政人之前,我也进过镇敬老院,但现在的感受和那时的感觉却大不~样。镇敬老院原本是镇农场改造的房屋,住房低矮潮湿,环境杂乱,一进大院就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任职伊始,我就有一个美丽的梦,梦想早日把敬老院从偏僻的野外搬回镇政府驻地。机会终于来了,1999年,我什]台陈镇所在的溪河市,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在全市推广民政所“三位一体”建设,即民政所、敬老院、经济实体三者合一。乘着这股东风,我和主抓民政的镇领导…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政》2013,(6):F0004-F0004
近年来.河南省民政厅紧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全面加强敬老院建设,努力为五保老人打造幸福家园:不断加大敬老院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新建改造了一批敬老院,目前全省敬老院总数达3200多所,改善了五保列象的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18.
樟木头敬老院,始建于1984年7月,1995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1996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建设示范窗口”,1998年荣获省“民政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多年来被东莞市评为“市模范敬老院”、“市先进敬老院”及樟木头镇“先进单位”等。樟木头敬老院俨然已成了当地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高密市五保工作搞得好,全市29处乡包中心敬老院,7处被省评为“文明敬老院”,12处被行评为“文明敬老院”。若问他们有什么经验,答复是这里有8个“每”字。8个“每”率实际上是市民政局制定的8项制度即:每年召开2次会议,专题研究五保工作;每年的立一季度组织机关人员对五保老人进行走访;每逢过?携带慰问品对五保老人进行慰问;每年“老人节”民政局邀请市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进行视察,接受*督;每年的“老人节”市民政局协调各乡镇,组织者/参观旅游;每月的月头由乡镇民政办公室向乡镇中《〔敬老院集体发放生活费;…  相似文献   

20.
《广东民政》2010,(6):31-32
近年来,韶关市民政局以加强敬老院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以规范化管理为目标,扎实推进“千间敬老福星工程”建设,使敬老院建设和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全面改善了五保户生活环境。目前,全市有敬老院93所,床位2968张;农村五保户7180人,其中集中供养1886人,年人均供养金2610元,集中供养率为2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