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流转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土地流转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和产业化。但从阿勒泰地区目前的土地流转现状看,农牧民的思想认识、政府的管理服务、土地流转的市场需求等都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措施建议,抛砖引玉,以期逐步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地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是九亿中国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九亿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依托,也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然而,当前一些地区的部分农民正面临着失去土地这一命根子的隐忧,正为征地引起的赔偿不公、安置不妥等问题而焦躁不安。 20年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农村土地制度。如何从各地农村实际出发,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进一步发挥土地效益,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稳定完善双层经营机制,关键是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才能引导农民珍惜土地,增加投入,培肥地力,逐步提高产出率;才能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保持农村稳定。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决不能动摇。” 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项制度的核心是土地承包关系,即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户向集体承包,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说家庭承包经营是主要形式;二是说土地主要由家庭承包经营。农村改革以来,这一经营体制,作为党在农村的一项最基本的经济政策,一直是明确和稳定的。但随着农村第一轮土地承包陆续到期,开始第二轮土地承包,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意缩短土地承包期;二是收回部分承包地。为此,中共中央召开全会专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依然是他们实现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为了稳定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土地第二轮承包政策,出台和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对种粮农民进行了直接补贴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土地承包权产生的其它相关权益的不断实现。经营土地已经成为农民安居乐业奔小康的主要经济手段。然而在土地承包过程中,一些农村却时有发生侵害妇女土地权益的情况。尤其是在城乡结合区域的农村,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紧缺,  相似文献   

5.
土地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农民生活最基本的收入来源,而土地使用效益是衡量农村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农村解决好了土地问题,其他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本文试从我党领导的三次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制度变革中找到可借鉴之处,以有利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稳定可靠的生活保障,征地会使农民失去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民土地征收越来越多, 尤其近五年来,全国年均的城镇化增长率达1.4个  相似文献   

7.
孙铭 《唯实》2010,(7):54-58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一种最基本要素和稀缺资源,只有同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一样遵循效益原则进行流动,才能实现要素间的优化组合,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根据对农户土地流转的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挥政府管理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农民维持生计最基本的保障。近年来,伴随农地非农化,农民的权益不断受到侵蚀。在农地转用过程中会产生巨额土地增值收益,由于没有从产权制度上引入土地发展权,致使失地农民无权享有土地增值收益。不公平的土地收益分配,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应尽快考虑将农地发展权引入土地增值的收益分配制度中,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2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要保持和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应认真抓好延长土地承包期、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三个关键性问题。认真贯彻党的政策,切实抓好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农民关心党的政策,最关心的是土地承包政策。稳定土地承包政策,延长土地承包期,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要做好这项工作,前提是稳定,但不排除作适当的完善和调整。对于大多数农民群众认为现行的土地承包格局基本合理,人地矛盾不突出,没有必要进行调整的地方,要根据农民群众的意愿…  相似文献   

10.
程之胜 《党史博采》2008,(7):38-38,40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是指以农地作为财产客体的各种权利的总和,包括农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其中农地所有权是农地产权的核心.现阶段,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这一体制所涉及的土地产权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它影响着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明华 《探索》2015,(1):114-118
我国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将使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并使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实现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建立农村土地交易平台,是实现土地价值的必经途径,也是使中国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步骤。释放农村土地价值,是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最大红利。  相似文献   

12.
陆小星 《学习月刊》2013,(10):11-13
旧中国的广大农村,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全国大约70~80%的土地并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90%以上的贫苦农民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却连基本的温饱也无法得到保证。"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就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到近代,这种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关系越来越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可以说,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农民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流转之前提: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是农民的衣食之本、生存之源。作为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地承担了农村的基本生活保障、养老、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功能。由于农村土地承栽着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保障的双重功能,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极大地束缚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严重影响着农村土地流转。从总体来看,在我国农村广大地区,绝大部分农民游离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社会稳定,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条件,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解决好当前农村各种矛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必须群策群力,多管齐下,辩证施治。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取”与“予”的关系。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的利益问题。目前在一些地方,不执行中央有关规定,随意加重农民负担;有的随意变更土地承包关系,侵害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少数地方计划生育等罚款混乱;少数基层干部吃喝贪占公款,以权谋私等等。农民的合法利益受到非法侵害 ,干群矛盾渐趋激化,已成为影响当前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15.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现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支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种地积极性大大提高,土地对农民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也呈急速上升趋势。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问题,以期解决此类纠纷、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农民合法利益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关于提高农民素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在总体上实现了解决温饱、进入小康的前两步目标后,开始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迈进。农民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农民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如何提高农民素质是当前乃至今后党和政府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农民既是一个身份概念,也是一种职业概念。我们所指的农民主要是职业意义上的农业劳动者,即在农村中与土地保持密切关系的人口群体。因此,农民素质也是从劳动者素质的角度来谈的,指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素养,包括身体素质、教育素…  相似文献   

17.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打破二元结构体制对农民的束缚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让大量农民从土地、从农村走出来 ,切实减少农民人数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效率是农业发展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框架下,国家与集体,集体与个人缺乏明晰的产权划分;农民及农民组织没有将土地“农转非”的权利,农民分享土地非农用(资本化)增值收益的权利基本丧失,这是中国农村经济贫困的制度性原因。规范明晰的土地使用权,并允许农民自由选择土地的经营方式,应是改变农村经济贫困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长期依靠土地生存的农民不断脱离土地,转移到城镇。土地是农民的根,是农民最基本的劳动对象和经营基础,是农民财富的重要来源,是农民生存的重要保障,也是农民的生存方式。但在城镇化实践中,人们往往把城镇化简单理解为人口向城市地带的集中,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  相似文献   

20.
论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的国家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目的是消除贫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而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可以为农民提供一份最基本的保障.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家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