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和美国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两个国家,俄美关系影响着世界局势发展。本文回顾了近些年来俄美关系的演变历程,并对促成这种关系演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俄美关系演变对中亚局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同行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胡欣 《党政论坛》2008,(12):29-29
美国对于中国崛起的认知有三类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类观点认为,中国的崛起只是地区性崛起,即承认中国将真正崛起为东亚以及亚太的地区性大国,对整个地区局势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作用,并对该地区一定数量的国家具有有效的控制力。这一格局的出现意味着美国在该地区影响的相对削弱,但即便如此,美国仍然享有主导性地位,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外交政策》文章预测分析,2013年对国际事务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世界局势将出现四大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2011年末以来国际政治安全局势的最大变动当属伊朗危机迅速升级。许多机构已经开始预测美伊战争爆发的时间与进程,而这场迅速升级的危机又再次表明主权债务危机将是美国长期无法治愈的痼疾。  相似文献   

5.
赵磊 《理论视野》2010,(6):51-54
作为国际热点问题,科索沃局势除事关巴尔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外,还关乎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及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与作用。科索沃独立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体系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并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朝鲜半岛风云再起,东北亚局势紧绷,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开朝鲜半岛问题的死结? 首先应明确的是,朝鲜半岛问题本质上仍是冷战在东北亚的延续,朝核问题、南北冲突、美朝对抗,都应放到这个大框架中去审视。既然朝鲜半岛问题的实质是冷战的遗留,那么解开这个问题的死结就要从思维上和政策上摆脱冷战的阴影,而其中的关键就是美国和朝鲜。  相似文献   

7.
在沉寂了一年之后,中亚山国阿富汗再度大规模燃起战火,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94年崛起的阿主要武装派别“塔利班”,自7月初以来在阿北部的军事攻势中连连得手,而反对派北方联盟节节败退。阿富汗北部局势的发展,引起了伊朗和中亚国家以及俄罗斯的强烈关注。8月...  相似文献   

8.
面对格俄局势以及俄美局势的严重恶化,上合组织到底采取什么立场?究竟是采取一边倒亲俄罗斯的立场,还是站在一个相对超然、中立的立场?显然,就目前错综复杂国际格局而言,上合组织若采取前一立场,则必然会严重破坏其与美国和西方的关系,从而使得以上合组织为一方,北约为另一方的态势正式浮现,许多人所担心的新冷战也就将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9.
李轩航 《学理论》2012,(15):22-23
2010年12月由突尼斯开始的中东变局,波及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并导致多国政权更迭,随后叙利亚和也门引发了剧烈动荡。时至2012年,中东地区局势动荡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仍在持续。中东地区大震荡引发的原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实现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处于深刻的发展和变动之中,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与此同时,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长期存在,局部的战乱、动荡、局势的紧张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趋突出。发达国家对于日渐强大的中国产生强烈的不安,总在伺机寻找借口或暗中作祟,对我国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之后,台海局势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渐变,显示两岸关系已逐步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岛内“蓝消绿涨”态势的发展,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1.
许博 《瞭望》1984,(23)
五月中旬以来,伊拉克和伊朗接连袭击在海湾航行的油轮和其他货船,两伊战火向海湾水域蔓延。有关各方对急剧恶化的海湾局势深切关注。两伊战争的升级是海湾局势恶化的主要原因。伊拉克自二月中旬起,利用空中优势加紧了对伊朗  相似文献   

12.
朱克川 《党政论坛》2009,(16):52-52
朝鲜进行核试验进一步加重了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各国对朝鲜半岛安全局势的关心。事态发展到今天这一步,有关国家都应该冷静思考,是什么原因把维护了50多年的朝鲜半岛和平局面推到了现在的危险境地。朝鲜进行核试验的行为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是正常的。但有关国家也应该想一想:朝鲜从公开表示不想发展核武器走到今天声称一定要拥有核武器,  相似文献   

13.
中东乱象丛生,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在该地区的困境过去的一周时间里,中东部分地区“战火重燃”,加重了人们对该地区局势的忧虑。以色列频频向加沙巴勒斯坦自治地区发动空袭,以军方5月24日还在约旦河西岸逮捕了30多名哈马斯高级成员。巴以局势持续紧张。  相似文献   

14.
薛利利  石秋峰 《学理论》2011,(17):23-24
2011年3月19日,法英美的介入使得利比亚内战开始转化为国际问题,引发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利比亚局势越来越严峻。利比亚战争有其国内及国际因素,只有了解利比亚战争的起因才能更好地理解西方大国在该问题上的态度,更好地预测利比亚未来的发展局势。  相似文献   

15.
提高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领导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铁路公安机关提高"四个能力"具有丰富的内容,必须着力在每一个具体的能力上加强与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三讲和三学     
《瞭望》1998,(45)
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关键时期又称之为“非常时期”,这是因为现时我们面对国际政治纷争、经济动荡、东亚金融风波未息的局势;我国改革继续深入,经济持续发展,但诸多深层矛盾显露,难题也甚多。有人比喻现时情况有如登泰山:遥见南天门,苦渡...  相似文献   

17.
中东局势持续动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扇动着“隐形的翅膀”,采取多种手段对伊朗、叙利亚打压施压。美国主导亚太地区7个国家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为其军事重返亚太铺路搭桥。其实,美国一场全球性的“隐形战争”大幕早已展开。为此,《南方周末》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军事专家余爱水——  相似文献   

18.
陈星 《党政论坛》2008,(4):12-12
台湾问题作为中国国内问题,其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上世纪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国内政治的范畴;另一方面,台海局势的发展又是大国博弈的结果,不可能不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吲际因素的变动改变着台海博弈的外部环境,进而影响到各方的内部决策。  相似文献   

19.
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统治权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毫无正义可言.它不仅对甘、俄两国,而且对世界历史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日俄战争后,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朝鲜和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俄日关系也由对立转为同盟.而英、美等垂诞这一地区的帝国主义国家也纠缠其中,使东北亚局势异于从前,美日矛盾代替原日俄矛盾.而英日原同盟关系则日益紧张,英国在二战期间最终退出东北亚地区的舞台.  相似文献   

20.
毛维军 《党政论坛》2012,(13):15-17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什么能够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经济局势面前,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旺盛的凝聚力、战斗力?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党始终拿着“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宝贵武器,敢于“亮丑”,善于“治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